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7 18:01
(来源:斗酒)
白酒行业在深度调整的漩涡中已挣扎三年。2016-2023年间,茅台酒的社会库存就累积了14-15个月的销售量,平均持有成本仅为2079元/瓶,比当前价格低10%。
但转机已在黑暗中显现,2025年行业正式步入去库存后期,中秋至2026年春节被业内视为关键拐点。
01
三年跋涉,行业调整的崎岖之路
白酒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如同宿命轮回。自2010年以来,行业已历经六轮完整库存周期,在“补库-去库”的交替中艰难前行。2023年末开启的本轮去库存却格外艰难,呈现出“时间长、振幅小”的特点,这是行业成熟度提升与宏观经济放缓双重作用的结果。
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大压力如三座大山压在酒企肩上。2024年被业内称为“最冷年份”,“史上最冷五一”和“最冷中秋”接踵而至,动销持续低迷。尽管2025年春节动销降幅收窄至10%左右,但节后市场迅速回归冷清,经销商再度陷入库存泥潭。
残酷数据撕开行业伤口,截至2024年末,18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高达1500亿元,且下半年形势未见好转。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仅是冰山一角,上市酒企存货数据尚未包含渠道库存,真实库存规模远超账面数字。多家酒企2025年中报预告一片惨淡,业绩下滑已成行业常态。
02
库存堰塞湖,酒企的沉重枷锁
白酒行业的库存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化格局。顶端是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头部酒企,凭借稀缺性护城河构筑抗周期堡垒。茅台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远优于光伏行业30%、钢铁行业60%的利用率。其经销商库存已降至历史最低,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健康水平。
次高端及中小酒企则深陷库存沼泽。舍得酒业、口子窖等区域酒企存货占比超40%,部分品牌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超400天。酒鬼酒成品酒库存5417吨,基酒库存高达4.68万吨,形成巨大资金沉淀。渠道层面更是哀鸿遍野:“烟酒行不敢多进货,担心今天进货明天贬值”成为普遍心态。
价格倒挂成为行业痼疾。当经销商批发出货价低于进货价时,渠道信心遭遇毁灭性打击。“敢接货的很少,你以为抄底,实际可能再跌几十元”,华南经销商的感慨道出行业困境。这种恶性循环使库存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威胁整个行业生态。
03
绝地反击,酒企打响库存突围战
面对库存重压,控量挺价成为行业共识。2025年初,一场停货潮席卷白酒行业:五粮液对专卖店签约量超1000件部分调减30%-50%;泸州老窖暂停特曲60版订单;洋河停止梦之蓝M6+供货,头部酒企集体转向“以价换量”的精细化运营。
茅台的反内卷战略尤为耀眼。2025年主动将营收目标从15%调降至9%,通过“蛇茅”精准投放、i茅台自营渠道等组合拳打破价格倒挂。其批价在跌破2000元后快速修复,验证了“稀缺性抗内卷”逻辑。张德芹提出的“敬畏、开放、责任、文化”四维破局,将竞争升维至文化层面,拒绝跟风年轻化噱头。
渠道改革风暴同步掀起。五粮液在20个城市试点终端直配模式,降低中间成本;泸州老窖将货物分配从经销商配额升级为终端配额;洋河提出未来三年“销量持平、去库存、保价格”的战略方针。这些举措直指渠道积弊,重构厂商关系。
水井坊的“量增利减”现象提供新思路。2025年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增加14.54%,终端动销量持续高于经销商进货量,社会库存持续降低。总经理胡庭洲直言:“库存管理是管理层重要考核指标”——这种健康去库存模式为行业提供借鉴。
04
产能扩张与库存的矛盾之舞
在去库存主旋律下,扩产步伐却未停止,形成诡异行业图景。超过半数的酒企仍在推进产能扩张,五粮液、古井贡酒、今世缘、水井坊等头部企业扩建项目如火如荼。产能过剩已成行业共识,但酒企扩产冲动依然强劲。
舍得酒业产能利用率仅46.08%,酒鬼酒低至47.31%,却仍在新增7800吨产能。古井贡酒半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5.27%,设计产能18万吨中实际仅产出12.81万吨,利用率71.17%。这种矛盾源于白酒行业的特殊属性,基酒储备关乎产品品质与年份酒价值,但同时也加剧库存压力。
若龙头酒企未能控制供应,2025年底茅台/五粮液批发价可能下跌50%/17%,2026年前五大酒企盈利总额或比2023年低11%。前六大酒企总产能预计2025年较2023年扩大37%,而30-59岁男性核心消费群体数量萎缩,可能导致同期销量下降13%,产能扩张与人口结构变化正形成致命剪刀差。
05
破局之道,白酒行业的新生之路
站在去库存后期的关键节点,白酒行业曙光初现。中国银河证券研判:高端酒企通过控货及渠道改革,春节后渠道库存已降至近年低位。飞天茅台批价企稳,五粮液价格小幅上涨,国窖1573价格平稳,行业价格秩序渐趋稳定。
消费端呈现结构性机遇。婚宴市场在低基数上反弹,2025年“五一”长假宴席预订量增长超20%,推动400元以下大众消费价位白酒需求回升。江苏、四川等地宴席用酒中,茅台1935、红花郎、剑南春等表现抢眼。
酒企战略重心正发生本质转变,C端运营成为新战场,五粮液试点终端直配、泸州老窖实行终端配额制、山西汾酒推进“汾享礼遇”模式,酒企纷纷加强对终端的掌控。
产品矩阵革新开辟新赛道,茅台刺梨汁、葡萄酒等非酒类收入占比升至12%,摆脱“品类内卷”。
国际化破局文化内卷,茅台海外收入占比3.5%,正借反内卷政策东风,复制日本威士忌文化输出路径。
当茅台将营收目标主动调降至9%,当五粮液经销商惊喜地发现普五批价每瓶上涨30元,当婚宴市场迎来双位数增长,这些细微变化如同河床下的暗流,正悄然改变白酒行业的走向。
白酒行业的调整如同赤水河的弯道,看似回旋却始终奔涌,在产能过剩与消费重构的碰撞中,那些率先完成价值竞争体系重构的企业,终将在新周期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