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股惊现四大泡沫信号,当心“融涨”变“崩盘”!

2025-07-28 19:40

美股再次出现异常波动。线上房屋买卖公司Opendoor Technologies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中飙升了约377%,尽管美国房地产市场停滞不前。

上周二,涨幅最大的股票之一是科尔士百货(Kohl's),这家百货商店在一段时间内一直被竞争对手超越,并且近年来多次更换首席执行官。

上周三,备受追捧的股票是一些不寻常的名字,例如GoPro和Krispy Kreme,这两家公司——一家是相机公司,一家是甜甜圈制造商——都在上周取得了惊人的涨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些投资者表示,这种现象是市场从去年四月的关税动荡中几乎狂喜式反弹的最新阶段。自从市场暴跌然后回升以来,大量资金涌入高风险资产,例如迷因股、加密货币和尚未盈利的小公司股票。

对一些人来说,这就像一个泡沫——一个市场活动和投机狂热的时期,人为地抬高资产价值,最终导致价格崩溃。

Yardeni Research总裁埃德·亚德尼(Ed Yardeni)表示:“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去年春天的回调与今年一月和二月估值过高有关,然而我们现在又回到了这个境地。这几乎像是一场慢动作的‘融涨’。”

以下是投资者正在追踪的泡沫迹象:

迷因股迎来高光

“你只活一次”(YOLO)式押注的回归,让人想起了2021年的狂热时期,当时线上交易员曾一度将日渐衰落的商场零售商GameStop推高至240亿美元的估值,随后利率上升才终结了那场牛市。

房地产市场陷入停滞,Opendoor的股价本月初曾跌破1美元。上周五收盘时为2.54美元。对科尔士百货的押注集中在该公司房地产资产的潜在出售上,华尔街已经关注多年。自2022年初以来,该股仍已下跌逾70%。

未能盈利并不是什么大障碍。Avis和Aeva Technologies两家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都报告了净亏损,但它们的股价却一路高歌猛进。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分析,在罗素3000指数中,自去年四月市场触底以来股价翻了两番的33只股票中,只有6只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盈利。

ARK创新ETF是一只包含多家亏损投机公司的基金,其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逾36%。

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卡莉·考克斯(Callie Cox)在谈到投机性交易的兴起时表示:“这本身并非不健康。当你开始感到担忧时,是经济开始出现裂痕,但你仍然对投机抱有巨大的胃口。

加密货币飙升

以太坊和比特币的价格近几周飙升,这得益于特朗普政府的亲加密货币政策以及主流金融机构日益增长的接受度。

但还有一批新的买家也推高了价格:上市公司囤积比特币,有效地将其自身股票转化为对加密货币的杠杆押注。

其中包括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该公司上周一宣布,已根据此前公布的“比特币财政策略”,积累了约20亿美元的比特币和比特币相关证券。

批评人士警告称,这种做法可能会放大加密货币市场的风险,加剧抛售。这些警告并未阻止大约60家公司寻求类似的策略。

股票估值过高

自从股票回到去年四月之前的水平以来,每日波动一直很小。并且涨势已经从“七巨头”和其他科技巨头扩大到金融公司、工业企业和通信服务。KBW纳斯达克银行指数在过去一个月中上涨了逾7%,而通用电气能源分拆公司GE Vernova和广告技术公司Trade Desk的股价同期上涨了逾20%。

标普500指数中收盘价高于50日移动平均线的股票数量,正徘徊在去年秋季——也就是选举后的“特朗普行情”出现之前的水平。分析师通常认为这种广度的改善是可持续牛市的迹象。

然而,股票估值仍然过高。股票风险溢价,定义为标普500指数的预期收益率与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已接近于零。这意味着拥有股票相对于低风险债券的额外回报几乎消失,投资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健康的信号。

就业市场出现裂痕

尽管最初担心关税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并拖累经济增长,但美国经济仍在持续运行。

虽然出现了一些疲软迹象:今年六月,随着关税开始影响消费价格,年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近期一篮子领先经济指标显示,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

但到目前为止,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大,经济学家最担心的问题——劳动力市场急剧放缓——尚未出现。这种转变可能会切断美国消费者支出的“水龙头”,从而有效地停止经济增长。

私营部门的就业增长已降至八个月来的最低水平。招聘速度已放缓至“涓涓细流”,大学毕业生正努力寻找工作。

考克斯表示:“在就业市场明显走弱的时候,我们却看到市场如此乐观,这很有意思。当就业市场开始放缓时,它不会轻易好转。”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