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暑期档竖屏激战白热化:《念念有词》播放量破30亿领跑,短剧加速“去土味”

2025-07-25 13:1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玉金 北京报道

虽然电影市场颇冷,但是在文娱领域,短剧则开启混战。暑期档期间,大量精品微短剧陆续上线,竞争愈发激烈。

精品短剧《墨韵新生》于7月23日在红果短剧、央视频App正式上线播出。本月初,红果短剧公布了“果燃计划”最新一批精品短剧片单,21部作品中覆盖诸多创新题材。而在此前,爱奇艺上线了爆款短剧《成何体统》,腾讯视频也出品、上线了《朱雀堂》。而今年暑期档大爆短剧非《念念有词》莫属。该短剧在红果平台的热度值首次突破1亿,并以最快速度实现播放量破30亿。

随着更多精品短剧出现,“电子榨菜”正在成为人们的“精神正餐”。广大大短剧笔记主理人孙俊杰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精品化短剧是市场的必然现象,近两年短剧市场趋向饱和,短剧同质化加重,如果想要产出爆款则必须做出改变,精品化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则是差异化,这两个方向做到极致都可以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鲜感。”

爆款频出

2025年暑期档,短剧市场风起云涌。

偶像剧向来是暑期档不可或缺的题材,但近年来古偶、现偶在长剧领域的爆款产出率明显下降,相反,现偶题材却在短剧市场频频突围。

据记者了解,《念念有词》由短剧头部厂牌听花岛出品,于7月3日在红果短剧独家上线。上线次日即创下全网话题量破3亿、红果站内热度突破8000万,并连续多日稳居红果热播榜榜首。就在近日《念念有词》在红果短剧平台以最快速度实现播放量破30亿。

除《念念有词》外,听花岛暑期档已陆续上线《南音再许》《我的姐妹三千岁》等短剧。据悉,该厂牌还将在暑期档后半段推出多部新作。

爱奇艺则在6月28日上线了自制微剧《成何体统》,率先拉开暑期档的序幕,该微剧在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超过5500,创下平台发力微剧以来的历史纪录;该微剧还连续5日登顶猫眼短剧热度日榜。《成何体统》成为爱奇艺第一个大IP改编爆款短剧。

在《成何体统》播出后不久,爱奇艺于7月又重磅上新了和腾讯视频、时代典范等共同出品的民国悬疑题材短剧《朱雀堂》,凭借电影级服化道、超高清拍摄和长剧主流演员阵容,打破了传统微短剧碎片化叙事的局限。

爱奇艺微剧暑期档准备了类型丰富、题材多样的内容。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上文提及的《成何体统》,爱奇艺今年暑期档还将上线根据经典IP《叶问》改编的同名微剧、王丽坤主演的《若熙传》、罗正和赵安第主演的《荆棘与白月光》、马小宇和袁雨涵主演的《临时的天堂》、赵佳和米热主演的《昭月传》等多部S级精品微剧。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短剧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市场确实涌现出多部爆款短剧,其中听花岛的《念念有词》尤为典型。该剧于7月23日在红果短剧APP的播放量突破30亿大关,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向外界有力证明了竖屏短剧的内容价值与制作水准。

该观察人士还指出,“爆款短剧在今年上半年主要出现在红果短剧APP,也证明免费模式正成为观剧主流形式,同时也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DataEye研究院预估,2025年中国免费微短剧市场规模约为350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40%,免费短剧模式在整个微短剧市场中的占比将达到55%左右。

对于免费短剧市场之所以快速增长,DataEye研究院解释,一是付费侧低迷,促使微短剧发行侧重免费端;二是免费短剧赛道的高速增长态势,持续吸引各大厂商加码布局:红果、河马等头部平台持续领跑,与此同时,腾讯、爱奇艺、七猫、百度等公司也纷纷加码该赛道,促进市场整体规模的扩张;三是,抖音端原生IAA模式增长迅猛:抖音端原生IAA规模年初至今增长3倍,预计下半年还将持续增长两三倍。

向精品化迈进

郭野最近在红果短剧看了王凯沐和王格格二搭的爆款短剧《第六次攻略》。她告诉本报记者,“先是在抖音刷到《第六次攻略》切片后,去红果看的短剧,故事逻辑还可以。”郭野认为,目前短剧尤其是爆款短剧内容要比之前好很多,从质感上甚至高于网剧。

“不高级”是大众对短剧的普遍刻板印象。然而,持续关注该领域的观众能够明显感受到短剧品质的持续攀升,尤其随着大厂布局和专业演员入局,短剧的整体质感正不断得到提升。

7月23日,由红果短剧、央视频联合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刘天池担任监制的精品短剧《墨韵新生》上线,该短剧改编自国家图书馆文献修复师李屹东撰写的小说《纸上烟云》,以民间修复师吴墨林、宫廷修复文官刘定之的冲突与合作为主线,再现古画修复技艺的传承与守护之路。

在刘天池看来,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短剧具有顺应时代的价值,未来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关注,让这种艺术形式保有长足的生命力。“短剧是新形式,没有人会否定形式,只要内容优质,从业者就会接受。”刘天池说。

红果短剧7月2日公布了“果燃计划”最新一批精品短剧片单,21部作品中包含了科幻、反诈、非遗、年代创业、动作冒险等创新题材。据悉,“果燃计划”至今已累计上线60余部精品短剧。

还值得关注的是,7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十天内连发两文,就有关微短剧内容进行管理提示。

目前短剧行业存在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行业主流制作成本仍集中在三四十万元区间;另一方面,部分投入较高的精品短剧虽然制作精良,却未能实现预期的爆款效应,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落差。掌阅科技CEO孙凯日前在接受《华夏时报》在内的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剧行业制作班底在成长,基建逐渐成熟,供应链、项目管理等方面已较标准;不同用户需求和作品重视度不同,成本并非决定作品好坏的唯一因素,精品化的范围很大,比较抽象,各家对于精品的标准可能不统一。

“能被用户认可的就是好IP、好故事,不一定三四十万元就拍不出来,”孙凯表示,“短剧市场依然会扩大,以围绕免费变现维度的用户规模扩大为主。从内容生产端看,一定会有更多精品化的内容产出,制作的精良度或者故事的扎实程度会越来越好,甚至不输其他的内容形态。”

孙俊杰则认为,并不是精品化短剧就一定会爆,爆剧的诞生除了服化道这些外部条件外,剧本题材也十分重要,去做观众爱看的剧情或者选择最具差异化的题材则更容易诞生爆款。

上述资深短剧行业观察人士也表示,低成本策略与短剧的精品化趋势及内容制作并不矛盾,“不同公司基于自身战略定位和成熟的内容路径,采取了差异化打法:例如听花岛,其短剧成本普遍较高,主打一线女性向内容。同时,部分公司则采取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投资精品短剧,另一方面服务下沉市场用户,由于今年较大的市场压力与资金周转挑战,多家公司已明显降低了短剧制作成本。”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