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印记丨护照上的山海刻度:一位外派职员的环球叙事

2025-07-28 06:06

(来源:现代商业银行杂志)

文|工银印尼零售业务部  吴捷  

从“勇士”到“将军”的蜕变,不在PPT里的战略框架,而在听懂柜员抱怨系统卡顿的耐心,在看懂客户经理欲言又止的眼神,在把“做减法”的壮士断腕,变成员工们掌心相抵的“Bisa(能行)”。

●作者在开普敦桌山。

  “兄弟,辛苦了!”广州白云机场的安检门在身后落下一道蓝光,边检小哥扬着护照的手势让金属盖章声都带上了笑意。他挑眉时额角的汗珠折射出虹彩。“为人民服务!”我回敬的不标准敬礼让肩包带子滑落,却在四目相对的瞬间读懂了某种默契——那是无数次出发里,独属于异乡归客与启程者的温柔暗号。随后,我快步进入国际出发区。这是无数出发中的一次,却让我感到十分暖心。候机厅内我翻看着护照,密密麻麻数十个章,形态各异的十余国签证,2025年,这是外派第八个年头了。

  我的外派生活起源于2017年的一个夏天,我报名了工行国际化预备人才并通过相关考试。从此,我这个普通青年员工有幸搭上工商银行全球化的列车,在这纷繁复杂且高速变化的时代,从非洲到爪哇,奔赴山海、链接世界的故事。

桌山云雾里的金融初征

  2018年2月的一天,晨光透过总行办公大楼的百叶窗,当人力部电话里“南非代表处”的字眼落进耳膜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考试大纲发呆。那个曾在简历里轻描淡写写下“国际化储备人才”的青年,尚未意识到命运已将自己的人生坐标,悄然拨向非洲大陆的南端。

  总行老师十分简明扼要:“非洲代表处有个岗位,要求零售专业,有管理和产品经验的,工作地点在南非,你是否有意愿?”“没问题,我愿意去。”发简历、面试、办手续、努力地恶补英文和非洲情况,几个月一晃而过……

  当我感受到南非约翰内斯堡机场的热浪裹着柴油味扑来,见到接我的司机Thabu那白得发亮的牙齿时,我似乎才感受到自己确实来到了非洲。

●作者在南非标准银行总部。

  南非的桌山(Table Mountain)之名来源于“上帝的餐桌”,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开普敦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众多全球游客前来攀爬。来到非洲代表处工作的我,仿佛有种猛冲上桌山,头晕目眩后美不胜收的感觉。工行于2008年收购了非洲最大银行——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 Group)20%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非洲代表处就是作为工行在非洲的桥头堡,肩负起促进中非合作、看管工行对标行投资的职责。2018年,在收购十周年之际,两行决定更进一步深入合作,而个人及中小企业板块(Personal and Business Banking,简称PBB)方面就被纳入合作范围之中,我就是作为落实推进对PBB合作的责任人来到非洲代表处。虽有高层设计好的如战略交流会等框架,但如何细化措施、逐项推进、务求实效,这对于一直从事执行层工作的我来说,则是个全新的挑战。

  快学、苦学,多想、多问。回看在非洲工作的四年,这是我给出的答案,我一方面积极主动地向总行相关部门如结现部、银行卡中心、普惠部、个金部请教,同时使用着蹩脚的英语与标行PBB了解、沟通,先后到过非洲九国出差,通过扎扎实实的调研摸清了双方的需求,然后借助两行PBB板块季度沟通会、专业部门交流会、参与PBB月会等机会,讨论并推介合作点,最终也取得了如中非贸易撮合等创新机制、推进两行共同参加中非间重大活动,提交了包括部分非洲国家国别风险初评报告、标准银行部分国家分行调研报告、在非中资企业代发工资调研报告等十余篇材料,为两行“智力”合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在此期间,我借此平台见识总行的战略视野,也锻炼了与非洲同事的跨文化沟通、直面未知克服困难的韧性等能力,离开南非的前一月,我重返了桌山,远眺美丽开普湾,无限感慨,“谢谢你,非洲和工行,四年前的‘小白’已成长为自信敢干的专业人才了!”

爪哇海潮中的管理蜕变

  2023年2月,我赴工银印尼担任零售业务部主管,印度尼西亚成为我“升级打怪”的第二战场。不同于非洲的原始与直接,印尼有它精细、隐含而复杂的文化特征。这里不直接说“不”,却在笑意里暗藏立场;这里重视关系、讲究节奏,远比我想象中更需要策略与耐心。而我也首次踏上中层管理岗,由勇士转型为将军。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工银印尼个人金融业务情况不佳,经营指标连续下滑、部门氛围低落……2023年随着疫情缓解,办公恢复正常后,子行管理层面对此情况开展多渠道调研分析后,定下了“明定位、调架构、做减法”的方略,采取多项转型措施有力扭转情况,连续两年实现团队战斗力增强,经营指标向好。我作为承上启下的部门主管,是参谋长、管理员、协调人,从战略、客群、产品、渠道、服务等五方面入手,参与到产品开发、流程改造、机构调整、员工培训中。

