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7 09:01
核心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市场延续“缩量提质”的供地策略。土地供应总面积显著收缩,但优质地块(区位核心、体量较小、容积率较低、不含商业配或占比较低)供应占比明显提升,带动供地起始楼面均价上涨。
土地成交呈现高度分化,核心城市(如上海、杭州、成都)市场热度持续高涨,高溢价、“地王”项目频出,区域地价屡创新高;而大多数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相对冷清。供给端的“提质”是驱动核心城市市场热度的关键因素。
土地供应:供地延续“缩量提质”,优质地块供应占比提升带动土地均价上涨
2025年6月,亿翰智库监测城市住宅用地推出建设用地面积2441.9万平米,同比下降49.9%、环比下降44.6%,推出土地351宗,环比下降54.7%。
1-6月来看,全国城市宅地供应数量同比下降52.3%,规划建面同比下降30.2%,但供地的起始楼面均价上升了38.9%,延续了“缩量提质”的势头。
图表: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涉宅用地供应情况
土地成交:核心城市高热、“地王”频出,部分城市遇冷、凸显分化
上半年土地成交市场分化加剧,核心城市凭借优质地块供应,热度高涨,“地王”项目层出不穷,而部分城市则面临流拍或底价成交。6月,亿翰智库监测城市宅地成交总建筑面积为2159.0万平米,同比下降34.5%,环比上升16.4%。
一线城市冷热不均:
上海火爆领跑:上半年,上海的土拍市场仅4宗地块以底价成交,除了核心市区,嘉定、松江、奉贤、金山等外环外区域地块均出现溢价成交,能够形成溢价的区域范围更广。区域地价也被频繁刷新,杨浦滨江、浦东新杨思、金山区等区域地价均创新高。
6月,上海完成了2025年第五批次土拍,也是上半年上海最大规模的土拍。最终6宗地块共成交212.57亿元,其中5宗形成溢价成交。
其中,宝山南大组合地块是2025年上半年上海供应面积最大、成交总价最高的地块。十分考验企业的开发能力、运营能力和资金实力。最终由中建八局以81.95亿的总价摘得,创下了北中环区域的地价新纪录。
浦东曹路地块以41.7%的溢价率创下了上海集中供地5年来新高。经过72轮竞拍,在第一轮竞价、竞高品质建设指标两个环节“双触顶”后,在第二轮竞价环节成交,由联发集团以总价21亿元竞得。
杨浦滨江地块,经过95轮竞价,由保利发展以总价35亿元、溢价率30.8%竞得,成交楼面价9.55万元/平米超过了由保利自己保持的8.8万元/平米的地价纪录,登顶杨浦区楼面价“地王”。
金山区也拍出了溢价地块,金山新城地块由建发房产以9.8%的溢价率竞得。
深圳“小地块”形成高溢价:6月,龙华区地块是本年深圳供应的第二宗宅地,还是继深圳响应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过3.1)推出的首批出让地块之一。地块体量较小,土地面积约1.09万平米,建筑面积为2.72万平米,容积率2.5,已是深圳近年来出让宅地中少有的容积率相对较低的地块。最终经过65轮激烈竞争,由联发集团以12.12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46.6%、成交楼面价4.46万元/平米。
深圳再一次证明了热点城市中,体量较小、区位核心、容积率较低的土地,在出让时更易形成高溢价。
北京供地提质价涨:上半年,北京成交22宗涉宅地块,规划建面220.76万平米,与2024年同期19宗涉宅地块、规划建面237.3万平米差距不大。但成交总金额上明显增长,2025年上半年总成交金额总成交金额1005.56亿元,较2024年同期732.36亿元同比增长37.3%。
广州分化明显转冷:6月广州的土地市场与上海的火热行情形成明显反差出了10宗涉宅地块,其中6宗底价成交,总成交价约25.6亿元;而其余4宗终止出让,总起始价则达到了68.3亿元。
核心二线城市“地王”频出:
杭州登顶上半年成交金额榜:2025年上半年,杭州共出让68宗涉宅地块,土地出让总金额高达1160亿元,几乎与2024年全年的1169亿元持平。成功超过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登顶全国土地成交金额榜。
图表:2025年上半年土地出让金额前5城市
6月末最后6宗地全部溢价成交,其中5宗为杭州“好房子”试点项目,平均溢价率高达42.2%,单日揽金151.15亿。其中,钱江世纪城地块热度最高,经过98轮竞价,由本土民企金帝集团摘得,楼面价5.45万元/平米刷新板块纪录,成为钱江世纪城新“地王”。
成都地价屡屡刷新: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场同样火热。共成交56宗地块,同比增长55%,土地出让总金额达到424亿元,同比增长101.1%。在优质地块的带动下,区域地价得到抬升。其中,锦江区成交楼面价4.12万元/平米、高新南区3.17万元/平米、青羊区2.47万元/平米、金牛区2.02万元/平米,均创下区域新高。
图表:2025年上半年成都部分行政区成交楼面价新纪录
6月来看,锦江区茶厂地块经过154轮的竞价,最终由国贸地产以总价23.26亿元竞得。溢价率高达75.7%,成交楼面价3.55万元/平米达到了成都历史第二高;金牛区茶花板块经过40轮竞拍,最终由中能建以总价17.48亿元、溢价率23.93%竞得,楼面价达到了2.02万元/平米,这个价格既是目前板块内最高楼面价,也是金牛区楼面地价首次超2万元/平米。
武汉、长沙、温州等更多二线城市形成高溢价成交:
6月,武汉汉口新兴街地块,经过106轮竞价,由绿城中国以总价6.65亿元、溢价率54.36%摘得,楼面价2.79万元/平米达到武汉历史第二高。
长沙芙蓉区地块经过50轮竞价,由本土民企园康置业&信宇企业联合体竞得,成交价5.48亿元,溢价率49%。
温州瓯海区三垟街道滨河宅地经过37轮竞价,最终由民企展宇建设以总价3.04亿元竞得,溢价率55.24%、成交楼面价2.45万元/平米。溢价率和楼面价都创温州近年来新高。
大多数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平淡:6月,普通二线城市平均溢价率为4.9%,三四线城市平均溢价率为2.8%,显著低于核心城市。
总结与展望:
整体来看,2025上半年土地市场呈现“缩量提质、分化延续”的特征。受益于供给“提质”,上海、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土地市场热度持续高涨,更多如武汉、长沙、温州等城市也能形成溢价成交。优质地块,通常地处核心区位、体量更小、容积率更低、不包含商业配建或占比较低。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则热度较低,延续量价双淡,分化明显。
下半年,政府“控量提质”的供地策略预计将持续,短期内市场分化格局或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