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人形机器人,或仍被低估的10家公司

2025-07-27 21:20

(来源:金融小博士)

昨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这场行业盛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是超150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并展现其在工业、服务、康复等多场景的落地。

与此同时,企业端也消息不断:京东宣布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智元机器人启动海外市场布局,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我国消费市场。

正如业界人士所言“今年上半年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达50%到100%”,人形机器人产业已从技术竞速转向规模落地的关键阶段。

本期通过对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梳理,根据关联度及最新数据,筛选出市盈率TTM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参考。

市盈率TTM构建了兼具可靠性与动态性的估值参照体系,数据低于平均水平,一般可以认定其具有相对低估性。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核心企业分析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人形机器人产业成为焦点,超150台机器人展示了工业、服务、康复等场景的落地能力。结合企业动态与估值数据,以下10家公司在产业链中具备显著技术协同性与市场潜力,其核心优势与投资逻辑梳理如下:

第十名:金田股份

细分领域:铜线、铜及铜合金、稀土永磁材料市盈率TTM:25.27核心优势

  • 材料供应能力

    :电磁线产品与稀土永磁材料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部件,满足高精度、高耐热性需求。

  • 量产能力

    :作为国内铜加工龙头,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受益于机器人产业链上游国产化替代趋势。

第九名:杰克股份

细分领域: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市盈率TTM:23.81核心优势

  • 场景融合创新

    :推出“杰克1号”人形机器人样机,完成布料折叠、衣物悬挂等垂直场景测试,实现“机器人+AI+缝制机械”技术整合。

  • 行业专精

    :深耕服装制造领域,技术适配柔性生产需求,未来可拓展至纺织自动化场景。

第八名:中兴通讯

细分领域: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市盈率TTM:20.22核心优势

  • 通信与算力支撑

    :与四川天链合作开发“Tina”人形机器人,提供5G通信模块与边缘计算能力,保障实时数据传输与多模态模型运行。

  • 生态协同

    :依托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有望切入机器人通信协议标准制定。

第七名:德昌股份

细分领域:小家电及汽车EPS电机市盈率TTM:20.09核心优势

  • 电机技术积累

    :为优必选Walker机器人供应关节电机,具备高扭矩密度与低能耗特性。

  • 跨界合作

    :参与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家电电机技术向机器人领域迁移。

第六名:海晨股份

细分领域:生产性物流解决方案、装备及机器人制造市盈率TTM:17.43核心优势

  • 物流场景落地

    :与乐聚机器人合作打造人机协同物流示范项目,开发智能仓储机器人及分拣系统。

  • 技术整合

    :结合AGV与AI算法,优化生产物流效率,适配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

第五名:中联重科

细分领域: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市盈率TTM:16.33核心优势

  • 工业场景验证

    :开发轮式与双足人形机器人样机,应用于工程机械生产线装配、检测等环节,验证复杂环境适应性。

  • 成本控制优势

    :依托工程机械制造经验,降低机器人关节模块生产成本。

第四名:宁波华翔

细分领域:汽车零部件市盈率TTM:16.03核心优势

  • 生态体系构建

    :与上海智元、象山工投合作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提供轻量化车身结构件与热管理系统。

  • 跨界协同

    :汽车制造工艺迁移至机器人外壳与底盘设计,提升产品可靠性。

第三名:亨通光电

细分领域:通信网络、能源互联业务市盈率TTM:13.85核心优势

  • 线束技术壁垒

    :研发人形机器人专用高压线束,支持大功率电机驱动与复杂电路集成。

  • 场景落地

    :乐聚机器人“夸父”已进入亨通工厂测试,验证工业环境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

第二名:美的集团

细分领域: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市盈率TTM:13.31核心优势

  • 全产业链布局

    :成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研谐波减速机性能对标国际头部企业,库卡机器人联合开发轮足式机器人。

  • 市场渠道

    :依托智能家居生态,探索家庭服务机器人商业化路径。

第一名:威孚高科

细分领域:汽车核心零部件市盈率TTM:13核心优势

  • 本土化突破

    :联合江南大学等研发无锡首台人形机器人“艾德”,掌握精密减速器与伺服系统关键技术。

  • 产业联盟地位

    :作为无锡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产业联盟会长单位,整合本地供应链资源,降低量产成本。

投资逻辑总结

  1. 技术协同性

    :上述企业通过主业技术迁移(如电机、线束、材料)切入机器人赛道,降低研发风险。

  2. 场景验证

    :工业制造(中联重科)、物流(海晨股份)、家庭服务(美的集团)等场景加速落地,推动商业化进程。

  3. 估值优势

    :市盈率TTM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市场对技术兑现周期的保守预期,具备安全边际。

  4. 政策催化

    :上海、广东等地推动人形机器人创新联盟建设,2025年国产化率目标提升至50%以上,利好本土供应链。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可能导致早期投入失效,需关注企业研发投入与订单转化效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