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强强牵手,钠电产业从“链”跃“群”

2025-07-25 00:00

  □ 本报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本报通讯员 刘冰霖 宋明志

  手握全球领先的普鲁士蓝钠电核心技术,一家深耕肥城十余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装备制造领域的标杆巨头“牵手”了。7月15日,肥城市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延链聚群、做大做强。同时,潍柴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新能源动力)与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零壹肆)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在动力电池产业、资本合作、科技创新、交流培训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潍柴集团作为山东重工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潍柴动力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标杆企业,经过20多年的数智化积淀以及对新能源技术的深耕,构建了覆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农业装备等业务板块的产业生态,拥有覆盖新能源动力总成、电机、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此次与肥城的战略合作,正是潍柴动力在新能源领域全面拓展的新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肥城与潍柴的合作并非偶然。为促成本次合作,今年以来,双方先后进行多次对接洽谈,围绕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产品研发、场景应用等进行深度探讨。“肥城是潍柴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市场区域,除建安工程、设备维修、电气安装等领域合作外,今天,潍柴新能源动力与山东零壹肆签订钠离子电池产业合作协议,双方就钠离子电池在商用车启停电源、储能系统、工业叉车、混动系统等应用场景展开技术对接与产品测试,为深化合作奠定技术基础。”潍柴集团党委委员、财务总监,潍柴动力党委委员孙成龙说。

  山东零壹肆是历经十余年孵化培育,在肥城本土成长起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与电芯研发、制造与应用,是国家《钠离子电池用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独创的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制备技术,在全球三大技术路线中,工艺最先进、成本最低、效能最高,具有领先技术优势。

  早在2011年,现任山东零壹肆董事长的宋杰师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锂电池之父”约翰·班尼斯特·古迪纳夫,系统开展普鲁士蓝钠离子材料、电池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并充分预见到钠离子电池的巨大潜力,回国后,依托国内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化要素优势,着手推进产业化。

  得益于肥城优良的营商环境、合理的产业规划及完善的配套设施,2016年山东零壹肆进驻肥城蔚蓝科技产业园,完成了从研发孵化到中试再到产业化的“三连跳”,公司深耕肥城,勇闯技术、工程“无人区”,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商品化、从书架到货架的蝶变。2023年8月,公司建成千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0.5GWh钠离子电芯生产线;2024年1月,将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交付客户;2024年8月,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开工建设……从0.5GWh到10GWh,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肥城钠离子电池加速崛起,成为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的重要一极。

  作为泰安市打造千亿级“泰山锂谷”的核心区,肥城于2023年编制《“泰山锂谷”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超前谋划产业发展路径,做好“育新、培强、融合”三篇文章,全力做优要素保障,助力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实现从“链”到“群”的跃升,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并入选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

  如今,肥城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集群共纳入企业137家,产业加速集聚、协同融合、纵深发展,一条涵盖锂矿石加工、锂电池钠电池原材料、正负极材料、电芯组装、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的全周期、闭环式产业链汇聚成势。数据显示,2024年产业链实现营收51.62亿元、产值53.04亿元,在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综合评价中列第4位。

  “我们将集聚资源要素,以最优服务、最高效率、最好环境,推动双方合作尽快落地见效,加快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基地。”肥城市委书记张莉表示,肥城还将与潍柴动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党的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