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6 19:40
(来源:投资作业本Pro)
7月24日,中信建投基金经理冷文鹏在澎湃新闻的一档栏目中分析了对下半年北交所市场的投资逻辑。
课代表整理了要点如下:
1、展望下半年,虽然近期北交所市场以盘整为主,整体来看仍处于相对高位,估值存在一定泡沫化,但可以通过未来业绩增长逐步消化,属于适度高估。
结合年报、一季报披露及未来业绩预期,我们发现北交所市场仍有许多公司从中长期角度具有一定投资性价比。
2、未来北交所将延续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我们远期保持适度乐观,短期则保持适度谨慎。
3、北交所市场未来还是会呈现高波动加低相关性的特征。但受市场成长、公司扩容等因素影响,未来市场波动幅度可能会有所收窄,但预计仍高于国内其他市场。
4、北交所估值得到认同的现象,并非昙花一现,很可能成为未来常态。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未来进一步大幅提升的空间,至少短期来看有限。
5、AI、人形机器人等主题热点,虽然阶段性可能出现泡沫,但市场会根据主题热度、涨幅、相关技术进展、商业模式落地及业绩验证情况,对主题估值和未来空间进行动态调整。
6、未来国内市场下跌空间有限。从更细的趋势判断来看,分红、消费及创新是国内市场主线。
在当前资金存量博弈的大格局下,结构行情和主题轮动特征依然突出,热点切换速度会更快。
这些判断对北交所也同样适用,北交所可能会体现出更大弹性和波动。
从投资布局建议看,建议攻守兼备,以分红为盾,以内需和创新为矛。
冷文鹏从业经验超6年,管理基金规模不高,仅有2.86亿。不过,他目前只管理一只产品-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但业绩非常突出,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偏股基金第二,混合型基金第一。
课代表7月26日再次查询其业绩,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今年来收益93.28%,近一年收益200.27%,近6月收益82.94%,业绩仍然非常优秀。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基金主要投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季报中指出,其将遵循长期投资理念,挖掘优秀企业自身创造的价值和企业未来持续增长的投资机会,争取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上半年,北交所代表性指数北证50涨跌幅为39.45%,是领跑全球主要股指之一,下半年北交所行情会如何?我们来看下冷文鹏的看法。
以下是投资作业本课代表(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冷文鹏季报和直播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
上半年市场回顾:
北交所市场与国内市场走势类似,但波动更大
回顾二季度,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国内市场大幅下跌,但在政策催化提振下,迅速反弹并逐步收复失地,走势上先抑后扬、整体上涨,红利股及成长股均有所表现,结构性行情依然突出,核聚变、新消费、创新药、固态电池、阅兵等主题活跃。
北交所市场与国内市场走势类似,但波动更大,且北证50指数在5月创新高,资金交易热情较高,主题热点相关个股表现抢眼。
6月,北交所市场整体呈现小幅震荡走势,期间受以伊冲突影响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但随后逐步反弹并收复失地。
以金融为代表的红利股以及主题风格表现更为突出,稳定币、阅兵、固态电池等热点较为活跃。
考虑到北交所市场走势以盘整为主,虽然短期指数空间有限,但结构性机会仍存,策略上相对积极,仓位较为灵活,继续精选个股,操作上下跌时逐步增仓、反弹时择机减仓,并根据市场资金变化以及个股股价走势等情况优化组合持仓结构。
北交所市场关注度、参与度、活跃度显著上升
总体来看,上半年北交所的整体表现非常突出,背后反映的是北交所市场制度生态的日益完善,以及北交所公司创新活力的持续激发。这体现了北交所市场结构新、动能新、活力新、机制新等诸多优势。
我们来看2024年9·24行情以来,北交所市场的关注度、参与度及活跃度均显著提升。北交所公司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专精特新的特征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所认识。
这归功于党中央、证监会、北京市以及北交所的持续支持,为北交所市场发展描绘了蓝图、确定了战略、制定了政策、加强了支持。
从存量方面看,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得到重新挖掘和定价,既有内涵式增长,也有外延式发展。
从增量角度看,更多优质企业通过新股发行加入北交所,持续丰富市场高质量供给,有力推动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工经济等先进产业方向和前沿科技领域的新增力量发展壮大。
我觉得从驱动因素排序上,政策红利贡献最大,其次是流动性改善,最后是估值修复。而且我认为估值修复本质上是政策红利和流动性改善带来的结果。
未来北交所行情将延续
未来我认为北交所将延续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一,北交所处于市场快速成长期,高质量扩容成为主旋律,公司治理持续向好。
第二,北交所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聚焦专精特新,形成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成长特色鲜明,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承接地。
第三,北交所深受国家、证监会和北京市重视,积极完善投资、融资、交易等配套制度。公募、社保、保险、QDII等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市场关注不断提高,我认为潜在发展空间巨大。
第四,北交所公司逐步加大分红、回购、增值等收益分享力度和相关制度,重视回馈投资者,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增量资金未来可期。
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北交所公司内涵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并驱动北交所行情的延续。
北交所很多公司仍具长期性价比
简单展望下半年,虽然近期北交所市场以盘整为主,整体来看仍处于相对高位,估值存在一定泡沫化,但可以通过未来业绩增长逐步消化,属于适度高估。
结合年报、一季报披露及未来业绩预期,我们发现北交所市场仍有许多公司从中长期角度具有一定投资性价比。
