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4 09:29
当最后一批参展商收起展品时
第九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
暨第十二届闽台(泉州)食品交易会
(简称:“食交会”)
的喧嚣渐歇
但195.68亿元的意向成交额
6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印记
7万余名专业观众的往来足迹
已为晋江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
写下生动注脚
以 “展全球优品·链出海商机” 为主题的食交会,恰似一组递进的镜头:先聚焦企业创新的微观突破,再展现会展经济的中观活力,最终定格 “晋品出海” 的宏观格局,层层深入间,解码出晋江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逻辑。
窥一斑可见全豹。当前,外部形势依旧严峻,国内需求尚需提振。越是面临困难,越能凸显一个城市的底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晋江党委政府积极采取多种举措,想尽办法稳定经济,全力以赴抓好发展,聚焦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内外贸齐头并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课题中不断书写新的答案。
01
创新基因
渗透产业链的发展密码
在本届食交会上,食品产业的“药食同源”创新惊艳亮相,但这仅仅是晋江创新生态的一角。从传统工艺的现代焕新到尖端科技的产业赋能,晋江企业正以多元路径,编织出一张覆盖多领域的创新网络,让创新基因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食品领域的创新
是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共舞的典范
泉利堂的蜜饯展台前,“三腌三晒”的古法工艺透着新巧——中草药腌制的鲜果经48小时阳光晾晒,草木本味替代了多余添加剂,让“健康蜜饯”成为响当当的招牌。
旺瓜食品的“不火瓜子”则另辟蹊径,红豆、薏米、罗汉果等六味草本的加入,既保留了嗑瓜子的乐趣,又化解了上火的顾虑,展会上引来200多家客商争相洽谈。
有零有食的FD冻干技术更藏着科技玄机。-40℃的真空冷冻环境里,水果的营养被锁住90%以上,这项“晋品首品”不仅打动了东南亚采购商,其低温锁鲜的智慧还被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学了去,用来升级疫苗储存设备,让创新成果成功“破圈”。
纺织服装产业的创新
正从“穿得舒适”迈向“穿得智能”
6月19日,在安踏集团“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研究基地”揭牌现场,运动行业首位人形机器人研究员“安小壮”完成入职,并现场展示了奔跑、跳跃等动态运动能力,演示了足型扫描和三维人体建模技术。
安踏运动科学实验室负责人郑志艺说,未来,“安小壮”将深度参与安踏集团的研发,进行人体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为运动装备研发创新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加速产品研发进程。
如今的安踏,手里攥着5830件专利,计划到2030年再投200亿元搞研发,全球7大研发中心联动70多所高校,织就了一张“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让创新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建陶产业的转型
书写着传统制造业“数字重生”的故事
今年,福建宏华集团的车间引入了24小时在线的AI管家系统。AI管家可以24小时不眨眼,3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盯着每台设备。烧成窑的温度稍微“跑偏”2℃,燃料供给就会被自动调整。就这么一下,陶瓷砖生产的碳排放量降了5%,相当于少开10万辆车的排放量。
“借助AI管家,我们不仅能实时查看、分析系统收集的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把控成本,还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宏华集团副总经理李毅强介绍。
从舌尖上的巧思到车间里的智能,从跑道上的突破到云端的协同,晋江的创新从来不是单点闪光,而是遍布全产业的星火燎原。在这里,创新是食品罐里的草木香,是运动鞋里的数据流,是陶瓷窑里的智慧脑,更是这座城市经济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
02
会展矩阵
串联内外循环的核心平台
企业的创新成果需要广阔舞台
会展经济正是激活市场活力的
“超级接口”
在晋江,食交会的热闹景象并非孤例,而是“一业兴,百业旺”的会展生态缩影:从食品交易到建材采购,从鞋业博览到跨产业联动,专业展会已成为串联产业链、激活内外循环的核心枢纽。
本届食交会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展位2200个,参展商超1000家,超7万名专业观众到会。展会更是吸引了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瑞士、菲律宾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港澳地区的特色食品及配套企业参展。
