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4 16:41
当前汽车零部件业正面临传统燃油车增速放缓、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以及关税三重压力,如何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策略性调整业务布局,实现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深度转型,是摆在各相关企业面前的必答题。
7月22日晚间,飞龙股份发布半年报,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半保持高速增长,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飞龙股份始终秉持“坚韧执着 双轮驱动 精耕细做 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公司司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同时重点加大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力度;另一方面,依托先发优势,积极开拓民用液冷领域前沿产品和市场。此外,公司借助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全球市场,持续夯实全球化业务基础,展现出极强的抗压能力。
卓有成效的业务布局和充足的成长动力,各家机构纷纷行动起来,据统计,今年以来,飞龙股份累计接受调研24次,共计176家机构参与,调研次数位居行业第三位。
净利润创下同期新高
7月22日,飞龙股份披露今年半年报,上半年经营状况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经营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62亿元,同比下降8.67%;归母净利润2.1亿元,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49%,连续三年半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销售毛利率25.52%,同比提升6.2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7%,同比提升0.59个百分点。
二是研发投入再创新高。飞龙股份依托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覆盖全国的多点研发网络,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34亿元,再创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1.9%。
三是业务布局持续优化。飞龙股份在稳固汽车领域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发挥液冷热管理技术先发优势,拓展商用液冷、充电桩、储能、电力设备及人形机器人等高增长前沿领域市场。今年上半年,公司液冷热管理部件营收0.41亿元,同比增长12.06%,毛利率达到30%。
四是海外拓展实现关键突破。近年来,飞龙股份深度布局东南亚市场,在泰国和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其中,泰国生产基地龙泰公司于今年6月投产,待全线投产后,预计将形成年产150万只涡壳、100万只排气歧管、50万只机械水泵、100万只电子水泵的设计产能。公司将依托泰国工厂向东南亚地区、中亚周围地区辐射,扩大全球业务规模。
辉立证券认为,随著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和液冷服务器需求增长,飞龙股份“汽车+泛工业”双线战略有望持续释放业绩弹性。
机构调研频次同业居前
河南省资本圈根据飞龙股份公告统计,今年以来该公司共接待了24场,共计176家的机构调研,其中不乏中信证券、摩根士丹利、交银施罗德等国内外顶级投行,调研次数位居行业第三位。
机构研究员平时天南海北的跑,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获取“情报”,现如今,信息是最重要的,更不用说在投资领域,很多时候玩的就是信息差。
所以这些机构密集调研飞龙股份,他们要探求什么?都问了哪些问题呢?
根据记录表,机构们对于飞龙股份核心产品电子水泵的外延式发展情况异常关注,根据7月7日的记录,有研究员询问公司电子泵产品未来的增长点在哪?
飞龙股份回应称,公司的电子泵产品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其应用不仅覆盖汽车领域,还广泛拓展至5G基站、通信设备、服务器液冷、IDC液冷、人工智能液冷;风力和太阳能储能液冷、氢能液冷;电力;现代化农业器械、大型机械装备工业液冷;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民用热管理场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与此同时,飞龙股份的市值表现也较出色。截至7月24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5.71元/股,总市值90.3亿元,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近40%,而同期上证指数涨7.58%,汽车零部件板块指数涨34.28%。
市值表现优异的背后是机构拿出的“真金白银”。
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有3家机构进入飞龙股份前十大股东行列,分别为鹏华基金、厦门驱动力私募基金和中国人寿,分别买入247.52万股、245.41万股和227.35万股,持股比例分别达0.58%、0.43%和0.4%。
而根据公募基金2025年中报,飞龙股份新进成为8家机构总计10只产品的持仓股,其中多数为主动型基金,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飞龙股份未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