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资金快速流入 大基建行情火爆 择机关注钢铁、水泥等重点板块

2025-07-25 22:55

AI制图 卿子秀

AI制图 卿子秀

■本报记者 林珂

  在近期重大项目开工消息的提振下,大基建板块吸引了大量资金快速流入,相关概念股出现了明显涨幅。

  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重大水电项目的1.2万亿元总投资额,将有效拉动基建领域投资,如基建施工、水泥建材、钢铁等相关行业或将迎来进一步发展,建议投资者关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二级市场的相关板块短期涨幅明显,因此投资者可等待回调后择机布局。

a.钢铁 行业上行有望加速

  随着重大项目开工,钢铁行业迎来多重利好。有行业人士指出,眼下钢铁行业正在逐步走出底部,如若供给政策落地,行业供给的收缩速度也会更快,行业上行的进展将更快展开。

  银河证券分析师赵良毕表示,从基础钢材需求来看,此前三峡工程总投资额为2072亿元,总装机容量为2250万千瓦,建设期长达17年,消耗钢材59.3万吨。近期水电工程总投资是三峡的5.8倍,按规划装机容量相当于三峡的3倍估算,仅基础钢材需求已达180万吨。从特钢需求来看,近期水电工程位于高寒、强震、高水压的环境中,硅钢、耐候钢、不锈钢等需求较大。项目需配备超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对特种钢依赖度极高;输电设施从藏东南延伸至中东部负荷中心,包含特高压直流线路,输电用钢需求进一步增加。

  水电工程动工刺激建筑用钢消费同时,新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将发布,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王介超指出,近期国新办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工信部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具体工作方案将在近期陆续发布。普钢方面,在资产配置时可以优先考虑高股息、高分红以及各个下游领域中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华菱钢铁宝钢股份等。特钢新材料方面,我国中高端特钢还处于成长期,应用的新能源、造船、航空航天等行业处在蓬勃发展期,应当享有一定的估值溢价。2025年继续关注南钢股份久立特材中信特钢、天工国际、武进不锈等。

潜力股精选

华菱钢铁(000932)

业绩同比显著改善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5.62亿元,同比增长43.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4.51 亿元,同比增长39.76%,公司归母净利同环比均显著增长。公司部分高炉检修后运行情况良好,经济技术指标有所改善,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环比回升,受益于行业供给端调控预期升温,叠加消费驱动的需求改善趋势,后续行业盈利及公司销售毛利有望持续好转。国盛证券指出,公司专注于中高端板材制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随着行业后续需求改善及减量重组逐步实施,其盈利有望显著改善,参考公司近三年来估值变动情况,公司估值有明显修复空间。

宝钢股份(600019)

业绩环比改善

  公司业绩有望改善,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58.82%,环比增长10.63%。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4.34亿元,同比增长26.37%,环比增长64.49%。申万宏源证券指出,2024年公司实现钢材销量5159万吨,同比下降0.6%;吨钢售价约4872元/吨,同比下降7.02%;吨钢成本约4709元/吨,同比下降6.46%;吨钢毛利约163元/吨,同比下降20.71%。2024年在钢铁行业景气有所回落的情况下,行业盈利水平普遍承压,但公司吨毛利仍表现出一定韧性。

南钢股份(600282)

受益供需结构改善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5.78亿元,同比增长4.42%,环比增长14.04%。第一季度钢价走弱,行业钢企盈利比例位于50%左右,公司归母净利同环比均稳健增长,展现出公司出色的盈利能力。受益于公司优化产品结构、锻造敏捷经营体系等措施,净利率环比改善。国盛证券指出,加入中信集团后,公司体制由混合所有制变为央企控股,可充分依托股东资源平台优势,在主业协同、新产业链通、财务资源共享等方面,促进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互助。整体来看,公司专注于中高端专用板材及特钢长材制造,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以及股东赋能,其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韧性特征,后续有望显著受益于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久立特材(002318)

