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CXO不是原来的CXO

2025-07-24 15:42

(来源:药研网)

图源:网络

图源:网络

在全球医药投融资逐步企稳的大背景下,曾被“去风险”阴影笼罩的中国CXO行业,正悄然重拾增长节奏。

01

CXO龙头率先回暖

2025年中报季尚未落幕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博腾股份凯莱英等一众CXO龙头频频交出超预期答卷。

药明康德

7月11日,CXO龙头药明康德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受益于TIDES业务高增长、药明合联股权出售带来一次性收益及产能优化提升毛利率等因素驱动,预计H1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约20.6%,连续两个季度增速超2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再度回归快车道。

药明合联

7月23日药明合联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业绩将显著增长:H1收入同比增长预计超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67%,基于此消息推动,股价大涨6.8%,股市值超过600亿港币,成长最为迅速的CDMO企业之一。

博腾制药

7月10日发布公告预计2025H1收入增长平稳,利润端提前扭亏,经营质量明显改善

康龙化成

康龙化成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3%-16%,扣非净利润增长34%-39%。

龙头企业业绩的率先修复,正释放出产业拐点临近的信号。

02

爆款赛道带动增长加速

一贯来看,CXO行业的景气上行通常从头部公司开始显现,随后逐层向中腰部企业扩展。本轮复苏的背后,是全球创新药生态的恢复。

CXO产业链的回暖,正在由高景气的细分赛道率先带动。其中,小分子GLP-1类减肥药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增长引擎。以Orforglipron为例,其工艺复杂、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对CDMO企业的依赖程度显著提升。药明康德、凯莱英等技术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正因此持续获得全球订单。与此同时,ADC、双抗等新兴疗法也加速出海,国内Biotech公司在这些方向的推进,带来了更多高质量的外包需求。

此外,全球大药企的研发投入依然强劲。Wind、开源证券数据,2024年TOP30药企研发支出平均超过6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这些“老钱”客户的稳定投入成为CDMO和CRO订单的核心支撑。

03

供应链稳定,信心回暖

CXO产业链的信心修复,离不开全球供应链结构的稳定支撑。

随着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医药供应链“脱钩”的极端预期已明显降温。美国对中国药品原料依赖度极高,数据显示超过87%的仿制药API来自海外,其中一半关键药品在本土没有产能,所谓“去中国化”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如今,贸易谈判趋于理性,关税压力阶段性缓解,海外客户在看重中国技术与成本优势的同时,也开始重视供应链的稳定性。这种信任回归,不只是短期订单恢复,更是全球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中长期利好。

宏观环境层面,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为全球生物医药融资打开窗口。据动脉网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医药产业投融资总金额达到282亿美元,同比降幅收窄至8.2%,整体已呈企稳之势。虽然整体规模尚未恢复到高峰期水平,但融资触底回升的趋势较为明确。

海外市场的同步表现也增强了信心。美股CRO巨头Medpace近期发布的Q2财报显示其收入增长加速至14.2%,全年指引上调13%,股价单日大涨55%,成为全球CXO行业回暖的最强注脚。国内外同步的改善态势正推动市场产生共鸣。

04

从“替代”到“合作”:中国CXO新机遇

摩根士丹利曾指出,中国CDMO已不仅是低价替代选项,而是全球创新药开发中不可缺的技术合作伙伴

行业复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头部企业的业绩逐渐稳定,订单开始增加,再加上政策环境的改善和海外市场的认可,行业复苏的迹象愈发明显。

眼下正值中报披露阶段,关注点自然落在GLP-1、ADC、双抗等高景气赛道的订单进展上。同时,那些拥有全球客户资源和领先工艺技术的企业,比如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凯莱英、皓元医药等,值得持续关注,期待它们带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资料

1.药明康德、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2.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507151709179286_1.pdf?1752571996000.pdf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