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股权激励 | 第841期:股权设计的三重门:控制权、激励与退出机制

2025-07-25 15:10

(来源:塔木德咨询)

股权设计,本质是通过所有权分配实现 “权力制衡、风险共担、价值共创” 的动态博弈系统。

优秀的股权设计需同时解决法律合规性、商业战略适配性、人性博弈三重命题,绝非简单的比例分割。

1

 四大核心维度

1、控制权

关键防线

    67%绝对控制权(修改章程/增资)

    51%相对控制权(重大决策)

    34%一票否决权(防御恶意收购)

创新工具

AB股架构(京东刘强东1股=20票)

合伙人委员会(阿里合伙人提名董事会多数席位)

投票权委托(拼多多黄峥与腾讯签订一致行动协议)

2、分层激励

分层设计:

动态调整:

华为TUP机制:5年周期重置,避免早期成员躺赢

小米上市前回购:离职未成熟期权回收至池

3、融资环节

反稀释条款

完全棘轮:创始人承担最大风险(慎用)

加权平均:平衡新老股东利益(主流选择)

防失控机制

京东条款:融资额>创始股比时,创始人保留投票权

蚂蚁模式:通过有限合伙架构控制GP表决权

4、退出机制

2

 股权设计陷阱

3

 不同阶段的股权架构

4

 小 结 

股权设计:

既要有“实地”(保障创始人控制权)

又要有“外势”(预留股权,解决人才与资本)

更需预设冲突解决机制(退出机制)

最终目标不是分配100%的当下股权,而是通过10%的弹性空间撬动无限的未来价值

正如Facebook早期给予萨维林34%股权,却在协议中埋下“稀释触发器”,助扎克伯格在B轮融资后重掌控制权——这恰是股权设计的残酷与精妙所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