加码高附加值赛道

  公司聚焦前沿技术,维持高研发投入,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原型,并在中试基地进行实际生产环境下的测试与优化,为产业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缩短新技术产业化周期,提升技术转化效率,推动技术快速落地。2024年公司重要研发成果包括,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4项、专有技术60项,完成特种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焊材开发、大口径厚壁双金属复合管道预制件研制等。光大证券指出,公司未来将加速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重点布局高端材料及智能产线,聚焦核电、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先投向高附加值赛道,匹配“进口替代+国际化”战略,加速实现高端材料自主可控及海外市场开拓。

b.水泥 供需格局持续优化

  水泥需求向好,重大水电项目带来的增量需求可观。同时,水泥行业“反内卷”诉求在增强,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加速优化。

  有业内机构测算,参考三峡大坝1600多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量,预计近期重大水电工程项目的混凝土总用量超4000万立方米,对应水泥总用量约1600万吨,每年水泥需求超100万吨。随着近期水电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尤其是进入水库大坝等工程主体施工阶段,水泥需求将显著增长。

  在“反内卷”方面,国内“反内卷”或推动价格止跌回升,关注超产治理进展。平安证券分析师郑南宏指出,水泥“反内卷”体现在行业加大错峰限产,有助于下半年旺季价格止跌回升;以及水泥超产治理,截至2025年4月全国水泥行业共有57条生产线补齐产能,共补充水泥熟料产能约1945万吨,退出产能合计约3165万吨,两者相抵实际退出1220万吨。总体看,上半年产能出清速度偏慢,下半年预计将会提速,期待政策端对于超产治理的进一步明确规范。

  由于水泥的“短腿”属性,陆上运输半径通常不超过300公里,近期水电工程项目将利好西南区域市场布局较完善的水泥企业。银河证券分析师贾亚萌指出,西藏天路作为本地水泥国企,有望凭借地理优势及当地产能布局优势,主导该工程水泥的供应。此外,西藏本地整体水泥产能有限,工程高峰期可能需要从川渝地区调运水泥,在西南区域布局较完善的华新水泥海螺水泥有望受益。

潜力股精选

西藏天路(600326)

需求弹性值得期待

  公司从事多领域建筑建材业务,其中水泥业务贡献最大。公司目前拥有熟料产能434万吨,占藏区产能比重达34%,系区域水泥龙头。公司自2019年至2022年产能利用率逐渐降低,固定成本、费用摊薄较多导致盈利下滑严重,2023年西藏水泥产量同比增长51%,随着区域重大水电站等重点项目的逐步推进,水泥需求有望进入上升通道,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望重回高位,水泥吨成本、费用存在较大下降空间,有望带动公司盈利迈入新阶段。天风证券指出,藏区地势高峻且交通不便,形成天然护城河,令外来熟料难以进入。在国家环保能效要求下,未来供给格局或将继续优化,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华新水泥(600801)

业绩超预期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96亿元—11.32亿元,同比增加50%—55%;实现扣非净利润10.61亿元—10.95亿元,同比增加56%—61%。按照业绩预告中值测算,公司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扣非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9%,业绩表现超预期。中邮证券指出,海外市场盈利水平显著好于国内,公司已在12个国家具备产能布局,并已成为中亚水泥市场的领军者。截至2024年底,公司海外累计运营及在建产能突破2500万吨,并进一步巩固了在非洲的发展布局。此外,“反内卷”推动行业自律,盈利有望筑底回升。

海螺水泥(600585)

规模优势明显

  公司2025年计划全年水泥和熟料净销量2.68亿吨,吨成本及吨费用均保持相对稳定。从供给端来看,今年多地水泥企业开始增加错峰停产时间,有望推动水泥价格持续反弹,公司盈利或存边际好转机会。2025年公司计划资本性支出119.8亿元,同比2024年实际支出减少23%,预计2025年新增骨料、商混产能分别为1960万吨、2780万立方米。天风证券指出,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具备熟料产能2.74亿吨,水泥产能4.03亿吨,骨料产能1.63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5190万立方米,光储发电装机容量645MW,规模优势明显。

塔牌集团(002233)

