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4 09:31
(来源: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1.公司概况
1.1领先的定制化风味与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商
公司于2001年成立,已在复合调味料领域深耕多年,在行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除复合调味料外,公司产品应用和类别逐步扩展,推出各式风味的轻烹料理酱包、轻烹料理汤包等轻烹解决方案以及果酱和爆珠等多款饮品甜点配料,即可以将主营产品种类分为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和饮品甜点配料三种。公司拥有十余年的粉体和酱汁类复合调味料生产经验,与国际餐饮连锁企业和大型食品工业企业稳定合作,已成为该细分产品领域的首选之一。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复合调味料、轻烹解决方案与饮品甜点配料
1.2Q3主业增长放缓,盈利端有所承压
2024年Q1-3公司实现营收19.30亿元,同比+9.72%;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28.01%。其中,24年Q3公司实现营收6.57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13.45%。由于下游餐饮消费疲软、竞争加剧,大B客户对供应链成本管理诉求愈发强烈,进而导致公司复调业务增长压力较大。对此,公司聚焦研发创新,用新品巩固原有大客户份额基础,同时积极开发新客户,寻找新增量。而对于轻烹饪业务,公司围绕空刻意面等持续扩品类、开发新场景、新客群,其增长势能在逐步恢复;尤其是公司积极发力烘焙类产品,培育增长新曲线。
公司收入规模、增速变化及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2.复合调味料行业概况
2.1复合调味料以B端为主,有望逐渐吸收基础调味料份额
复合调味料以B端为主,C端仍处于消费者早期教育阶段,疫情前复合调味品增速较快,2014-2019年CAGR为14.07%。疫情爆发后居家场景增多、B端受挫导致复合调味料增速略有下降,2019-2023年CAGR为12.57%。对比海外,国外复合调味品产品渗透率为70%左右,国内仅为26%,国内人均复合调味品支出2021年为15.4美元,仅为美国、日本的约10%,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2011-2027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及增长率及2021年各国复合调味料渗透率
复合调味料有望逐渐吸收基础调味料份额。随着现代化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连锁化、标准化、便捷化的需求以及家庭烹饪方式的变革,外卖由“新模式”向“新业态”的快速转化,顺应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具备方便快捷、便于贮藏、安全卫生而又风味多样等特点的符合调味品飞速发展。2023年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达到2032亿元,同比增长13.77%,占调味料总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的25%增长至2023年的34%。目前日本复合调味料消费支出已超65%,长期来看基础调味料增速将回落到疫情前水平,复合调味料将逐渐取代单一调味料。
2.2复合调味料子类分布较为均匀,西式复调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按产品划分,复合调味料可被划分为鸡精、中式复合调味料、西式复合调味料、火锅调味料与其他五类。就占比而言,各品类分布较均匀。五类占比处于13%-30%区间,其中鸡精占比最高;就增长速度而言,五类增长速度均较快且接近,2016-2021年各品类CAGR达14%-17%,中式复合调味料最快;就市场集中度而言,各品类差异较大,CR3分布于10%-80%区间,中式复合调味料集中度最低,鸡精集中度最高。西式复合调味料的高渗透率与高市场集中度提高进入壁垒,为场内玩家提供护城河。
西式复调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相比中式复调而言,西式复调更具标准化、头部效应较强。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八大菜系且菜品制作复杂,使得口味较好的中式复调制作难度较大。相比之下,西式餐饮SKU较单一,主要以汉堡、牛排、意面等主食辅以各式酱蘸料而成,西式餐饮使用的酱蘸料更易实现标准化,因而规模效应更为显著。此外,西式餐饮系舶来品,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和经营管理模式,使得头部企业与新进入者差距凸显。
3.轻烹解决方案行业概况
3.1方便食品:整体稳步增长,新消费品类动能强劲
