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执绿色金融妙笔 绘靓丽生态画卷

2025-07-25 07:28

(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春风又绿江南岸,太湖之畔,发展的脉动正与绿色的韵律同频共振。

  在这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热土上,中国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湖州市分行、湖州金融监管分局的督促指导下,以全国系统内首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行”和“转型金融改革创新示范行”的双重身份,把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与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相结合、与传承建行红色基因相结合、与推进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相结合,着力发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引领、行为规范和激励约束作用,引导全分行干部员工立足岗位落实“五要五不”要求,做到知行合一、融入日常;将其常态化融入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聚焦主责主业,锚定做优做强,促进增强“三个能力”,发挥好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

  如同一名技艺精湛的画家,建行湖州分行手握绿色金融的“调色盘”,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湖州大地上精心描绘着一幅产业低碳转型、生态价值转化、城乡融合共富的时代画卷。

  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截至6月底,建行湖州分行绿色信贷较年初劲增95.3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6.67%,绿色贷款余额占比与新增占比双双高居全省建行系统首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是该行深耕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实足迹。

  擦亮绿色金融成色  赋能产业低碳转型

  作为绿色金融改革的先行者与示范者,多年来建行湖州分行深谙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对于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作用。

  杭宁高速公路湖州市区联络线项目,是绿色理念融入基建的生动实践。新能源运输车、装载车穿梭作业,无人机巡航监控生态环保,绿色生态防护覆盖边坡弃土,园区化管理优化临建场区……这条正在崛起的高质量绿色生态高速公路,每一步建设都力求降碳可视化、环境影响最小化。

  建行湖州分行作为湖州市交通集团的长期伙伴,紧密跟踪项目进展,长期组建专业团队贴身服务。面对客户严控融资成本的需求,分行深入研究人民银行最新《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敏锐捕捉政策机遇,成功实现了该高速公路项目贷款的“绿色贴标”。这不仅是在国家绿色金融新政策实施后湖州首个受益的高速公路项目,更是在客户融资成本严控背景下,为其争取到了最优惠的贷款利率,切实推动了项目“提速、提质、提效”,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浪潮中,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蜕变尤为关键。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的升级改造项目正是典范。该公司引入生物酶短流程工艺、高温废水低压产生蒸汽技术、无水涂料数码印花、低碱低盐染色等一系列前沿节能减排工艺,预计降低能耗30%,减少废水排放50%。

  该产品的创新亮点在于,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强度绩效目标深度挂钩,建立了“碳效越优、融资成本越低”的市场化激励机制,真正赋能企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支持这一绿色转型,建行湖州分行精准发力,量身定制“转型金融贷”,成功为其提供1.9亿元授信支持。

  作为湖州市首家总行级转型金融示范分行,建行湖州分行积极探索构建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转型金融体系,首创了全国建行系统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并积极推动转型企业、项目的对接与推荐入库,不断充实转型金融支持企业、项目、技术的“三张清单”,新增转型金融投放已超14亿元,为产业绿色升级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创新价值转化机制  拓展生态资本边界

  建行湖州分行深知,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需要创新性的金融工具来激活与量化。多年来,该行不断突破传统绿色金融的边界,探索将无形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有形的金融资本。

  安吉竹子博览园始建于1974年,前身为安吉竹种园,是集竹文化、竹工艺于一体的中国竹子博物馆和亚洲规模最大的安吉竹种园的完美结合,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集团为浙江安吉两山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集团,是建行湖州分行重点合作平台之一。

  近期在了解到竹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工程是安吉县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改造提升安吉现有特色旅游景区的项目工程后,安吉支行主动对接需求,加速推进金融创新与服务升级,截至目前,安吉支行共计为安吉竹子博览园有限责任公司投放基本建设贷款2.5亿元,有效助力旅游产业链延伸。

  随着湖州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成为建设“无废城市”的关键挑战。政府主导的吴兴区域工程渣土(泥浆)消纳项目应运而生。建行湖州分行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深入调研建筑垃圾处理领域的痛点难点,为该项目提供了授信支持,全力助推打造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的湖州样板。该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巨大渣土消纳库容,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顽疾,显著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