  “工银印尼600人,零售部和各分行占了260多人,吴捷你可是看着半壁江山啊。”“作为主管,你要会给人安排工作,包括哪天你能给我安排得满满的,你就成功了”。报到时领导半开玩笑的两句话,成为我时时思考的问题。我不再是“一味冲锋”而是“排兵布阵”,不再是“奉命而行”而是“引领协同”,我与一线同事走访当地专业市场、拜访客户,做到奔赴前线、掌握实情;我和部门同事修改流程方案时,力求化繁为简、服务一线;我积极参与进行部门改革,争取总行支持优化产品体系,让工行理念深入印尼,让印尼同事体会到总行支持。正是在印尼,我感受到国际化人才不仅是“能干活”,更是“能立场、能代表、能落地”。我开始从一颗螺丝钉,成为一段链条中的关键连接点。

  当第二年季度报表上的曲线终于上扬,我在部门庆功宴上收到员工们手绘的“管理秘籍”:一张印尼炒饭的插画旁写着“先学会分餐,再懂得添饭”。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从“勇士”到“将军”的蜕变,不在PPT里的战略框架,而在听懂柜员抱怨系统卡顿的耐心,在看懂客户经理欲言又止的眼神,在把“做减法”的壮士断腕,变成员工们掌心相抵的“Bisa(能行)”。

经纬线上的使命觉醒

  万隆亚非会议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周总理的发言手稿泛着岁月的淡黄。当指尖划过“求同存异”四个字,我突然理解为何在雅加达的商会晚宴上,当地企业家会指着工行LOGO说“这是中国的信用”。那些曾在书本上读过的“一带一路”,原来具象成了印尼镍矿码头的起重机、南非光伏电站的电缆,成了我在RCEP政策解读会上,用双语画出的贸易流程图。

  去年在开普敦的一场金融论坛上,有学者提问:“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究竟留下了什么?”我想起在坦桑尼亚标行那个总把“谢谢”挂在嘴边的同事Amara,如今已能独立设计小微企业贷款方案;想起在印尼推动的“中文金融课堂”,退休教师Wayan带着老花镜抄写“人民币”三个字的认真模样。原来真正的联结,不在财报的数字里,而在异乡人学会用你的语言说“信任”的瞬间。

  我意识到,工行国际化不是走出去那么简单,而是理解“总行为什么派我们到这里”“我们能带来什么、留下什么”。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当今在百年未有大变局,视野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位置,而是对不同文明节奏、产业模式乃至文化表达的体察和理解,是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坚定前行。

  世界很大,变化很多,我却从不慌张。这正是工行派我出海的意义所在,作为外派员工,说好中国故事、连接世界与中国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工作上,我们搭建金融之桥、推进产供链对接;生活中,我们融入当地,传播友谊与信任。有勇气、有毅力、有方法、更背靠工行的支持,有什么做不好呢!

双向生长的生命年轮

  翻开护照,签证页像幅微缩世界地图:南非、埃及、莫桑比克、印尼,图章各有特色,将那一程程会议点亮。记得某次忽然收到总行前辈的微信:“你五年前推动做成的首场XX活动,现在已成为届届不落的标配了。”那一刻突然懂得,个人的成长轨迹,如何与工行全球化的年轮重叠——当我在雅加达的办公室调试跨境支付系统时,南非的同事正用我留下的调研笔记拓展新客户,这种跨越时区的接力,正是“双向成就”最鲜活的注脚。

  回望过去,我深感幸运。时代的机遇、工行的平台、组织的信任、制度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是我能走到今天的运气和底气。我也在努力回馈:传导文化、推进总行战略在本地落地;尽责履职、提升部门能力和经营贡献;主动调研,向总行提供一线信息,献计献策;积极融入,成为文化之间的翻译者与黏合剂。工行成就了我的成长和发展,而我也为工行全球化发展添砖加瓦。

以护照为舟,渡时代之海

  登机口的提示音打断思绪,舷窗外的白云正织成桌山的形状。这本盖满海关章的护照,早已不是旅行凭证,而是刻着工行印记的航海图。当飞机冲上云霄,我知道在49个直接布局的国家里,还有无数个“我”在不同时区里,用计算器的按键声、谈判桌的碰杯声、甚至异乡街头的脚步声,共同书写着中国金融出海的故事。

  “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一名普通的外派员工,我感受的国际化不是遥不可及的标签,更不是天赋异禀者的专属路径。年轻的朋友们,若你也曾在深夜对着世界地图发呆,不妨把勇气折成船票——这趟没有终点的航程里,总有一片海等着你的帆,总有一座山等着刻下你的刻度。这个舞台上必有一束光照耀着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