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牛肝菌:菌中"黑钻石" 鲜到筷子打架!吃一次记一辈子

2025-07-27 10:24

《来滇特色》专栏,带您领略云南自然馈赠的奇珍异果与千年传承的中医智慧。深入探索云南特色瓜果蔬菜与中药材,揭秘养生奥秘,分享健康食谱。让味蕾与心灵同享滇味无穷,感受医道相融的东方魅力。

第40篇

牛肝菌,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黑钻石”的野生菌,与松茸、羊肚菌、鸡油菌并称“四大菌王”,却因产量稀少更显珍贵。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真菌的统称,因肉质肥厚如牛肝而得名。云南作为牛肝菌的主产区,孕育着白、黄、黑、红四大类牛肝菌。

其中白牛肝菌(美味牛肝菌)、黑牛肝菌(黑木碗)为无毒上品,而部分红牛肝菌(如见手青)则需小心——其菌肉受伤后变青蓝色,含微量毒素,若未彻底烹熟,可能引发“见小人”幻觉。

白牛肝菌 特点:鲜

白牛肝菌是云南野生牛肝菌之一,学名华美牛肝菌,其主要特征是口感浓郁,口感脆。

黑牛肝菌 特点:嫩、滑、香

在众多的牛肝菌中,数黑牛肝菌味道更鲜美,香气足。菇伞顶部成黑褐色,个头饱满,菇柄比较大,因稀少,故价高。

黄牛肝菌 特点:嫩、滑、香

别名黄赖头,老虎头,有名的野生菌,该菌菇体肥大,在牛肝菌中实体壮硕,口味香甜。

营养价值

《滇南本草》早有记载:“牛肝菌,气味微酸辛,性平。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被中医视为“舒筋活络”的良药,是经典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其性温味甘,能养血补虚、舒筋活血,对贫血头晕、风湿痹痛、妇女白带异常有调理之效,被誉为“妇科天然药膳”。

牛肝菌的多糖成分能促进糖分分解,改善脂肪平衡,其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同时能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

‌食用建议

鲜炒牛肝菌

材料‌:牛肝菌、尖椒、姜片、料酒、盐、水淀粉、猪油。

步骤‌:

1.牛肝菌洗净后改小,尖椒切菱形片,姜切片。

2.牛肝菌焯水30秒后捞出控水。

3.锅中放油,炒香姜片后放入牛肝菌大火炒1分钟,烹料酒。

4.加盐等调味,焖烧至熟后加入尖椒翻炒,最后勾芡即可。

功效:补虚提神,祛风散寒,保护肝脏。

经典牛肝菌炒饭

材料:牛肝菌、米饭、火腿、青椒(或其他配菜,可根据个人口味搭配)、葱花、蒜末、生抽、盐、胡椒粉、猪油。

步骤‌:

1、热锅混合猪油与花生油,先炒香牛肝菌至断生,加盐调味‌,加入蒜片、火腿等配菜翻炒出香味‌。

2、放入米饭(煮干一些更易粒粒分明),用锅铲按压翻炒‌。

3、淋生抽、老抽调色,加蚝油、糖增鲜,最后放青椒丁炒匀‌。

功效:对于改善风湿性疾病,牛肝菌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牛肝菌竹荪火锅

材料:牛肝菌150g、腊肉100g、土鸡半只、竹荪50g

步骤:

1.土鸡和猪骨熬汤,加入泡发牛肝菌和腊肉。

2.菌菇焯水后入锅,煮沸25分钟。

3.搭配蘸水(小米椒+腐乳+花生碎)。

功效:菌汤醇厚回甘,富含氨基酸和矿物质,祛湿散寒,最宜雨季温补。

食用建议与禁忌

1.过敏体质者:可能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初次食用需少量测试;

2.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牛肝菌嘌呤含量较高,可能加重症状;

3.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牛肝菌含较多碘元素,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4.肠胃炎患者:丰富的膳食纤维会对炎症面和溃疡面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5.消化不良人群:牛肝菌中的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后可能引起明显饱胀感,加重不适。

牛肝菌的选购及存储

选购

鲜牛肝菌

选择正规市场或管理规范的餐厅,避免路边小摊,菇体完整、菇盖未开伞、无病虫害,手感坚实,无粘滑感

干牛肝菌

选择可靠厂商,确保渠道正规、作业规范,色泽自然,无霉变迹象,气味清香,无酸腐异味。

存储

清洁处理:轻轻洗净表面泥土,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

透气储存:放入纸袋或透气容器中,避免密封

低温保存:放入冰箱冷藏室(0-4℃),可保存3-5天

避光防潮:避免光线直射,防止变质

定期检查:及时清除变质菌体

免责申明:本文中所使用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尊重并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的版权,若您认为所使用的图片侵犯了您的著作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并删除相关内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