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4 00:00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见习记者 刘建宏
去香港上市,正成为不少山东企业上市融资的新通道。
7月16日,山推股份公告称,通过了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
6月30日,玲珑轮胎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6月26日,国恩股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今年以来,共有11家山东企业在港交所递表,其中青岛4家,济南2家,烟台、潍坊、泰安、日照、东营各1家,涉及高端制造、农业科技、新材料、集成电路、口腔医疗、智慧安防、特医食品等多个领域;在A股公告到香港上市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酷特智能、山推股份及山东黄金旗下的山金国际。截至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山东企业数量达70家。
港交所成鲁企出海“跳板”
全球化战略布局,是这些赴港上市山东企业的共同目标。
以山推股份为例,在筹划赴港上市的同时,拟在印尼、澳大利亚、尼日利亚以及泰国设立境外全资子公司,总投资约751万美元。公司表示,今年将拓展海内外市场,实现出口收入及国内市场占有率的新跨越。
冲击“A+H”的玲珑轮胎,也实现了海外收入占一半。2022年至2024年,玲珑轮胎海外轮胎销售占比分别为48.9%、47.3%及49.2%。公司表示,启动H股发行主要是为了优化资本结构,提升融资灵活性和资本效率,以及支持公司在全球化布局、研发能力、智能化升级改造等方面的关键性投入。
企业赴港上市积极性提升,是企业需求、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去年4月,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一项是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去年10月,香港证监会和香港联交所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
“监管制度优化,是A股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推动因素。”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对记者表示,从企业需求来看,部分公司意在构建海外融资平台,丰富融资渠道;部分公司需要推动海外业务拓展,贴近海外投资者,满足国际化战略需求;部分公司希望借港股上市进一步提升海外投资者占比。
港股IPO集资额有望全球第一
刚刚过去的6月,香港联交所热闹非凡,不仅有15只新股上市,募资净额达265.59亿港元,还有超200家企业IPO排队。
企业扎堆香港上市的背后,还有香港的制度优势、国际化地位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效率优势,比较典型的是“闪电配售”。
作为港股公司实施再融资的手段之一,香港的配售不需要监管机构审批,流程简单、速度快。在一般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在年度内配售新股不可以超过20%。也就是说,在有授权的情况下,只要配售新股的比例不超过股本的20%,仅需董事会通过,以满足快速融资的需求。上半年,香港IPO市场显著回暖,共集资10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跃居全球首位,为近十年来同期第二高,并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资额。
普华永道香港资本市场服务主管合伙人黄金钱表示:“A+H股上市已成为新趋势,企业通过两地上市,可充分利用两地上市平台接触不同投资者,满足企业需求。我们预测IPO集资额为2000至2200亿港元,香港有望重夺IPO集资额全球第一。”
赴港上市,应全方位储备“硬功夫”
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流程相对简易。但是,赴港上市过程中的监管制度差异、文化差异、费用问题以及估值挑战等也不容忽视,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主动退市的案例也不少。
业内专家介绍,首先是监管制度差异,香港监管体系遵循国际惯例,对企业的合规要求更为严格,与内地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在文化上也有差异,需要熟知香港文化和市场环境;在成本上,律师、会计师等费用相对较高。内地企业在赴港上市前,需要充分评估自身的实力和适应能力,全方位储备“硬功夫”,权衡利弊之下制定合理的上市策略。
一直以来,A股相对于港股存在溢价现象,但是今年以来,AH股溢价呈现回落趋势。中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文宇表示,价差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首先,我国并未全面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其次,A股和港股投资者结构差异明显,H股以机构资金为主,更注重现金流折现;再次,市场交易制度不同,港股实施T+0制度,允许卖空且无涨跌停板,价格发现效率较高。随着双向资金通道扩容、ETF互通及境内做市机制完善,AH股价差将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