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技能照亮前程丨释放政策红利 绽放技能之花——天津创新促进技能人才技能、待遇“双提升”

2025-07-25 16:46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王东丽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 王东丽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

天津市作为北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始终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培训、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持续发力,在薪酬分配指导和数据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促进技能人才的技能、待遇“双提升”。在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支持下,技能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加强制度引领 夯实政策支持

天津港拖车司机成卫东凭借精湛技艺,从普通工人蜕变为大国工匠;焊接技师吕永东扎根一线十余载,荣获天津“金牌工匠”称号。这些技能人才的成长轨迹,既镌刻着个人奋斗的印记,也彰显着政策培育的力量。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企业在引才育才的同时,更需完善用人机制和薪酬激励体系。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对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薪酬分配制度、领军人才薪酬待遇制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给出了案例指导,这对于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市人社部门严格落实人社部相关政策要求,从2021年起,连续3年发布一期《天津市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按年度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信息,发布首席技师等领军人才薪酬挂钩办法,以解决企业在制度体系如何完善、薪酬分配如何优化、技能人才如何激励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切实打通技能人才待遇提升的难点和堵点。在优化“岗位-薪酬”制度方面,天津市发布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制度篇》《岗位评价篇》《薪酬项目篇》三个专题,让相关政策更好地落实落地。

以上政策与以往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政策相比,有何不同?天津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是在《劳动法》关于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要求的基础上,以岗位工资管理和内部分配为主的企业自主行为,企业和职工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方式协商确定,相关规定更加宏观。近年来,天津市着眼于微观和具体,出台政策并发布指导数据,这是在坚持企业自主权和国企工资改革的基础上,将宏观政策要求细分为“政策”“信息”“管理”等多个维度,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发布和管理合规等不同的方式方法逐一细分和落实,明确了路线图和参照系,避免了政策“一刀切”和工作“一头沉”,政策指导更加精准有效。

贯通发展通道 促进人才融合发展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单一技能已难以应对复杂需求。推动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融合,可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结合,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兼具实操能力与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对于普通工人来说,目前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走技术路线,二是走管理路线。传统上,技术工人专注于技术岗位,而管理者则走另一条发展路径,这两条线路基本上是分开的。如今,技术与职称之间能够有效贯通,这种融合可以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并为个人职业成长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劳动模范、中建钢构天津有限公司焊接技师吕永东说。

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整体职业发展体系优化的重要举措。为此,天津印发《天津市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可以比照本单位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相关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以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的薪酬待遇应经用人单位与获聘人员协商,并在聘任协议中予以明确,以高技能人才待遇为抓手,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提升。

据天津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薪酬实际管理中,一是指导用人单位在整体薪酬设计中,建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贯通通道;二是在薪酬制度中引入年薪制、协议薪酬、项目薪酬等,充分体现技能贡献和技能价值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薪酬激励中的地位;三是薪酬待遇与聘任行为直接挂钩,在协议中必须明确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薪酬水平,保障待遇落实到位。

天津的企业单位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探索创新举措,促进人才融合发展。其中,天津港集团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式培养模式。组织高技能人才全面参与天津港集团公司重点项目,组织高技能人才参加高技能人才研修班,聚焦智慧港口建设需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发挥高技能人才的专家智库作用,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集技艺传承、创新攻坚、素质提升、人才孵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

改革提质增效 人才活力涌动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远程操控员尹明,凭借精湛的远程操控技能,在第五届“海河工匠”成果报告会上获得了特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天津市‘海河工匠’政策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帮助,我们获得了天津市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且每年享受免费的技能继续教育。这些提升和改变都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他说道。

尹明表示,公司为技能人才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提升培训,包括在职培训、职业教育和企业自主培训,以满足他们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技能需求。并且,对获得相应证书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技能提升补贴。这些政策为一线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提供了更明确的成长阶梯和发展目标。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技能员工晋升方式,加强对技能员工技艺传授、学术成就、工作业绩等维度的考核比重,以分权重评分排序的评选推荐方式进行聘任,形成“能上能下”的专家技能岗位聘任体系,避免“吃老本、躺平”现象。此外,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大幅提升技师及以上高技能人才津贴标准,促进技能人才队伍持续优化。

天津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实践是天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天津市重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重点服务行业,积极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加大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培养力度。

此外,强化信息支撑,按照人社部统一部署,天津市人社部门积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和数据发布工作。通过分析不同岗位、不同技能等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力求为本市技能人才的薪酬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不仅促进了个人技能和生产效率的双重提升,还增强了员工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吕永东说,每年,自己的工作室可输送三四百名持证的技能人才,在过去几年里,工作室不仅成功培养了多名全国技术能手和行业技术能手,还荣获了多项荣誉,形成了员工技能提升与工作室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激励,利好不断,经过政府、企业、职工的共同努力,天津技能人才规模达到276余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5余万人,评聘首席技师103人,特级技师140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