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微创医疗的破局

2025-07-29 10:39

(来源:Talk of Carlyler)

去年大约也是这个时候,写过一个专栏,专门写了复星医药与微创医疗的异同点。

两者的相同之处均是业务多元化,摊子铺得很大。不同的地方是复星医药自身的造血能力比较强,投资买入的资产赚的钱很多。随便卖一点资产就能够把欠款给还了。反观微创医疗,摊子铺得太大,但自身的造血能力弱,在公司本身以及子公司市值大幅度下降情况下,融资能力比较弱,又没有好的资产可以出售,所以导致自身的输血功能很弱。所以微创医疗从高点72,一路下跌,股价都跌到脚底板了。

7月26日,微创医疗大涨。当时也没搞明白为何突然涨成这样了。晚上看到公告,方明白原来是这么一个原因。从本周一、二股票的涨势看,市场很认可这个公告,应该认定这么一个交易有助于解决微创医疗的造血问题。

到底有没用,不能光看广告(公告),还得看疗效。公告原文是这么写的,就是日本的大塚公司要将自身2.92亿的股份卖掉(合计持有3.83亿股,占20.74%)。接盘方为微创原股东We’Tron Capital Limited、管理方持股平台以及上实资本旗下基金。前面两家股东没啥好说的,都是原有的私人股东。这次进入的上实资本,引发了很多想象。我猜测市场应该是认为国资公司的进入应该有助于缓解微创医疗的缺血问题,甚至更进一步联想到微创是不是要委身国资公司了。执子之手,走上巅峰。

国资的进入确实在企业融资方面是有一定的帮助。微创医疗借助国资的信用撬动间接融资,甚至某种程度上引发二级市场的遐想推动股价上行,大幅度提高公司的市值,从而发挥股市直接融资的能力。从好的方面看,这些在短期内是有助于缓解微创本身造血的问题。

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光打雷不下雨,时间久了,市场就不再会相信会下雨了。所以要彻底的解决微创医疗目前的问题,我开的药方跟复星医药有点像,就是不要再乱铺摊子了,必须要聚焦若干个核心的业务,并且把核心业务做到专业领域数一数二的地位。

这方是破解微创医疗当下困境的根本之道。投资务必谨慎,不能盲目的线性外推,甚至过度的遐想。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