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荣成:让生活垃圾各就各位

2025-07-25 00:00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钟芸 报道

  本报荣成讯 作为热门旅游地,荣成市港西镇的鸡鸣岛每年迎接20万人次的游客,68户村民半数以上经营着渔家乐或民宿,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堪称巨大。过去,鸡鸣岛上的所有垃圾都混合倒在同一个垃圾桶内,桶满后,再到岛上唯一的一处垃圾回收站倾倒,很不方便。

  近期,鸡鸣岛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改造,一举破解了困扰海岛居民多年的难题。“我们投资1万多元,给每户村民都配备了垃圾桶,并分成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4种。”鸡鸣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茂忠说,该村还购进了一台垃圾分类车,安排专职人员挨家挨户收垃圾,“旅游淡季时,每天收两趟;旅游旺季时,每天收三趟。在垃圾站集中处理后再运往陆地。”

  由于水油混合的厨余垃圾占了垃圾总量的60%,如何把这些垃圾“安全”运送到岛外,在过去一直是个大难题。孙茂忠说,村里借本次生活垃圾分类改造的机会,特意购置了油水分离机和垃圾挤压机等设备,“油水分离以后,水直接排到中水站,油就分离成块,运送出岛后,还可以二次利用。”

  鸡鸣岛的生活垃圾分类改造是荣成市积极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生动实践之一。

  今年以来,荣成市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海岛垃圾分类、不可燃垃圾回收再利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贡献了经验。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年年初公布的全国16个开展县级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名单中,荣成市作为山东唯一代表上榜。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荣成生活垃圾中的贝壳等不可燃烧成分占比高,处理炉渣比一般地区高7到12个百分点,不仅影响了垃圾发酵质量,也降低了热值和发电量。为此,荣成市创新分类管理标准,将“其他垃圾”这一全国分类标准进一步细分为“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两类,资源利用率整体提升10%,这一分类标准也首次写入了《山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规范》。

  “我们投资了400多万元打造了一个分拣中心。通过磁选、重量筛选、风选等一系列步骤,最后筛选出铁片、陶瓷、比较重的牡蛎壳、贝壳这4大类垃圾。”荣成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环卫科副科长张田说,筛选出的牡蛎壳可销售给养殖户再次用于养殖,贝壳碎片则低价格销售给相关企业加工后再利用。

  近年来,荣成市投资25.27亿元,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市目前已配建1300多处垃圾分类房、18处可燃垃圾中转站,可燃垃圾分拣中心、大件垃圾处理中心、有害垃圾转运中心各1处,全面建立起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覆盖范围最优化、设备效益最大化,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可达35%以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