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9 07:34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摘要
25Q2电子配置&超配比例创历史新高。参考国金电子策略团队统计口径,2025Q2主动偏股型基金电子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为19.11%,季度环增0.01pct,配置比例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超配比例第一,达7.73%,配置与超配比例续创历史新高;Q2电子行业加仓比例为0.01%,排名第十二,超配增长比例排名第十。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前五为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胜宏科技,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比为0.71%/0.70%/0.55%/0.54%/0.45%,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环比增长最多的前三名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小米集团-W,增长84.2/62.9/24.3亿元,环比+347.53%/91.66%/13.10%。Q2算力基本面高景气度&行业持续催化,板块迎来EPS上修及估值修复。
元件:机构加大AI PCB持仓比例。25Q2元件子行业配置比例为2.92%,环增1.07pct,区间涨跌幅+12.40%。重仓持股总市值前五大公司为胜宏科技/沪电股份/东山精密/深南电路/鹏鼎控股,基金股票投资市值占比为0.45%/0.37%/0.19%/0.10%/0.08%,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前三名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生益电子,增长84.15/62.90/18.56亿元,环比+347.53%/91.66%/406.25%。AI PCB受益海外AI服务器放量,NV和CSP自研ASIC均在陆续放量升级,其中CSP自研ASIC增量更快且单芯片所消耗的PCB价值量更高,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基础类汽车、消费等需求持续修复,叠加铜价预期上涨备货增加。AI覆铜板需求旺盛,NV GB200及ASIC的放量,AI服务器及交换机大量转向采用M8,未来有望向M9演进。AI PCB相关需求在当前各细分子行业中确定性最高,为核心加仓方向。
半导体:关注自主可控主线,光芯片持仓比例环增。25Q2半导体子行业配置比例为9.53%,环降0.7pct,占全行业配置额的53.65%,区间涨跌幅+0.11%。持股总市值前五为中芯国际(港股)/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寒武纪-U/中芯国际(A股),占比为0.55%/0.54%/0.36%/0.30%/0.27%,持股市值增长最多前三是源杰科技/兆易创新/芯源微,增长16.38/13.65/11.40亿元,环比+604.18%/14.90%/45.93%。中美关税事件加速推动国内企业进行供应链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投资成为半导体方向主线。行业基本面改善,库存目前已回归至合理水位,随着新能源车的高景气度、国补带来消费电子需求等,行业基本面维持向上趋势;算力相关标的维持高关注度及持仓比例提升。
消费电子:基本面情况稳健,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估值体系。25Q2消费电子子行业配置比例为4.03%,环降0.61pct,区间涨跌幅为-7.02%。持股总市值前五为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华勤技术/歌尔股份,占比为0.71%/0.70%/0.12%/0.10%/0.09%。持股市值增长增长最多的前三名是小米集团-W/工业富联/思摩尔国际,增长24.32/13.96/12.63亿元,环比+13.10%/179.27%/260.58%。4月因为关税核心果链及消费电子标的估值下杀,伴随着中美谈判推进,关税豁免、越南关税落地等行业催化,以及产业链核心标的业绩端Q2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前期关税受损公司有望受益因关税导致前期下修的一致预期重新上修、以及不确定性减弱带来的估值恢复。同时伴随着算力端的发展,AI端侧应用正在加速,看好消费电子行业新一轮AI端侧创新周期的机会。
重点关注AI-PCB及算力硬件、半导体自主可控、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英伟达Blackwell良率提升快速放量,海外CSP加大ASIC投入,2025、2026年ASIC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互联网大厂也加快了拉货节奏,产业链正在积极生产,目前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满产满销,大力扩产,维持高景气度。AI端侧应用正在加速,有望给智能眼镜、TWS耳机、可穿戴及手机/PC等IOT硬件产品带来创新和新的机遇。建议重点关注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自主可控受益方向、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
风险提示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
目录
一、公募基金25Q2电子配置比例环比上升,维持超配
二、子行业:元件配置比例环增1.07pct,消电&半导体配置环降
2.1半导体:关注自主可控主线,光芯片持仓比例环增
2.2消费电子:基本面情况稳健,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估值体系
2.3元件:AI-PCB为核心加仓方向
三、投资建议
四、风险提示
正文
一、公募基金25Q2电子配置比例环比上升,维持超配
