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30 13:23
(来源:同小泰话基金)
近期A股银行板块经历阶段性调整后,7月30日出现反弹,引发市场对板块走势的重新审视。在政策利好频出与行业基本面边际改善的背景下,银行股能否开启新一轮修复行情?本文结合最新动态展开分析。
上涨原因分析
1.政策支持加码
近期监管部门密集出台措施: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规模、降低股票偿付能力资本占用、优化保险资金考核周期,显著提升了机构配置银行股的积极性。银行板块当前PB约为0.66倍,而股息率稳居4%附近,在低利率环境下凸显“红利资产”的稀缺性。
2.稳定币业务带来新增长极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明确银行可作为稳定币储备资产托管方参与业务。多家中资银行已布局托管服务,通过信托计划实现储备资产独立管理,为银行开辟非息收入新渠道。据行业测算,稳定币托管费率约为0.1%-0.5%,若香港首批发钞行全面落地,预计可贡献数亿港元级收入。这一业务模式既符合监管导向,又能提升银行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竞争力。
3.高股息防御属性凸显
在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2%的背景下,银行股平均股息率超4%,显著高于存款与国债收益。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持续增持,2025年一季度险资持有银行股市值达2657.8亿元,前十大重仓股中7家为银行。这种“类固收”特性在低利率环境下形成天然吸引力,支撑板块估值中枢上移。
还能上车吗?
尽管短期积累一定涨幅,银行板块的中长期逻辑依然清晰。一方面,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无风险利率下行延续,增强了4%股息率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险资等长期资金增配权益资产的趋势明确,银行股作为高流动性、低波动品种仍是重要配置选择。
技术面看,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导致板块波动,但优质区域银行凭借资产质量改善和息差韧性,展现出更强的抗跌性。
对于投资者,可关注两类机会:一是深度参与稳定币托管、财富管理转型领先的头部银行,其数字化业务弹性更大;二是区域经济红利显著的城商行,政策支持下资产质量改善预期更强。
结论
综合政策、资金与业务转型逻辑,银行板块阶段性调整或已接近尾声。香港稳定币业务落地与国内政策支持形成双重催化,叠加高股息防御属性,银行板块仍具吸引力。短期波动难以避免,但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投资者可跟踪政策落地节奏与经济数据边际变化,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关注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优质标的。
$福斯特(603806)$西宁特钢(600117)$东芯股份(688110)$德科立(688205)$众生药业(002317)$云南锗业(002428)$北方长龙(301357)$睿智医药(300149)$南新制药(688189)$兆易创新(603986)$华力创通(300045)$昆仑万维(300418)$青农商行(002958)$邮储银行(601658)$平安银行(000001)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