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5 21:13
(来源:行业侦查员)
一图胜千言,近期有哪些有趣的财经图表?让我们一睹为快:
摩根士丹利的全球TMT团队预测,全球数据中心容量将以每年23%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到2030年。美国将贡献60%的增长;沙特、阿联酋的装机容量将翻6--7倍。
英伟达近期恢复对华销售H20芯片,但中国本土AI芯片供应商的长期增长前景依然强劲。伯恩斯坦预测,2023至2027年间,中国本土AI芯片供应商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12%,远超海外供应商的36%。国产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23年的17%,提升至2027年的55%。
特朗普政府的8月1日对等关税延期即将到期,让我们来看看关税对美国通胀的影响:
根据纽约联储的调查,约一半的美国制造业公司吸收了至少50%的关税成本,并未完全将其转嫁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短期内抑制了通胀走高,但侵蚀了企业利润,效果等同于给企业加税,堪比198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税负增加。
化肥价格同比增速与美国食品CPI的同比增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化肥价格通常领先约六个月。化肥价格自2024年底以来已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可能在未来数月使美国食品价格面临新的上行压力。
接下来再看看股市相关图表:
到目前为止,在已公布二季度业绩的标普500指数公司中,有87%公司的盈利超出预期,这是四年来最好的。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股不同的板块各领风骚数十年。从19世纪初的金融与房地产,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运输,再到20世纪中叶的能源与材料业。当前信息技术与通信板块的崛起是这一历史模式的最新体现,其市值占比已超过40%,与1950年代能源行业鼎盛时期的规模相当。
这一规律表明,在重大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单一“超级板块”在相当长时期内维持主导地位是一种常态,而非例外。
指数成分股调整在A股和美股存在显著差异。历史数据显示,新进入标普500指数的股票在纳入后股价仍持续跑赢大盘,而新纳入沪深300指数的企业股价却跑输大盘。瑞银认为,美国市场的表现反映了被动资金持续流入的“资金流效应”,而A股市场则呈现出“利好出尽效应”。
瑞银预计,随着中国ETF市场扩张,未来A股指数调整对股价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受被动投资驱动,逐渐向美国市场的模式靠拢。
市场普遍认为ETF的发展能降低市场波动率,但美国股市过去34年的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在ETF成熟发展的2010至2024年间,标普500指数的年均波动率为0.16;与ETF刚刚起步的1991至2009年间(波动率0.17)相比,并未出现结构性的显著下降。
最后,再让我们看看其它图表:
稳定币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会频繁偏离其1美元的锚定值,即便是有法币储备支持的稳定币也不例外,而部分算法稳定币的波动性甚至超过了比特币。这种价格波动和脱锚风险,使得其稳定性与银行存款差异巨大。因此,稳定币很难真正成为一种可靠的支付手段。
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本土汽车品牌在降价方面尤为激进。下图追踪了自2023年以来最畅销的30款车型的价格变化,其中比亚迪秦PLUS DM-i等车型的降价幅度已超过40%。大众等外国品牌虽然也在降价,但幅度较小。
今年上半年,亚马逊的定价策略与其竞争对手出现显著分化。亚马逊网站上廉价商品平均涨价约6%;而同期沃尔玛在同类商品上降价近4%。
分析认为,亚马逊可能借此提升其在运输成本高昂的低利润日用品上的盈利能力,而沃尔玛则在努力巩固其低价形象。
在较昂贵的商品类别上,包括亚马逊在内的主要零售商均采取了降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