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真金白银”鼓励生育!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出炉,撬动“生养育”全产业链

2025-07-29 12:17

生孩子,国家发补贴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7月29日开盘,乳业、托育、辅助生殖等相关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港股方面,中国育儿网络大涨54%,锦欣生殖涨5%,中国飞鹤涨4%、澳优涨11%。

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多措并举支持生育。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育儿补贴相关政策。此次国家层面出台基础育儿补贴政策,将进一步规范和统筹各地政策,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政策可持续性更强。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育儿补贴在缓解养育压力的同时,发挥出带动消费的作用。据他估算,2022—2024年三年简单合计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数量约2812万人,按每孩每年3600元计算,每年发放补贴可能达到约1012亿元,有望每年释放超1000亿元消费增量。

申万宏源表示,面对持续下滑的生育率,欧洲、东亚等部分经济体先后推出生育支持政策。部分OECD经济体政策经验,其生育支持政策重点针对父母、幼儿、企业三大主体,包括生育津贴,托育支持,税费优惠、就业支持等政策及相关法律。整体来看,海外生育支持政策呈现方案系统化、多胎政策阶梯型,且由专门家庭福利负责部门持续推出完善。育儿补贴之外,针对就业、教育、医疗等系统性育儿政策支持亦值得期待。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于2025年7月28日公布,面向育儿家庭全国范围全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随着生育补贴政策实施落地,有望改善市场预期,母婴消费产业链或更多获益,汽车、餐饮等领域也可能迎来估值重构。自放开三孩以来,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政策,包括提供生育补贴、完善生育保险、个税减免、产假育儿假、提供托育服务、住房优先保障等,该机构理解政策重心是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