方便食品已进入稳步增长时期,新消费品类成新引擎。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规模已达6736亿元。2021年,预制菜赛道异军突起,方便食品的产品品类得以扩充,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赛道,在推动食品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预计2026年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方便食品市场规模近年来提速增长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消费者购买方便食品类型中,63.08%消费者选择干的或粉状方便食品(如方便面、米饭等),57.70%消费者选择即食食品(如各种糕点、馒头、面包等),52.50%消费者选择速冻食品(如火锅丸子、饺子等),38.03%消费者选择罐头食品,35.99%消费者选择预制菜。
消费者观念改变,推动方便食品结构转型。根据町芒研究院的数据,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关注因素已然变为“营养健康”。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消费者对方便食品消费频率下降的原因中,42.11%消费者表示担心食用方便食品影响健康,38.82%消费者表示担心方便食品成分有害,35.53%消费者表示相关事件报道影响了对方便食品的消费信心,35.53%消费者认为方便食品没有营养,23.03%消费者表示担心食用方便食品影响皮肤状态。消费者整体观念的转变,推动方便食品品类也向健康化发展。能制造出健康的美味产品的公司将会成为这一阶段的行业新星。
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关注因素向营养健康转变
4.公司竞争优势
4.1B端:享受大客户发展红利,灯塔效应助力小客户持续开拓
百胜T1供应商给公司以口碑背书,确立公司行业地位。根据供应商表现,百胜会将供应商分为T1、T2和T3三个级别,对T1供应商进行奖励、对T2和T3供应商提供改善咨询。百胜中国对于供应商实行严格的审核准入、日常监督和绩效评估,在2022年360家供应商企业的社会责任审核中,评分为A级的供应商仅占2%。通过2008年开始向百胜中国直接提供复合调味料、2013年正式成为T1供应商,宝立通过百胜的“官方认可”确立了西餐复调的领导与灯塔地位。
随着百胜中国进入下沉市场,其为继续为公司贡献稳定收入。百胜具有进入下沉市场的决心与实力,百胜中国整体门店由2017年的7983家增长至2023年的14644家,CAGR10.56%。其中,肯德基门店由2017年的5488家增长至2023年的10296家,CAGR11.07%;必胜客门店由2017年的2195家增长至2023年的3312家,CAGR7.08%。预计渠道下沉会给百胜带来新收入驱动点,宝立也将以T1供应商的身份充分享受该红利。
灯塔效应助力公司吸引中小B客户,持续为营收创造新鲜血液。在中小B市场中,由于供应商与下游客户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公司间的试错成本会显著上升,而公司依靠大B客户背书在复调市场中树立了“灯塔”,使得中小B客户在选择时不用担心灯塔供应商的资质。通过灯塔效应,公司持续吸引中小B客户,如Shake Shack、萨莉亚、瑞幸和Tims等,其或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重要血液。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数据,与大B的增速斜率向下不同,中小B的增速斜率均向上、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公司部分中小客户
4.2C端:西式复调优势与精准打法降维打击现有产品、迅速抢占高地
公司轻烹意面的价格在意面行业中处于中游,同时兼备向上升级与下沉的空间。轻烹意面产品的定价区间大多集中在10-25元,空刻线上销售单价约为20元、定价处于轻烹意面行业中游。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网民食用西式快餐最可接受的前二价格区间分别为30-50元与15-30元,合计占比83.3%。公司可以推出高端产品向上渗透高消费人群,也可以借助已经建立起的规模效应推出大众化产品、向下下沉。目前,空刻已推出定价10元制作流程更简便的冲泡型意面,拓宽了价格带和消费场景渠道,更适合便利店销售。
空刻价格处于速食意面价格中上游水平
空刻意面口味、安全或渠道多方面打击了现存意面市场,迅速抢占市场高地。除空刻外,目前速食意面的主要参与者还包括一些外资品牌与互联网品牌。相对互联网品牌而言,公司具备口味与安全的相对竞争优势,公司产品自主研发且对西餐口味有多年积累,具备口味护城河,互联网品牌不能与之媲美。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得到关注,空刻意面自主生产保证了安全的合规性,其也是互联网品牌可能缺少的;相对外资品牌而言,公司具备本土化与营销的相对竞争优势。
编发| 邢艳
复审| 张宏魁
审核| 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