整体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可为北交所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远期保持适度乐观,短期则保持适度谨慎,并会持续跟踪中美关税贸易谈判进展、出口扰动导致的经济增长压力,以及国内后续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
北交所主题基金未来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相关主题基金未来将逐步成为助力北交所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高整体股票定价能力。
目前相较于基金行业整体,北交所主题基金无论在产品数量还是规模上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业绩波动也相对较大,收益预期尚不稳定。这与北交所市场整体发展阶段和现状紧密相关。
北交所市场本身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容量及资金活跃度与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相比仍有差距,且以小微盘股为主,流动性驱动,高波动异动等特征突出。
未来随着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无论投资者数量类型还是资金规模都将大幅增加。北交所主题基金未来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这不仅体现在产品数量和规模的扩张,还体现在产品类型和风格的不断丰富。
我们认为未来北交所主题基金将成为我国公募基金,特别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北交所市场未来波动会变窄,
但仍高于其他市场
就我的观察来看,北交所市场与国内市场更多呈现高相关性加高波动性的特征。高相关性体现在整体走势上,北交所与国内市场整体类似;
另一方面在主题热点热度和轮动上也与整个国内市场类似。高波动性确实是北交所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因为北交所以中小创新企业为主,专精特新特征明显,另一方面北交所有30%的涨跌幅限制,以及小微风格带来的高换手、高振幅和高弹性。
对于北交所市场来说,如我们前面分析,肯定还是会与国内市场整体特征保持联动。我们认为未来还是会呈现高波动加低相关性的特征。但受市场成长、公司扩容等因素影响,未来市场波动幅度可能会有所收窄,但预计仍高于国内其他市场。
北交所估值得到认可的现象,
很可能成为常态
我个人认为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的估值差不断收窄,这也是北交所市场价值得到认可的重要表现。这不是短期资金驱动的结果,更是长期对价值的认同。
从去年的9·14行情以来,无论上涨幅度、持续时间还是交易规模等指标上都能得到验证。
但目前北交所整体市盈率仍高于创业板,仅低于科创板。我认为北交所估值得到认同的现象,并非昙花一现,很可能成为未来常态,与北交所整体创新成长、小微风格特点相匹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北交所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未来进一步大幅提升的空间,至少短期来看有限。对未来估值的消化更多要依赖市场公司成长和发展,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判断。
AI、人形机器人短期可能出现泡沫,
但市场会动态调整
我的观察来看,目前AI、人形机器人等主题热点,大多还是处于0到1或1到N的起步阶段。从产业发展趋势看,这一阶段短期内业绩兑现并不明显。
市场对这些热点或主题的跟踪和关注,更多着眼于科技技术的不断迭代速度,以及行业前景。
虽然阶段性可能出现泡沫,但市场会根据主题热度、涨幅、相关技术进展、商业模式落地及业绩验证情况,对主题估值和未来空间进行动态调整。
未来国内市场线下跌空间有限,
分红消费创新是主线
随着技术迭代、创新加速及应用逐步落地,这些主题热点未来仍会处于扩散趋势。真正受益于主题趋势的行业龙头,也将在竞争中逐步水落石出、变得清晰,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投资标的和方向。
从市场趋势看,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国家现在高度重视底线思维。从中美贸易战的应对也可见一斑。
未来除了加快存量政策落地并储备增量政策外,国家非常重视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并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国内市场下跌空间有限。
从更细的趋势判断来看,分红、消费及创新是国内市场主线。
在当前资金存量博弈的大格局下,结构行情和主题轮动特征依然突出,热点切换速度会更快。
这些判断对北交所也同样适用,北交所可能会体现出更大弹性和波动。
从投资布局建议看,建议攻守兼备,以分红为盾,以内需和创新为矛。
具体来说,第一,稳增长政策是短期经济预期好转的抓手,有一定政策空间,看好分红回报提升。在这一背景下,顺周期核心资产仍有价值修复机会。
第二,扩大内需,国家会把扩大内需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多维度刺激和激发消费活力,强化内需驱动导向。未来经济结构转型下,内需带来的消费发展机遇值得看好,特别是今年以来新消费表现非常强烈。
第三,科创方向,主要包括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升级,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等科技产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对这些行业政策较好、趋势明显,未来叠加行业或政策催化,创新成长空间依然很大。
具体方向上,第一,关注创新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机器人、卫星、低空、深海、核聚变等。这些创新方向在今年上半年市场都有不同阶段的体现,甚至几年前已有持续关注。未来因其主题有中长期良好发展前景和潜力,需要持续跟踪,挖掘机会。
第二是消费,包括新消费和新商业模式。除了传统消费提升外,我们也关注经济变局下新的消费倾向、特征和发展模式,未来会带来新的标的和投资机会。
第三是分红方向,持续关注金融、公共事业等高分红潜力方向。
第四,市场永远要保持逆向思考习惯。今年上半年,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逆向思考的重要性有所体现。包括创新药、医药、军工、新能源等方向,未来我们也会对这些逆向拐点方向的行业给予持续跟踪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