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医药主题基金年内收益显著,规模分化状况明显

2025-07-29 13:00

(来源:ETF炼金师)

  2023年,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引人关注。截至7月28日,市场上可统计的111只医药主题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率达36.8%。在这其中,最高收益率达112.98%,而最低则为0.27%。随着公募基金第二季度的报告陆续披露,相关数据显示医药主题基金的规模出现了显著的分化现象,部分基金的吸金能力强劲,规模增幅超过30倍,但也不乏面临清盘风险的基金。

  根据Wind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所有可统计的111只医药主题基金的年内收益率均为正数。其中,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内收益率超过100%。长城基金旗下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112.98%的收益率名列前茅,紧随其后的是永赢基金的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年初至今的收益率为102.83%。中银基金的中银港股通医药A以102.42%的收益率位列第三。此外,年内收益率前十的医药基金中,还包括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及2只国际(QDII)混合型基金,它们的收益率均在70%至93%之间。

  从投资策略来看,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在二季度增持了多只创新药概念股,如信达生物、热景生物一品红等,这些个股在二季度的表现均十分亮眼,其中信达生物的股价上涨了69.7%。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资产规模已从一季度末的0.36亿元激增至11.32亿元,增幅超过30倍。管理该基金的梁福睿表示,三季度将继续关注创新药领域,投资策略将围绕临床数据、海外授权及国内销售的增长进行布局。

  同样,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也专注于A股及港股的创新药投资。根据Wind显示,截至6月30日,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其中舒泰神在二季度的涨幅达到412.79%。该基金的规模也从一季度末的7.22亿元大幅增长至30.34亿元,增幅为320.22%。中银港股通医药A则通过增持信达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等个股,规模也从一季度末的2.03亿元增长至7.4亿元,增幅为264.53%。

  然而,医药基金的规模分化现象也十分明显。部分基金虽然年内收益率超过40%,却面临规模下降的窘境。例如,鹏华基金管理的鹏华医药科技A尽管以81.85%的收益率位列第八,但截至二季度末,其规模却从3月底的27.88亿元降至26.0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6.71%。安信基金旗下的安信医药健康A也因减持部分创新药个股,尽管年内收益率为65.12%,但其规模却从一季度末的10.86亿元降至9.46亿元,降幅为12.89%。

  随着部分基金规模的缩水,清盘风险也在加大。鹏华基金于7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其旗下的鹏华创新医药基金在资产净值连续30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后,可能面临合同终止的风险。尽管该基金年初至今收益率为49.12%,但触发清盘程序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而富荣基金也因富荣医药健康的规模低于2亿元,宣布进入清算程序。该基金年内收益率仅为14.22%。

  根据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的分析,医药主题基金规模的两极分化主要与赛道选择和投资者行为决策有关。一方面,创新药基金因政策红利和盈利兑现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带动规模激增;另一方面,传统医药或中药主题基金则因未能及时切入主线,尽管短期收益看来不错,却难以吸引持续的资金流入。

  此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趋于理性,部分业绩良好的基金持有人选择了获利了结,导致赎回压力加大。同时,低费率及分散化投资策略的ETF基金也因被动化投资而吸引了资金的净流入。整体而言,医药基金规模的分化反映了行业中的结构性机遇、投资策略的适配性及投资者行为的理性化。

  在对未来市场的展望中,多位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表态看好创新药的后市行情。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的基金经理指出,创新药在下半年仍然是具有较强确定性的投资标的,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在临床数据和商业化进程中取得更好的表现。同时,也有基金经理提醒投资者,需警惕创新药的估值风险。鹏华医药科技A基金经理表示,市场自去年9月以来进入反转阶段,医药行业也在其中逐步回归,结构性牛市的格局将成为主流。他们将继续重点关注创新药领域,同时对相对高估的个股保持警惕,以适时进行收益兑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