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9 15:16
(来源:企观国资)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发布《3户中央企业10名领导人员职务调整》公告,朱华荣出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该集团负责人表示,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加快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从组织架构的系统性重构到全球化布局的纵深推进,从技术研发的持续加码到跨界生态联盟的构建,这家焕新升级的一级央企正以全面变革之势,开启发展新阶段。
01
架构革新
7月27日,企查查显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20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其业务版图涵盖整车销售、新能源及零部件全产业链。
7月28日,长安汽车官微发布海报,配文“新使命,新征程共同见证,向新出发”,展示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汽车、长安凯程五个子品牌,彰显其品牌布局与发展决心。“新长安”的微信视频号、微信公众号、微博号于同日上线,认证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视频号率先发布7条视频内容,为新集团的传播打造前期基础,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日,朱华荣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新使命,新征程,共同见证,向新出发。”
7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中央企业名录更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入列排序第73位,这也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及首个落地重庆的央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核心管理层正式组建。现年60岁的朱华荣自1986年加入长安体系,历经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多个关键岗位历练,2020年起全面执掌重庆长安汽车,现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法定代表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阿维塔科技董事长,华为引望副董事长。
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该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贾立山、邓威、邓跃明、蒲星川任该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副总经理人选;王锟任该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总会计师人选。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告诉记者:“新班子多位成员具备丰富合资合作经验,为长安深化与福特、华为等战略伙伴的合作筑牢根基。这支兼具战略规划与经营执行能力的核心团队,将统筹推进传统燃油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等领域战略布局,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企业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分立而成,旗下涵盖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重要业务板块,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6日,法定代表人为赵非,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业务侧重零部件产业链,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相关产业战略协同业务。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整车制造主体,业务侧重整车研发生产销售,旗下拥有长安汽车、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长安凯程等品牌。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控股股东,持股18%。通过这样的架构设置,为新长安资源整合与运营效能提升提供了结构性支撑,实现其零部件与整车业务的协同发展。
长安汽车自5月底就已启动组织架构深度改革,创新性设立“产品CEO”制度。由原启源市场部总经理狄智睿和引力市场部总经理袁志雄分别执掌两大品牌,直接向执行副总裁叶沛汇报。这一变革直指两大核心痛点:引力品牌虽年销121万辆,但整合欧尚、CS系列等产品线后亟待系统梳理;启源新能源品牌则面临成长期特有的品牌认知度不足问题。
通过赋予产品CEO跨部门资源调配权,长安实现了两大关键突破:一是打通研发、制造、供应链全流程,二是推动产品开发从工程师思维向用户需求导向转型。这一内部管理变革与后续的央企升级相互呼应,共同推动长安汽车在组织架构上的优化与完善。
2025年7月14日,长安汽车在三季度全球高职级人员暨职工代表大会上发布《创新创业计划9.0》,通过效率提升、价值重构、营销创新与生态构建四大系统性部署,明确了从组织激活到能力跃升的实施路径。正如朱华荣在会上“必须杀出一条血路”的呐喊,既是背水一战的宣言,更宣告着这家企业在产业变革深水区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掀起全面突围的序幕。
02
技术突围
成为央企后的资源整合能力,直接反映在长安对硬科技的投入规模上。
7月9日,长安汽车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正式动工。该项目是长安汽车“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核心项目之一,总投资14亿元,主要建设前瞻技术研究中心和造型设计中心两大功能板块。该中心的建成将重点支撑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新能源、飞行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同时提升汽车造型设计与工程美学研究能力,推动企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打造中国汽车行业的原创技术研发中心和造型设计创新平台。未来,该中心将与两江新区现有产业资源协同,形成“前沿技术研究—工程开发—智能制造”的全链条布局,助力长安汽车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重庆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上正逐步构建起“技术突破-成本优化-产业落地”的发展路径。通过“香格里拉”计划下的“涅槃”专项,实现单车成本下降6700元,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加速下一代技术布局,其研发的“金钟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续航能力1500公里,安全性提升70%,计划2026年完成装车验证,2027年实现量产。
智能化领域则呈现梯度发展态势,既确保当前产品竞争力,又为未来竞争储备关键技术。短期聚焦卫星通信、石墨烯座舱等技术的样机测试与改制;中期依托SDA平台实现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跨品类兼容,新一代飞行汽车将于年底试飞;长期规划投入超200亿元用于AI大模型研发,推动端到端智能驾驶技术产业化。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的生态化推进。通过联合11家车企及腾讯等科技企业构建产业联盟,长安正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发展,计划2026年实现L3级全场景落地。这种“自主创新+开放共融”的双轨模式,既确保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又通过产业共融加速技术商业化进程,展现出央企在引领产业变革中的独特优势。
03
跨界协同
长安汽车销量稳健增长。产销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3万辆,同比增长1.59%,其中自主品牌销量达115.06万辆,同比增长2.61%,占整体销量84.9%。公告显示,长安汽车上述销量累计全口径对应的汇总收入约为1285亿元。长安汽车2025年设定“3311”全年目标,即总销量300万辆、收入3000亿元、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朱华荣直言:“到2030年,长安汽车要实现总体销量500万辆,新能源销量35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30%。”
在海外市场,长安汽车的全球化布局加速向高端市场渗透。7月2日,路透社报道称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以支持未来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长安汽车欧洲市场营销、销售及服务负责人Nic Thomas透露,目前正在评估潜在的工厂选址,长安欧洲公司已正式运营,深蓝S07将推进欧标认证工作,目标进入德国、法国等核心区域。在东南亚,长安汽车计划在泰国发布阿维塔品牌,并投放阿维塔11、启源E07等车型,重点攻坚当地高端市场。2024年,长安汽车海外销售占比20%,销量达53.6万辆,同比增长49.6%,彰显其在国际市场的强劲发展势头。
此外,长安汽车积极开展战略合作。7月23日,长安汽车与海尔集团在重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产业底蕴,在新能源、供应链、大健康、全球创牌等多个前沿领域展开全面深入合作。未来,双方将开展车家生态合作,打造人车家场景系统互联、开发车载电器产品、共建冷链全场景生态等;在汽车产业链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开发新汽车产品及销售、个性化改装业务,深化垂媒合作;共同健全海外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品牌出海。这种“出行+家居”的融合模式,本质是将长安的制造能力与海尔C端场景数据结合,形成从“单兵作战”到“跨界协同”的转型。
这种生态化思维已体现在财务表现中。长安2025半年报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5.17万辆,同比增长49.05%;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与“3311目标”(新能源100万辆、海外100万辆)相比,下半年仍需实现分别实现51.83万辆与70万辆的销量业绩。海尔全球6.5万销售网点及海外服务体系,或将成为长安出海的重要跳板。
长安汽车跻身一级央企序列,是国有资本优化汽车产业战略布局的重要落子。这一制度变革通过治理重构和资源整合,直接提升了企业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赛道的竞争能级,既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更彰显国家通过央企改革驱动产业升级的战略路径。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至此,我国形成的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