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9 17:31
金吾财讯 | 恒瑞医药(01276)达成超百亿美元潜在交易,堪称近期创新药领域的“现象级事件”,再次点燃创新药热度。
恒瑞医药7月28日公告,公司宣布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有偿许可给GSK。GSK将为该交易向恒瑞医药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后续恒瑞医药将有资格获得总计约120亿美元的潜在款项。这不仅刷新中国创新药出海纪录,更标志着国产创新药在全球舞台获得了更高的认可度。
交易公告后,恒瑞A股单日涨停封版、港股飙升24%。同时市场情绪蔓延至板块,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均大幅走强,7月29日大市沽压重的背景下,两指数仍逆市走高,反映板块热度不减。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恒瑞医药2025年内第三笔对外授权交易,无论首付款还是里程碑金额均创下公司历史纪录,充分反映出跨国药企对其研发实力的认可度正持续提升。
野村认为交易进一步强化公司2025年的财务表现和长期增长前景,故调升其评级至“买入”。
恒瑞此次突破性交易的背后,是其“全球化”布局的长期积淀。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中国获批19款创新药,90余个产品处于临床阶段;若GSK完全行使11项选择权,相当于将恒瑞约1/10的创新药管线推向全球市场。这一动作不仅将直接增厚公司业绩,更将巩固其“国内创新药龙头”的地位,为行业树立“出海标杆”。
恒瑞与GSK的交易,是中国创新药产业跃迁的缩影。案例的突破背后,是中国创新药产业“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长期红利。
从供给端看,国内创新药研发进入“爆发期”。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总量。这一数据背后,是“十四五”以来国家对创新药研发的资金支持、审评审批提速,以及Biotech企业的技术突破。
从需求端看,医保改革为创新药“松绑”,释放商业化潜力。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5年内新上市药品在医保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2%飙升至2024年的98.9%,91个新增药品中38个是“全球新”创新药。更关键的是,医保“腾笼换鸟”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10月,谈判药品累计为患者减负超8800亿元。这意味着,创新药一旦通过医保谈判准入,可快速触达患者,大幅缩短“研发-上市-放量”的周期。
从政策端看,“双目录”与集采优化构建“友好生态”。2025年,国家医保局推出“基本医保目录+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的“双目录”模式:基本目录通过优化续约规则(控制降价幅度)稳定新药价格预期;商保创新药目录则聚焦5年内上市的高价值新药,允许其不计入医保自费指标、不纳入集采监测,为药企提供“缓冲平台”。叠加《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医疗保障法(草案)》等政策,集采“防内卷”“重质量”的导向愈发明确,创新药企的利润空间与研发投入信心显著提升。
结语
中国创新药企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拉开序幕。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强势,既是市场对短期事件(如恒瑞合作、药明康德(02359)业绩)的反应,更是对中国创新药长期逻辑的认可。
随着恒瑞、百济神州(06160)等企业的海外管线渐次落地,医保“双目录”与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叠加2026-2029年新药密集上市与临床数据对BD合作的催化,这片“春天”正从萌芽走向繁花。
另一边,从产业底色到资本逻辑,创新药正以清晰的成长脉络勾勒出医药板块的核心主线。中泰证券表示,从基本面来看,创新药仍是当前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为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子行业,该机构认为全年维度创新药作为医药板块的投资主线不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