2025Q2,主动偏股型基金电子行业重仓配置比例为19.11%,季度环比提升0.01pct。Q2主动偏股型基金电子行业配置比例为19.11%,配置比例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第一名,季度排名维持行业第一,25Q2主动偏股基金主要选择加仓通信、金融、军工、传媒等板块,主要减仓食品饮料、汽车、机械、家电等板块;Q2电子超配比例位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一名,超配比例达7.73%,主动偏股基金对于电子板块的配置比例与超配比例续创历史新高;Q2电子行业加仓比例为0.01%,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十二,超配增长比例排名第十。
年初DeepSeek出现,采用多重创新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DeepSeek推出后的降本效果将促进云计算厂商把更多的资本开支方向从训练转为推理,利好推理ASIC放量,市场关注转向国产算力、AISC、AI端侧等方向,训练推理成本降低以及关税扰动因素海外算力方向出现回调。
Q2基本面持续向好,板块迎来EPS上修及估值修复。从海外CSP厂商财报及预期来看,AI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多家CSP厂商大力发展ASIC芯片,预测2025年谷歌、亚马逊两家ASIC的数量将达到300多万张,2026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再加上Meta、OPEN AI及xAI等公司也在大力发展ASIC,2025、2026年ASIC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英伟达AI服务器需求强劲,GB200良率积极提升,出货加快,并开始下订GB300产业链订单,即将密集拉货。业绩端,光模块龙头、PCB等公司相继发布亮眼的业绩预增公告,验证产业趋势,下游CSP需求上修。
从涨跌幅情况来看,电子行业2025Q2区间涨幅为0.4%,涨跌幅位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二十一名;电子行业2025H1区间跌幅为0.21%,涨跌幅位居所有申万一级行业第十八名。
从持股总市值来看,截至2025Q2末,电子行业重仓持股总市值前十分别为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兆易创新、寒武纪-U、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其中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的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210.06、205.08、161.82亿元,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0.71%、0.70%、0.55%,占流通股比分别为1.79%、8.17%、4.97%。
从持股总市值环比变化情况来看,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小米集团-W,分别增长84.2、62.9、24.3亿元,环比+347.53%/91.66%/13.10%。
AI PCB持续高景气度,机构加大行业个股的持仓比例。AI PCB正值海外AI服务器放量,包括英伟达和CSP自研ASIC均在陆续放量和升级,其中CSP自研ASIC增量更快且单芯片所消耗的PCB价值量更高,因此AI PCB的景气度持续高企;加上基础类汽车、消费等需求持续修复,叠加铜价预期上涨的情况下备货需求增加对需求形成加速上行的推动力。上游AI覆铜板也需求旺盛,随着英伟达GB200及ASIC的放量,AI服务器及交换机大量转向采用M8材料,未来有望向M9材料演进,技术升级带来价值量持续提升,由于海外覆铜板扩产缓慢,大陆覆铜板龙头厂商有望积极受益。
从持股总量来看,2025Q2电子行业重仓持股总量前十的公司为立讯精密、TCL科技、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京东方A、沪电股份、蓝思科技、东山精密、歌尔股份、思摩尔国际。其中立讯精密、TCL科技、中芯国际的重仓持股总量分别为59118、43211、39697万股。
从持股总量环比变化情况来看,2025Q2重仓持股总量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沪电股份、京东方A、思摩尔国际,分别增长18068、8224、6543万股,环比+244.7%/28.3%/165.3%。
二、子行业:元件配置比例环增1.07pct,消电&半导体配置环降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2025Q2电子二级子板块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II、其他电子II的配置比例分别为9.53%、4.03%、2.92%、0.69%、0.39%、0.21%。其中,半导体板块占全行业配置额的53.65%,显著领先于其他五个二级行业。
环比持仓情况来看,2025Q2半导体、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元件、电子化学品II与其他电子II的配置比例变动分别为-0.70pct、-0.61pct、+1.07pct、-0.05pct、-0.01pct和+0.13pct%。
涨跌幅情况来看,Q2子板块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II、其他电子II区间的涨跌幅分别为0.11%、-7.02%、12.40%、-1.22%、5.16%、9.86%,元件板块的涨幅最高,消费电子板块的跌幅最高;25H1子板块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II、其他电子II区间涨跌幅分别为-0.28%、-6.73%、15.81%、-5.26%、5.97%、1.73%,元件板块的涨幅最高,消费电子板块的跌幅最高。
2.1半导体:关注自主可控主线,光芯片持仓比例环增
分板块来看,半导体板块持股总市值方面, 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前十分别为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兆易创新、寒武纪-U、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中微公司、圣邦股份、思特威-W、豪威集团,其中中芯国际、北方华创、兆易创新的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61.82、159.21、105.27亿元,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0.55%、0.54%、0.36%,占流通股比分别为4.97%、6.74%、12.53%。