盈利保持行业上游

  公司深耕水泥行业50多年,在粤东区域市场积聚了深厚的市场品牌认知,品牌影响力较高,公司水泥产品在粤东市场的占有率较高,现有广东梅州、惠州、福建龙岩三大生产基地。考虑公司在粤东水泥市场的占有率较高,水泥价格相对稳定,且龙门基地销售半径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水泥需求相对稳定且可持续,预计未来公司盈利能力保持行业上游水平。东北证券指出,公司2024年8月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指引原则上2024年—2026年每年分红不低于0.45元/股,以现股本计算年分红不低于5.37亿元。公司2024年拟每股分红0.45元,共计5.37亿元。

c.基建 估值有望修复

  基建股一方面由于受益需求提振获得直接利好,另一方面,低配置、低估值、化债、“反内卷”等此前市场阶段性忽视因素重回视野,实现利好共振,基建股迎来估值修复。华泰证券指出,上半年政策聚焦化债,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1.8万亿元,进度约90%。新增专项债发行2.16万亿元,进度仅49%,需求端虽有所改善,但尚未显著发力。预计第二季度建筑行业收入、利润增速环比第一季度情况有所改善,但仍可能呈现同比下滑态势。第三季度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并提振项目需求。7月2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2025年8000亿元“两重”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第三批资金规模超3000亿元。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叠加基数走低,未来在“两重”项目牵引下,下半年投资增长将保持稳中有升,建筑板块业绩有望迎来逐季上行改善。

  可以看到,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国资委等纷纷出台政策,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开展破净修复行动,2025年以来建筑央国企均公告估值提升计划,提及将通过优化分红政策、稳健提升股东回报等措施推动估值提升。有分析表示,随着化债推进、行业格局优化,龙头基本面稳中向好,中长期分红比率提升可期,红利价值有望日益凸显。

  近期重大水电项目的1.2万亿元总投资将有效拉动基建投资,估值修复有望进行。开源证券分析师齐东建议关注国内水电建设龙头企业,拥有全球领先的高原水电、特高压配套领域技术,提供全周期输电线路建设和水电站运维系统的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国内交通基建龙头,在大规模基建、高原施工、复杂地质、生态保护等领域优势较大的中国交建隧道股份等。

潜力股精选

中国电建(601669)

公司订单有望增厚

  公司是水利水电龙头企业,水利电力建设一体化能力和业绩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末,公司承担了我国65%以上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施工任务,占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承担了我国80%以上的河流规划及大中型水电站勘测设计任务。光大证券指出,以65%的市占率考量,则公司每年有望获取近期区域重大水电工程约218亿元—291亿元的工程量。2025年1月—5月,公司新签水电项目488个,新签合同额达653.87亿元,同比增长60.66%,重大水电工程开工及合同的逐步释放,预计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有效增厚公司订单,助力公司稳健经营。

中国能建(601868)

业绩逆势稳健增长

  公司以能建集团电规总院为依托,在我国能源整体规划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新老能源一体化综合服务龙头,在火电、特高压、核电(常规岛)等领域市占率第一,水电、储能、新能源等领域竞争优势领先。自2024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逆势稳健增长,在建筑央企中表现突出,彰显龙头韧性。国盛证券指出,近期公告定增获批,有效期12个月,考虑到目前股价仍破净,为顺利推进定增,后续公司市值管理动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公司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全年分红率为19.2%,后续有望保持提升趋势。大股东自2024年9月以来多次增持,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中国交建(601800)

业务转型效果明显

  公司积极出海,境外新签合同持续增长。公司加大工程项目新业务领域转型升级,能源及水利工程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分别为18812亿元、55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9%,2024年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6.1%、12.5%;2025年第一季度境内、境外新签合同同比分别增长7.2%、17.1%。光大证券指出,受地方政府财政偏紧等因素影响,公司第一季度经营仍有所承压。公司新签合同保持稳健增长,工程业务转型效果明显。公司发布现金分红规划(2025—2027年度),2024年公司拟分红49.11亿元,分红比例为21%。

中国建筑(601668)

基建订单高速增长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新签合同12702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12037亿元,同比增长8.4%。基建业务中能源工程、市政工程、水务及环保、水利水运分别新签合同1848亿元、821亿元、479亿元、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6%、44.4%、31.2%、29.3%。境内/境外分别新签合同11415亿元、62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178.5%。光大证券指出,公司抓住新一轮地方政府化债契机,加强收款,加大资产盘活力度,现金流同比有所改善。公司于2024年10月15日公告中建集团自公告日起12个月内增持6亿元—12亿元,中建集团将继续增持并加快实施进度,持续的增持彰显集团对公司的发展信心。

来源:《金融投资报》 http://jrtzb.com.cn/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