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CPO现状与预期

2025-07-27 20:32

(来源:君实财经)

转发研究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前面我们有说过上周lightcounting举办了一个线上研讨会讨论CPO的进展这不相关的研讨内容来了

篇幅稍微有点长省流版直接拉到底下有总结

CPO 的开发活动目前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27 年将实现大规模部署LPO的部署也已启动明年将部署数百万个 LPO将LRO模块纳入了 LPO 预测中重定时可插拔模块不会消失——从 2025 年到 2030 年800G 及更高速度光模块的出货量将增长两倍

LightCounting 在去年年底上调了对CPO 的预测以考虑未来在扩展网络中的应用目前Broadcom和Nvidia已将CPO 应用于面向扩展网络的以太网和 InfiniBand 交换机预计Nvidia将在其未来版本的NVLink 交换机中使用 CPO

Broadcom最近发布了专为扩展网络设计的Tomahawk Ultra 交换机预计很快会在该产品上看到 CPO这是一款每通道100G 的交换机——这是Broadcom成熟的 CPO 设计

成熟供应商

Broadcom 的Anand Ramaswamy 介绍了 CPO 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 年 7 月 7 日CPO 已累计完成超过86,000 小时的 HTOL 压力测试测试涵盖 10 个机架单元和13 个配备大量 CPO 端口的夹层卡 (Mezz)该测试数据相当于800G CPO 端口 550 万小时的运行时间测试还显示出FEC tails性能极其稳定在1,200 小时内未出现链路抖动该指标通常不用于表征可插拔光器件的性能但对于扩展网络中的连接性至关重要图 3 显示了博通CPO 性能的摘要表明在一系列参数范围内均具有较大的裕度功耗也非常稳定在 35°C的温度下每个端口 5.5W

Coherent 这边的观点CPO 和可插拔收发器分别面向两个市场它们的需求截然不同如图4 所示高性能插座可以弥补需求差距为 CPO 和共封装铜缆(CPC) 连接提供选择从而支持可插拔光学器件

Broadcom 和 Nvidia 目前采用的CPO 设计采用非插拔式焊接式CPO 引擎以减少交换机ASIC 和 CPO 之间的电气损耗可插拔式 CPO 必须应对额外的 1 dB 损耗但这将为CPO 市场带来竞争模仿当前可插拔收发器的生态系统包括 Meta 和微软在内的主要客户都倡导创建这样的生态系统领先的CPO 供应商接受这一生态系统作为大规模部署的必要条件只是时间问题

Lumentum展示了用于CPO 外部激光源 (ELS) 的高功率连续波激光器的性能数据如图 6 所示该高功率激光器芯片的设计基于Lumentum 公司数十年来在 EDFA 中使用的高功率激光器方面的创新

Alfalume 公司的 Alexey Kovsh 分享了量子点 (QD) 激光器的最新成果——量子点激光器是所有领先激光器供应商包括Lumentum都在使用的量子阱激光器的潜在替代品除了更高的可靠性外QD 激光器在高温下的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如图7 所示

Senko讨论了光纤与 CPO的连接如图 8 所示其中最关键的是可拆卸的光纤到芯片连接器例如 MPC36图9 展示了 Senko 使用金属光具座技术开发的 MPC 型连接器的设计

Luxtera 十多年前首次采用了通过平面光栅的垂直耦合技术该技术最初被纳入台积电与Luxtera 合作开发的 COUPE 中之后又被许多其他合作伙伴采用它与台积电用于多芯片模块的 CoWoS 工艺兼容

光栅耦合器的一个重要限制是波长敏感性它适用于 DR4 型光学器件但FR4 光学引擎则采用边缘耦合

Poet Technologies讨论了其公司的晶圆级集成和封装解决方案图10 展示了他们使用激光器透镜隔离器和光纤阵列进行边缘耦合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主动对准步骤

Scintil Photonics 介绍了该公司在隔离器上硅(SOI) 晶圆上异质集成 InP 芯片的独特方法如图 11 所示在采用该方法实现的众多解决方案中该公司目前提供支持CPO 的外部激光源的多波长 DFB 激光器阵列

Avicena 展示了如图12 所示的产品路线图该公司的二维 Micro-LED 阵列可支持高速AOC板载和可插拔连接以实现扩展网络这些解决方案需要使用gearbox来复用多个低速<10GbpsLED连接以实现每通道 200G 的信令传输尽管gearbox需要额外的功率但Avicena 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 5pJ/bit 的功率效率这得益于极低功耗的 Micro-LED

Nubis Communications 开发的产品也依赖于二维阵列互连但与Avicena 的方法不同这些产品基于高速硅光子技术无需使用gearbox图13 展示了二维阵列电互连和光互连的优势

Celestial AI 和LightMatter 是目前业内最雄心勃勃资金最雄厚的初创公司两家公司都瞄准了更先进的 CPO 版本——远远领先于博通英伟达和其他新兴供应商目前提供的解决方案即图14 中的第二代 CPO第四代 CPO 不是将光学引擎放置在ASIC 周围而是将光学互连放置在 ASIC 下方

采用这种方法将与当前的 chiplet 封装技术例如台积电开发的 CoWoS截然不同LightCounting认为这将成为第四代 CPO 应用的主要障碍但趁着投资者愿意投资尽早开始开发并尽可能多地筹集资金永远不会太早

图15 展示了 Celestial Ai 开发的光子结构链路与 LightMatter 提出的概念类似光芯片位于ASIC 下方实现芯片die/die或die/chiplet的连接

报告的最后lightcounting把篇幅留给了Broadcom最近发布的 Tomahawk Ultra下面来看最终的总结版

$中际旭创(SZ300308)$ $新易盛(SZ300502)$ $Coherent(COHR)$

作者:美貌富婆爱上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