  更为可贵的是,项目通过科学的工程措施与生态修复技术,让昔日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重披翠绿衣裳,恢复山体植被,美化自然景观,变“生态伤疤”为“城市绿肺”,为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动诠释了金融“妙笔”如何点化“废土”,绘就生态新景。

  润泽美丽乡村沃野  共绘城乡融合图景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建行湖州分行将金融活水持续引向广袤乡村,助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共富优势,绘就山清水秀、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在“中国白茶之乡”安吉,当缕缕茶香遇上现代气象科技,建行湖州分行给出了惊艳的创新解答——成功发放浙江省首笔“VEP气候贷”。安吉支行创新运用气象大数据,联合安吉县气象局、金融监管部门,建立起高效的“气象+金融”协同机制。

  通过对茶园光照时长、温湿度变化、降水分布等21项关键气候指标的持续监测与科学量化评估,系统性地将茶园生态环境质量转化为可量化的信用资产。“以前我们茶农真的是‘靠天吃饭’,现在不一样了,‘靠天’也能贷款了!气候数据成了真金白银的信用资产!”受益茶农李德富的朴实话语道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

  相较于普通贷款,“VEP气候贷”利率直降45至50个基点,不仅有效破解了农业企业因缺乏传统抵押物面临的融资难题,更开创了气候友好型、生态价值导向的金融服务新范式,标志着绿色金融成功从传统领域向气候经济、生态价值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延伸。

  安吉报福镇的半浮云民宿,在旅游旺季人声鼎沸。老板童先生站在焕然一新的阳光房远眺,满目葱茏,“飞流百瀑汇绿水,胜地九亩湛蓝天”的盛景尽收眼底。谁能想到,童先生几年前还在织里镇经营着效益下滑的服装厂。安吉县出台支持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点燃了他返乡创业的热情。

  从翻新祖宅试水,到游客络绎不绝渴望升级,资金缺口成了难题。在建行湖州安吉孝丰支行“送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中,建行浙江省分行创新推出的个人乡村振兴“奔富贷”让他眼前一亮——利率优惠、流程便捷、放款迅速。童先生当即申请120万元贷款。如今,宽敞明亮的新客房、精心打理的花园、视野绝佳的阳光房……建行及时的金融支持,让童先生圆了民宿升级梦,也搭上了安吉文旅蓬勃发展的快车。“这里真的绝美!天然大氧吧!”游客的赞叹是对他转型最好的肯定。

  在安吉余村,“美丽转身”的故事仍在续写。从昔日“卖石头”到如今“卖风景”,绿水青山真正化作了金山银山。余村坚持绿色引领,全力打造“一心一带两区”的空间发展格局。为赋能余村新时代乡村建设,安吉支行积极为其投放项目建设支持贷款。

  在该笔贷款的有力支撑下,绿色产业科技中心、大自然学堂、村民游客共享广场、承载乡愁与文化的谭松书局等一批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标志性项目拔地而起。同时,为实现“青山更青,净水长流”的目标,安吉支行以金融力量深度参与余村水生态和水利整治工程,助力治理水域14万平方米;积极支持海绵城市建设,为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植草沟、砾石带、植物缓冲带等总面积达5.56万平方米的生态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极大增强了村庄魅力。余村旅游收入大幅提升,生动展现了金融赋能下生态价值转化的巨大潜力,“卖风景”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从为高速公路贴上“绿色标签”,到创新“VEP气候贷”将气象数据变信用资产;从支持美欣达低碳转型挂钩碳效,到赋能长龙山抽蓄电站守护绿水青山;从“奔富贷”圆梦民宿升级,到巨资助力余村蝶变、渣土项目点“废”成景……建行湖州分行正以“金融有为”的担当,不断丰富着新金融实践的绿色内涵。

  展望未来,建行湖州分行将继续紧握绿色金融的“调色盘”,以更精准的笔触、更丰富的色彩,晕染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让每一笔绿色信贷,都成为放大生态价值的“放大器”,让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成为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器”。

  文/邵鼎  莫珺惠  施美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