从持股总市值环比变化情况来看,半导体板块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源杰科技、兆易创新、芯源微,分别增长16.38、13.65、11.40亿元,环比+604.18%/14.90%/45.93%。
一方面,中美关税事件加速推动国内企业进行供应链国产替代,基于外部的不安全性,即便海外产品在某些方面有优势,也难以对冲对供应不安全性的担忧,自主可控投资主线受到关税政策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芯片行业基本面开始改善,行业库存持续去化(目前已回归至合理水位),随着新能源车的高景气度、国补带来消费电子需求等,行业基本面维持向上趋势。
算力相关标的维持高关注度及持仓比例提升,光模块需求量有望持续调升,新增光模块的光芯片需求难以完全满足,2025年光芯片紧缺,产业链积极应对承接外溢光芯片需求的准备,光模块厂商正积极对接国产光芯片产能备产备料实现供给突破,对应光芯片公司的配置比例提升。
2.2消费电子:基本面情况稳健,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估值体系
消费电子板块持股总市值方面,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前十分别为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华勤技术、歌尔股份、传音控股、工业富联、思摩尔国际、高伟电子、安克创新,其中小米集团-W、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的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210.06、205.08、35.73亿元,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0.71%、0.70%、0.12%,占流通股比分别为1.79%、8.17%、3.23%。
从持股总市值环比变化情况来看,消费电子板块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小米集团-W、工业富联、思摩尔国际,分别增长24.32、13.96、12.63亿元,环比+13.10%/179.27%/260.58%。
美国4.2日宣布对等关税清单,中美关系摩擦带来了市场对于果链产业链短期成本增加、中长期产业链由国内转移的担忧,Q2核心果链及消费电子标的估值下杀。而后伴随着中美谈判推进,关税豁免、越南关税落地等行业催化,产业链核心标的业绩端Q2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前期关税受损的公司,因关税导致前期下修的一致预期重新上修、不确定性减弱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估值恢复。
2.3元件:AI-PCB为核心加仓方向
元件板块持股总市值方面,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前十分别为胜宏科技、沪电股份、东山精密、深南电路、鹏鼎控股、生益电子、生益科技、顺络电子、三环集团、法拉电子,其中胜宏科技、沪电股份、东山精密的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31.53、108.37、55.19亿元,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0.45%、0.37%、0.19%,占流通股比分别为11.51%、13.24%、10.54%。
从持股总市值环比变化情况来看,元件板块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生益电子,分别增长84.15、62.90、18.56亿元,环比+347.53%/91.66%/406.25%。
PCB是海外算力的核心受益领域,ASIC海外预期修复显著,谷歌、AWS、META在明年都有显著的ASIC出货量的增长,从海外资本开支预期可看到云计算厂商正在争相在AI基础设施布局,ASIC有望带来PCB价值量的提升、从而市场空间扩容,AI相关需求在当前各细分子行业中确定性最高,为基金核心加仓方向。
光学光电子板块持股总市值方面,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前十分别为TCL科技、舜宇光学科技、京东方A、水晶光电、茂莱光学、福晶科技、波长光电、福光股份、蓝特光学、宝明科技,其中TCL科技、舜宇光学科技、京东方A的重仓持股总市值分别为18.71、16.63、14.90亿元,占基金股票投资市值比分别为0.06%、0.06%、0.05%,占流通股比分别为2.39%、2.40%、1.02%。
从持股总市值环比变化情况来看,光学光电子板块2025Q2重仓持股总市值增长最多的公司前三名是舜宇光学科技、波长光电、京东方A,分别增长4.56、3.73、2.82亿元,环比+37.76%/367.75%/23.31%。
三、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的公司、AI-PCB及算力硬件、半导体自主可控、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AIPCB迎来需求共振,目前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满产满销,正在大力扩产,下半年业绩高增长有望持续。AI 覆铜板也需求旺盛,随着英伟达GB200及ASIC的放量,AI服务器及交换机大量转向采用M8材料,未来有望采用M9 材料,由于海外AI覆铜板扩产缓慢,大陆覆铜板龙头厂商有望积极受益,我们看好核心受益公司。建议关注算力核心受益硬件,自主可控受益方向、苹果链及AI驱动受益产业链。
四、风险提示
AIGC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科技巨头公司布局AI,存在未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AI产品不能有效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风险。
外部制裁进一步升级的风险: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若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可能会导致相关企业的核心环节受限。
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消费类智能手机创新乏力,对产业链拉动低于预期,换机周期较长;若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电动车销量下滑,光储装机量不及预期,可能会对相关公司业绩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