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8 07:30
(来源:信达证券研究)
摘要
电子行业超配比例达7.0%,环比下降0.3pct。以申万行业分类(2021)为依据,我们选取了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样本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末电子板块的重仓持股情况。2025Q2,A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为18.3%,依旧保持全市场第一位置,配置比例环比25Q1末下降0.4pct,超配比例达7.0%。
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2025Q2,半导体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9.94%,环比上季下降1.06pct。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二季度半导体下游景气度逐步回暖,产业链订单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技术发展上看,国产AI芯片不断突破,同时ASIC需求弹性显现;外部环境看,中美关系缓和减轻了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潜在技术趋严的风险仍然凸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从机构仓位配置的角度来看,华虹半导体、兆易创新、豪威集团、芯源微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
消费电子板块:AI赋能云端两侧共成长,重视板块估值修复机会。2025Q2,消费电子板块机构持仓占比3.16%,环比下降0.87pct。从机构持仓角度看,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华勤技术等公司机构持仓增加较多。云侧AI方面,海外CSP和主权AI持续加强在基建的投入,产业链订单释放拉动业绩增长;端侧AI方面,AI眼镜、AI玩具等创新有望带动消费电子产品销量提升,同时增加上游零部件等环节的需求。
元件板块:全球AI基建加速进行,PCB业绩或持续高增。2025Q2,元件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3.73%,环比提升1.44pct。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放量,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东山精密、生益科技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我们认为从海外CSP资本开支计划来看,AI需求仍然具备较强确定性,云厂商和主权AI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算力产业链订单增长,产业链优质公司业绩逐步高增,元件板块或持续迎来“戴维斯双击”。
光学光电子板块:二季度面板价格松动,下半年市场供需有望改善。2025Q2,光学光电子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0.74%,环比下降0.08pct。从机构仓位配置的角度来看,京东方A、TCL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等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加仓较多。2025年一季度在国补政策刺激下拉动下游需求增长,面板价格普遍上涨。二季度市场热度未能持续,且前期备货较多导致下游需求较为疲软,价格从坚挺转向松动。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消费电子新品发布,市场旺季到来,供需结构改善有望促成面板价格反转。
电子化学品板块:国产替代不断突破,Q2持仓占比环比持平。2025Q2,电子化学品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0.49%,环比持平。2025年以来,伴随科技自主可控逻辑的演绎,上游电子化学品的国产替代不断受到重视,关键领域的突破刻不容缓。2025Q2,安集科技、鼎龙股份、莱特光电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报告正文
01
电子行业超配比例达7.0%,环比下降0.3pct
以申万行业分类(2021)为依据,我们选取了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作为样本分析2025年第二季度末电子板块的重仓持股情况。2025Q2,A股电子行业配置比例为18.3%,依旧保持全市场第一位置,配置比例环比25Q1末下降0.4pct,超配比例达7.0%。
2025年初至7月22日电子指数上涨6.7%。2025年初以来,由DeepSeek掀起开源模型的热潮,重塑国产AI大模型和算力产业链的估值体系,一季度国内算力产业链表现相对强劲,且DeepSeek蒸馏模型大幅降低AI门槛,端侧AI持续演绎。进入四月以来,特朗普关税政策不断加码,中国政府坚决反制,对电子板块形成较大干扰。同时受到短期因素影响,半导体等细分板块基本面承压。Q2末随着海外AI板块回暖,国内AI产业链估值也迅速修复。2025年初至7月22日,申万电子指数上涨6.7%。
细分板块来看,元件板块持仓市值占比大幅提升。二季度以来,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浪潮,AI产业链订单增长,基本面持续兑现,元件板块配置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半导体持仓市值占比9.94%,环比-1.06pct;消费电子占比3.16%,环比-0.87pct;电子化学品占比0.49%,环比持平;光学光电子占比0.74%,环比-0.08pct;元件占比3.73%,环比+1.44pct。
元件板块一枝独秀,其余板块均有所上涨。从细分板块的涨跌幅来看,2025年初至7月22日,电子整体上涨10.7%,子板块半导体、消费电子、元件、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分别变动8.0%、5.4%、42.6%、2.2%、16.0%。6月份以来,海外AI产业链利好频发,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全球AI板块大幅上涨,A股AI PCB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1.1
半导体板块:国产替代加速进行,下半年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
2025Q2,半导体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9.94%,环比上季下降1.06pct。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二季度半导体下游景气度逐步回暖,产业链订单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技术发展上看,国产AI芯片不断突破,同时ASIC需求弹性显现;外部环境看,中美关系缓和减轻了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潜在技术趋严的风险仍然凸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从机构仓位配置的角度来看,华虹半导体、兆易创新、豪威集团、芯源微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
1.2
消费电子板块:AI赋能云端两侧共成长,重视板块估值修复机会
2025Q2,消费电子板块机构持仓占比3.16%,环比下降0.87pct。从机构持仓角度看,工业富联、蓝思科技、华勤技术等公司机构持仓增加较多。云侧AI方面,海外CSP和主权AI持续加强在基建的投入,产业链订单释放拉动业绩增长;端侧AI方面,AI眼镜、AI玩具等创新有望带动消费电子产品销量提升,同时增加上游零部件等环节的需求。
1.3
元件板块:全球AI基建加速进行,PCB业绩或持续高增
2025Q2,元件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3.73%,环比提升1.44pct。受益于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放量,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东山精密、生益科技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我们认为从海外CSP资本开支计划来看,AI需求仍然具备较强确定性,云厂商和主权AI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算力产业链订单增长,产业链优质公司业绩逐步高增,元件板块或持续迎来“戴维斯双击”。
1.4
光学光电子板块:二季度面板价格松动,下半年市场供需有望改善
2025Q2,光学光电子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0.74%,环比下降0.08pct。从机构仓位配置的角度来看,京东方A、TCL科技、舜宇光学科技等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加仓较多。2025年一季度在国补政策刺激下拉动下游需求增长,面板价格普遍上涨。二季度市场热度未能持续,且前期备货较多导致下游需求较为疲软,价格从坚挺转向松动。我们认为,下半年随着消费电子新品发布,市场旺季到来,供需结构改善有望促成面板价格反转。
1.5
电子化学品板块:国产替代不断突破,Q2持仓占比环比持平
2025Q2,电子化学品板块机构持仓市值占比为0.49%,环比持平。2025年以来,伴随科技自主可控逻辑的演绎,上游电子化学品的国产替代不断受到重视,关键领域的突破刻不容缓。2025Q2,安集科技、鼎龙股份、莱特光电等获得机构加仓较多。
02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团队简介
莫文宇:电子行业分析师,S1500522090001。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子工程硕士,2012-2022年就职于长江证券研究所,2022年入职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任副所长、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
郭一江:电子行业研究员。本科兰州大学,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专业。2020年8月入职华创证券电子组,后于2022年11月加入信达证券电子组,研究方向为光学、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
杨宇轩:电子组分析师,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清华大学硕士,曾就职于东方证券、首创证券、赛迪智库,2025年1月加入信达证券电子组,研究方向为半导体等。
王义夫:电子行业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电子组,研究方向为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