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反围剿!晶科能源在美国对第一太阳能重要专利提出无效申请!

2025-07-28 23:21

(来源:赶碳号)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句话是毛主席在1950年讨论是否出兵朝鲜时提出的重要论断。

  现在,中国光伏龙头正在通过海外法律和规则,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就像我们这一轮不向关税战低头屈服、据理力争一样,既然必有此一战,那就全力以赴。中国企业在经历多年的全球化以后,不止于强大,而是更加成熟、理性了。

  据海外专业网站消息,晶科能源已于7月18在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对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的专利US913074B2提出IPR程序(相当于中国的专利无效),要求撤销对US913074B2权利要求1-8的授权,IPR案件编号为IPR2025-01130。

01

一切源于First Solar对晶科的诉讼

  对于包括晶科能源在内的所有中国TOPCon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专利之战!

  First Solar发难在先。2025年2月25日,First Solar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正式起诉晶科能源及其关联公司,指控其侵犯First Solar持有的美国US913074B2专利,该专利涉及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制造方法。

  其中,专利US913074B2是First Solar于2013年通过收购TetraSun公司获得的TOPCon专利组合的其中一件。

  US913074B2专利涵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阿联酋及越南等司法辖区,覆盖全球70%光伏市场,有效期持续至2030年及以后。

  对于该起诉讼,First Solar执行副总裁Jason Dymbort此前表示,在起诉前已经与晶科能源进行了多次沟通,但未能达成建设性成果,这迫使First Solar不得不采取法律手。诉讼的目的旨在 “确保TOPCon技术制造商在知识产权框架内运营”。

第一太阳能的所谓诉讼理由,不过是一个幌子。无非就是在技术上、产业化上竞争不过中国TOPCon企业,只能通过这种手段,寻求自我保护而已。美国市场一旦落入中国光伏企业之手,第一太阳能就只能喝西北风去了。截至7月25日,第一太阳能市值为186.81亿美元,为全球光伏主材第一股。

  第一太阳能把US913074B2当成了一件狙击中国光伏企业的利器。其在起诉完晶科之后,又于2025年5月9日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递交诉状,指控中国光伏企业阿特斯侵犯该专利权。

  众所周知,在美国市场做得最好的光伏企业,恐怕就是晶科和阿特斯了。

02

争夺的焦点

  US9130074B2,主题为High-efficiency solar cell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高效太阳能电池结构和制造方法),原始申请人为TetraSun。该专利申请日为2010-04-21,最早优先权日为2009年4月21日,于2015年9月8日取得授权,预计权利到期日为2031年11月11日。

  其中国同族专利CN102460715B,CN102460715B曾在20243月14被无效请求人高璠提起无效,但最终该专利被维持有效。

  由此可见,该专利还是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也证明了该专利的技术确实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无效有一定难度。

  对于这两件专利,权利要求1的实质内容基本一致。

US9130074B2专利附图

  根据对专利的分析,晶科和阿特斯采用的TOPCON电池结构与First Solar专利中的钝化层设计结构十分相似,但其中透明导电膜与绝缘层的应用可能存在不同。

03

晶科花了5个月时间备战

  晶科在2月25日被起诉,在7月18日才提起IPR成程序,这期间相隔近5个月时间。应该说,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准备,也体现了无效该件专利的难度并不小。

  本次,晶科在IPR文件中总共使用了27件文献,包括直接证据、专家证言(花费较大)和其他证明文件,其中有6件专利证据将直接影响专利的稳定性。

  其中,晶科准备的Miltiadis Hatalis博士的意见,用于对相关专业问题给出意见,IPR文件中总共给出了4组理由用于阐述权利要求1-8应该被撤销授权的论述。

晶科IPR文件使用的主要证据列表

  另外,晶科还专门聘请了美国本地律所Covington& Burling LLP帮助其进行IPR程序。总体来看,晶科的准备非常充分,最后就要看PTAB(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是否能够立案了。

04

前景究竟如何

  启动IPR程序,已经是目前对美国专利提起无效相对较快而且直接的方式。

  IPR程序的核心是以专利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为由,进行无效宣告。审查官员都是技术专家,他们往往比普通法庭的陪审团更能理解复杂的技术问题,一般从提出IPR到真正无效,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

  虽然本次晶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PTAB(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最终能否立案目前尚不确定。按照常规流程,PTAB有3个月时间决定是否对该IPR请求进行立案。

  在美国,PTAB的立案裁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由于该专利还对应相关的诉讼。只有在IPR被立案后,法官才会考虑民事侵权诉讼案件中、中止审理的请求。所以,被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立案就变得非常关键。

  最近几年,超过60%的IPR请求都能成功立案,一旦能够立案,该专利就有70%的概率被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且无效决定须在立案后一年内作出,因此IPR成为了被告方一个重要的反制武器,可以迫使原告重新进行谈判。

  当然,客观说美国的政坛变化让这事多了一些变数。特朗普在6月12号提名John Squires为新的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虽然John Squires并未呼吁废除PTAB或IPR程序,但他明确表达希望通过提升专利授权质量,降低对这些后端审查程序的依赖。

  John Squires认为,频繁依赖IPR是前期审查不充分的体现,因此最有效的策略不是限制PTAB的职能,而是减少其必要性。这一思路有助于缓解专利制度内部的对抗氛围,同时提升外界对授权质量的信任。

  相关数据表明,PTAB已经收紧了IPR的立案率。据说,John Squires有时会在不看任何技术细节的情况下,仅凭程序性或政策性考量就拒绝一份IPR请求。John Squires上任以后,IPR立案率有所下降。

  或许这也是晶科7月18号才正式提出IPR的原因——就是为了更好的准备证据,争取一次就能打掉First Solar的这个利器,不战则已,一战必胜。

后 记

  截至目前,一同被First Solar起诉的阿特斯并未对该专利提起无效。据一位专家透露,阿特斯的美国电池技术路线已经调整为HJT。

  晶科此次应战,也将直接影响国内所有采用TOPcon技术路线的光伏企业。当然,除了晶科、阿特斯以外,还有众多在美国开展业务的中国光伏企业,包括横店东磁(DMEGC)、博威合金(Boviet Solar)、博达新能(EliTe Solar)等中国光伏企业,均为TOPCon技术路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靓丽的美国市场业绩相比,横店东磁的光伏专利布局非常薄弱。该公司与光伏相关的专利仅有360件,这个量还不到同行光伏企业半年的申请量。如果第一太阳能将战火烧到横店东磁身上,可能会麻烦得多。

  此次晶科在美国如果能够成功立案,甚至成功无效,那么中国的同族专利也可能被同样的证据组合无效,这将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应对国外企业专利战的一次重大胜利。祝福晶科旗开得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