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深度调整已三载,千亿库存去几何?

2025-07-27 18:01

(来源:斗酒)

白酒行业在深度调整的漩涡中已挣扎三年。2016-2023年间,茅台酒的社会库存就累积了14-15个月的销售量,平均持有成本仅为2079/瓶,比当前价格低10%

但转机已在黑暗中显现2025年行业正式步入去库存后期,中秋至2026年春节被业内视为关键拐点。

01 

三年跋涉,行业调整的崎岖之路

白酒行业的周期性调整如同宿命轮回。自2010年以来,行业已历经六轮完整库存周期,在补库-去库的交替中艰难前行。2023年末开启的本轮去库存却格外艰难,呈现出时间长、振幅小的特点,这是行业成熟度提升与宏观经济放缓双重作用的结果。

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大压力如三座大山压在酒企肩上。2024年被业内称为最冷年份史上最冷五一最冷中秋接踵而至,动销持续低迷。尽管2025年春节动销降幅收窄至10%左右,但节后市场迅速回归冷清,经销商再度陷入库存泥潭。

残酷数据撕开行业伤口截至2024年末,18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高达1500亿元,且下半年形势未见好转。更令人忧心的是,这仅是冰山一角上市酒企存货数据尚未包含渠道库存,真实库存规模远超账面数字。多家酒企2025年中报预告一片惨淡,业绩下滑已成行业常态。

02 

库存堰塞湖,酒企的沉重枷锁

白酒行业的库存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化格局。顶端是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头部酒企,凭借稀缺性护城河构筑抗周期堡垒。茅台产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远优于光伏行业30%、钢铁行业60%的利用率。其经销商库存已降至历史最低,库存周转天数维持在健康水平。

次高端及中小酒企则深陷库存沼泽。舍得酒业口子窖等区域酒企存货占比超40%,部分品牌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超400天。酒鬼酒成品酒库存5417吨,基酒库存高达4.68万吨,形成巨大资金沉淀。渠道层面更是哀鸿遍野:烟酒行不敢多进货,担心今天进货明天贬值成为普遍心态。

价格倒挂成为行业痼疾。当经销商批发出货价低于进货价时,渠道信心遭遇毁灭性打击。敢接货的很少,你以为抄底,实际可能再跌几十元,华南经销商的感慨道出行业困境。这种恶性循环使库存堰塞湖水位持续上涨,威胁整个行业生态。

03 

绝地反击,酒企打响库存突围战

面对库存重压,控量挺价成为行业共识。2025年初,一场停货潮席卷白酒行业:五粮液对专卖店签约量超1000件部分调减30%-50%泸州老窖暂停特曲60版订单;洋河停止梦之蓝M6+供货头部酒企集体转向以价换量的精细化运营。

茅台的反内卷战略尤为耀眼。2025年主动将营收目标从15%调降至9%,通过蛇茅精准投放、i茅台自营渠道等组合拳打破价格倒挂。其批价在跌破2000元后快速修复,验证了稀缺性抗内卷逻辑。张德芹提出的敬畏、开放、责任、文化四维破局,将竞争升维至文化层面,拒绝跟风年轻化噱头。

渠道改革风暴同步掀起。五粮液在20个城市试点终端直配模式,降低中间成本;泸州老窖将货物分配从经销商配额升级为终端配额;洋河提出未来三年销量持平、去库存、保价格的战略方针。这些举措直指渠道积弊,重构厂商关系。

水井坊量增利减现象提供新思路。2025年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增加14.54%,终端动销量持续高于经销商进货量,社会库存持续降低。总经理胡庭洲直言:库存管理是管理层重要考核指标”——这种健康去库存模式为行业提供借鉴。

04 

产能扩张与库存的矛盾之舞

在去库存主旋律下,扩产步伐却未停止,形成诡异行业图景。超过半数的酒企仍在推进产能扩张五粮液、古井贡酒今世缘、水井坊等头部企业扩建项目如火如荼。产能过剩已成行业共识,但酒企扩产冲动依然强劲。

舍得酒业产能利用率仅46.08%,酒鬼酒低至47.31%,却仍在新增7800吨产能。古井贡酒半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5.27%,设计产能18万吨中实际仅产出12.81万吨,利用率71.17%。这种矛盾源于白酒行业的特殊属性基酒储备关乎产品品质与年份酒价值,但同时也加剧库存压力。

若龙头酒企未能控制供应,2025年底茅台/五粮液批发价可能下跌50%/17%2026年前五大酒企盈利总额或比2023年低11%。前六大酒企总产能预计2025年较2023年扩大37%,而30-59岁男性核心消费群体数量萎缩,可能导致同期销量下降13%产能扩张与人口结构变化正形成致命剪刀差。

05 

破局之道,白酒行业的新生之路

站在去库存后期的关键节点,白酒行业曙光初现。中国银河证券研判:高端酒企通过控货及渠道改革,春节后渠道库存已降至近年低位。飞天茅台批价企稳,五粮液价格小幅上涨,国窖1573价格平稳,行业价格秩序渐趋稳定。

消费端呈现结构性机遇。婚宴市场在低基数上反弹,2025五一长假宴席预订量增长超20%,推动400元以下大众消费价位白酒需求回升。江苏、四川等地宴席用酒中,茅台1935、红花郎、剑南春等表现抢眼。

酒企战略重心正发生本质转变C端运营成为新战场,五粮液试点终端直配、泸州老窖实行终端配额制、山西汾酒推进汾享礼遇模式,酒企纷纷加强对终端的掌控。

产品矩阵革新开辟新赛道,茅台刺梨汁、葡萄酒等非酒类收入占比升至12%,摆脱品类内卷”。

国际化破局文化内卷,茅台海外收入占比3.5%,正借反内卷政策东风,复制日本威士忌文化输出路径。

当茅台将营收目标主动调降至9%当五粮液经销商惊喜地发现普五批价每瓶上涨30元,当婚宴市场迎来双位数增长,这些细微变化如同河床下的暗流,正悄然改变白酒行业的走向。

白酒行业的调整如同赤水河的弯道,看似回旋却始终奔涌在产能过剩与消费重构的碰撞中,那些率先完成价值竞争体系重构的企业,终将在新周期中赢得先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