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发证券:轴向磁通电机结构优势显著 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

2025-07-28 11:51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轴向磁通电机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高扭矩密度等优势,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电动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应用。根据QYResearch研究数据,2030年全球轴向磁通电机市场规模将扩张至14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3.5%。该行建议关注轴向磁通电机产业链相关公司。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轴向磁通电机结构优势显著,高功率密度开启电动化新纪元

轴向磁通电机采用定转子轴向排布的盘式结构,磁场方向与旋转轴平行,带来根本性技术优势。相比传统径向电机,其磁通路径更短、有效磁面积更大、绕组密度更高,功率密度可达传统电机的4倍,扭矩密度提升122%,重量降低26%,效率提升1-2%。这种结构突破为电动汽车、航空电动化、人形机器人等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动力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聚焦高端市场,空间质量敏感领域率先突破

轴向磁通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特性,将优先在空间与质量敏感但功率需求大的领域应用:(1)新能源汽车:满足高性能需求,可用于主驱、轮边、轮毂电机等多种形式,已在法拉利、奔驰等高端车型应用;(2)电动飞行器:功率密度超8kW/kg,满足eVTOL等航空电动化严苛要求;(3)人形机器人关节:扁平化设计实现小体积高扭矩,扭矩密度达240NM/KG;(4)风电、船舶等其他场景同样具备广阔前景。根据QYResearch研究数据,2030年全球轴向磁通电机市场规模将扩张至144.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3.5%。

制造与成本双重困境制约产业化,技术突破仍需时日

当前轴向磁通电机面临显著挑战:制造方面面临气隙控制精度要求高等难题;成本方面,材料特殊性、制造复杂性和产业化程度不足导致量产成本较传统电机高20-30%。价格限制其在电动车等价格敏感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材料+结构协同创新破解技术瓶颈,产业化曙光初现

技术突破路径日趋清晰:(1)材料革新:SMC粉末冶金技术实现复杂磁路一体化制造,永磁材料去稀土化降低成本50%以上;(2)结构创新:无轭设计减少80%定子铁重量并简化绕线工艺,PCB定子技术消除传统绕线瓶颈、减少66%铜材用量。这些创新为解决制造复杂性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轴向磁通电机迎来黄金发展期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市场规模逐渐扩大。轴向磁通电机的技术特质与人形机器人应用需求高度契合:应用方面,高功率密度、高扭矩密度和耐冲击特性使其成为腿部关节理想选择,而PCB轴向磁通电机的超小型化设计为灵巧手等精密执行器提供了较好解决方案;技术革新方面,轴向磁通电机独特的扁平化结构催生一体化关节模组革命,性能显著提升。

风险提示:产品落地不及预期;制造成本控制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路线不确定等。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