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普惠赋能绿色产业 金融活水润泽江淮

2025-07-29 20:35

转自:新华财经

保护好山好水,发展向绿而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普惠金融领域聚焦发展大局,围绕各地生态资源,挖掘绿色资产价值,创新增信方式,着力支持安徽绿色产业发展。

湿地碳票:点“绿”成金 “空气”变“活钱”

湿地作为“地球之肺”,是重要的碳汇生态系统,在固碳减排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蚌埠市湿地总面积91.2万亩,湿地率10.21%,每年可产生碳减排量18.24万吨,生态价值巨大,但湿地保护和修复项目普遍存在“抵押难、融资难”问题,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支持。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决策部署,工行蚌埠分行通过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赋能绿色金融建设,突破了传统抵押物限制,打通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通道,以龙子湖湿地碳票项目产生的碳汇权益为质押物,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发放“湿地碳票质押贷款”1000万元,极大缓解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将“空气”变成了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金融转化,是该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的一次重要实践。

水权赋能:解渴实体 “活水”润“良田”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工行亳州分行与亳州市水利局等政府部门开展紧密合作。

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因企业位于乡镇,缺乏抵押担保措施,当地商业银行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额度和利率需求,面对收购小麦时资金不足的困境,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工行亳州分行通过与水利部门统筹联动,量身定制“传统抵押+取水权增信”创新融资模式,率先推出“用水权抵(质)押贷款”产品,根据企业依法取得的“水权”作为质押物进行增信发放580万元贷款,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提额度提服务,将“水资源权益”有效转化为企业手中可抵押、可融资“活资本”,为后续企业出口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排污权质押:化“权”为宝 “环保”促“增效”

在探索“绿色金融+环保权益”新路径中,工行宣城分行组建普惠绿色金融专项团队,联合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对企业排污权进行核查、评估,创新“排污权质押+科技型企业信用”复合评价体系,实现企业“环保投入”与“效益增长”的良性循环。

“工商银行用排污权质押为我们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以专业的精神为公司送上了一个‘大礼包’!”谈及该笔业务时,安徽格兰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该企业持有宣城市首笔通过交易方式获得的排污权,但在推进低排放改造及环保升级项目过程中面临资金缺口,工行宣城分行立即开展走访,经过多方协调会商,以企业合法持有的排污权作为质押增信措施提供融资支持,在深化“绿色政银”合作的同时,搭建“无形资产—绿色金融—产业”高效转化桥梁。

下一步,工行安徽省分行将持续深耕普惠绿色金融领域,坚持创新驱动与价值引领双轮并进,进一步拓宽生态资源向金融资本的转化通道,让普惠金融的阳光温暖绿色产业全链条,以持续涌动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李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