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CIO Letter|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的新趋势

2025-07-25 16:12

中国居民财富配置的新趋势

2025年7月刊

2025年已经走过一半,国内经历新旧动能转型,海外经历地缘经贸冲突……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居民财富配置有何新变化?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所处的环境、并布局应对?

我们将在本期Letter与您探讨。

1

居民财富配置的三大主线

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3%,保持稳健增长,但名义GDP增速明显低于5%,价格水平延续过去2-3年的下降态势,“金融周期下半场”的特征明显。目前10年国债利率总体在1.6%-1.8%区间震荡,可见超低利率正成为“新常态”,深刻影响着你我的财富配置主题。

我们在2024年5月的CIO Letter中提到的“低利率时代资产配置的三大主题”,在今年得到了验证:

一是避险需求开始有所回落。由于银行存款、寿险产品、10年期国债、货币基金等避险类资产的收益率在明显下降,但规模增速也高位回落。不过居民“求稳、求安全”的配置需求仍然旺盛,更倾向于把这些资产当做“价值储藏工具”,而不是流动性工具。

二是收益增强需求推动再配置。走过“风险偏好快速下降”的低利率第一阶段主题,市场已经转向“股债双牛、低利率驱动再配置”的低利率第二阶段主题。一些高股息、低波动,以及风险收益特征相对稳健的资产受到青睐,例如上半年红利低波指数、银行股表现亮眼;万得REITs基金指数上涨超20%,转债表现不俗。上半年股票型公募基金(以ETF等被动为主)和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均较去年底增长6%,部分资金开始从债券基金向其他两大类资产转移。

科技创新类资产表现也相当突出。AI大模型、创新药等领域的局部亮点开始出现,港股民营企业盈利能力领先回升。持续低利率环境的本质是新旧动能转换,或意味着新兴产业迎来更宽松的发展环境。这些新经济的“星星之火”值得期待。

三是房地产市场作为最大居民财富载体仍在以价换量。一线城市静态租金收益率或约1.5%-2%,高于存款利率但仍低于3%的贷款利率。根据微观观察,核心城市自住型二手房交易较热络,但居民对房贷仍谨慎。接下来,利率与租金收益率的相对变化可能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若未来货币继续宽松,租金收益率相对存贷款利率继续“此消彼长”,则可能催生新的购买需求。

2

保险与跨境配置:长期投资者的新选择

作为长期投资者,保险公司的配置变化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寿险产品销售增速正在回落。低利率初期,寿险产品更容易受欢迎是因为相对于其它固收产品来说,保险的“约定收益率”下调相对滞后,更有优势。但当之后其利率下调,优势就会逐渐减弱。

另外,险资开始转向了股票、债券双增持,减持存款。今年一季度,险资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从去年同期的6.7%升至8.4%;加速布局全球资产,截至2025年3月,保险机构持有港股市值近8000亿元;内地险资也以QDII形式流入香港市场,2024年险资的QDII余额中51%投向了香港。

同时,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热情高涨,2024年金额达到600亿港币,占到新增保费的约三成,其中多为储蓄型分红险——即主要满足长期配置需求。

3

全球配置,不止于港险

大部分港险底层其实是一个股债为主的全球配置组合,通过调整不同区域、不同资产的比例来获取全球经济增长的收益。然而,虽然标榜7%甚至更高的“约定收益”,但实际兑付的红利与保险公司的投资业绩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历史上也存在过收益不及预期的情况。

对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在评估香港分红保单时,应理性看待其“演示收益”,把它视为与全球市场同频共振的长期投资工具,而不是固定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且其销售和运营成本最终也要从投资收益中扣除。另一方面,跨境配置未必要依赖香港保险,毕竟保险产品缺乏流动性、期限过长,不妨考虑把QD类产品(如QDII、QDLP等)、跨境理财通等渠道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的品种作为替代选择。

低利率时代,居民财富配置需兼顾稳健与灵活,既要理解风险收益特征相对稳健的资产作为压舱石的作用,也要关注新经济的机遇。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掌握和运用更多元的跨境配置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方向。

本微信涉及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或产品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交易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微信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由您自行承担,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微信中所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但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变更或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中金财富和中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上述信息、观点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产品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相关服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