展会期间,结合铭宝巧克力小镇文化节推出逛食交会免门票礼遇,通过构建“会展+文旅”联动,为参展客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会价值和服务体验,持续拉动晋江星级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增收,生动诠释了展会经济的“乘数效应”。
这种“以展促产”的模式
已在晋江多点开花
3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晋江)国际家装建材博览会,吸引8.7万人次客商,达成127.5亿元意向成交,同比增长12.9%。
展会期间,优品出海服务区颇为吸睛,展品涵盖会“呼吸”的地铺石、能“水上漂”的轻质砖、随意弯曲的软瓷砖等多种近年研发新款。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晋江优品”全球购一站式服务平台等12家专业服务机构,为海外经销商、采购商来华“淘宝”提供便利。
第二十六届晋江鞋(体)博会的成绩单同样亮眼:25.2万人次参会,417.2亿元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15.8%),4600名海外客商中,近千人为首次到访。
鞋(体)博会深度整合鞋类成品、运动装备、智能鞋机、环保材料等全产业链资源,设置“一带一路国际馆”“台湾鞋机馆”“科技创新与人才馆”等七大展馆,共2607个国际标准展位,规模为史上之最,系统打造从化工原料、鞋材配件到智能装备、品牌营销等的产业链全景图。
从制鞋设备到运动新材料,鞋(体)博会已成为“晋江智造”链接全球的纽带。
这些展会年均带动相关行业持续增收,不仅是企业展示创新的舞台,更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晴雨表”——从展馆内签约的落笔声,到街头巷尾的消费热潮,会展经济正以强大的聚合力与辐射力,带动晋江更紧密地与全球链接。
03
出海升级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参与的跨越
走出去,天地更广阔
今年食交会上
“走出去”成了各个企业的必选项
本届食交会6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超1000家境内外参展商,2200个展位不仅陈列着全球美食,更构建起完整的产业协作网络。俄罗斯紫皮糖的包装方案、菲律宾冻干水果的冷链物流、台湾牛轧糖的原料供应,美国林生记、泰国润麦集团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商带来的不仅是食品订单,更带动了机械、包装等配套产业签下一个个合作协议。
“这是我第一次来晋江,这座城市的魅力、丰富的投资机会和发达的食品产业让我印象深刻。”泰国商会暨泰国贸易院主席陈培强的话语里满是认可。他透露,商会将架起双向桥梁,既把泰国优质食品引入中国,也助力晋江食品叩开泰国市场的大门,让更多泰国人尝到晋江味道。
“食交会首日就来了不少中东、东南亚的采购商,和我们计划开拓的市场高度契合。”乐隆隆食品总经理蔡庆森难掩期待。这家已手握多项出口资质的企业,正借助食交会加速进军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食交会的热闹景象
是晋江系统推进“晋品出海”的一个切面
为让更多“晋江造”走向世界。晋江下设“晋品出海”和“工贸一体”指挥部,截至目前,已通过100个海外商协会联络点覆盖89个国家和地区,10个海外服务中心精准对接资源。
不仅于此,晋江还持续组织政企代表团赴义乌学习,推动泳装、伞业等6个行业商协会与当地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拖鞋、贴身运动服装等企业通过义乌供应链平台对接产能,累计达成数亿元的意向合作,为晋品出海拓宽了国内中转通道。
在供采对接层面
晋江的目光正从传统市场
投向非洲、拉美等蓝海
5月,2025中国·晋江-南非产业对接会上,22名南非政府代表与晋江九大产业企业齐聚,三六一度等企业借此深入开拓市场。而在2024年,晋江对南非出口额已达8.6亿元,164家晋江企业与之建立了直接经贸关系,形成“鞋服出海、资源进口”的双向互动。
4月举办的泉州(晋江)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吸引了超万名供货商与51国采购商对接,现场意向订单超45亿元,后续预计带动超100亿元采购,推动晋江从“产业高地”向“贸易生态高地”跨越。
1—6月,晋江共组织288家次企业参加57个境外展会,助力企业拓展俄罗斯、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举办头部品牌供应链产能对接会议,促成28家有意“外转内”企业与6家头部品牌达成合作意向,全力破解企业订单不足困难,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跨境供应链的深化
则为“晋品出海”装上“加速器”
5月,晋江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非洲最大电商平台Jumia合作,其福建首个运营中心落户晋江后,正针对非洲市场特点匹配鞋服、食品等优势产品;纵腾集团、亚马逊等平台先后入驻,为晋江跨境发展提供“培训—物流—支付”本土化服务;与俄罗斯Wildberries平台签约,则为晋江打开东欧市场提供快捷通道……
从食交会上的全球订单,到海外服务中心的“日达服务”,从政策扶持到生态构建,“晋品出海”正从单一产品出口升级为全产业链参与全球分工。这种积极开放的姿态,不断为晋江经济注入新动能,让这座城市在全球经贸版图中愈发活跃,也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