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财富》中国500强公布:国药、九州通、云南白药、石药…

2025-07-23 19:52

作者 | 晓琳

国药集团仍位居第一,但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4%;前五企业仅上海医药营收、利润同比双增长;中国生物制药利润同比增长高达47.70%;百济神州营收同比增长55%……

01

这些上榜医药企业

营收、利润增幅最明显

7月22日,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据赛柏蓝梳理,共有如下医药相关企业入选:

医药企业16家,广药集团、药明康德、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智飞生物国药集团、上药集团、九州通南京医药华东医药云南白药、浙江英特集团(维权)海王生物大参林(维权)医药;医疗器械领域1家迈瑞医疗

从营收表现看,17家企业中,9家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同比增长显著的前三企业百济神州55%、江苏恒瑞20.70%和中国生物制药8.4%。

从利润表现看,17家企业中,7家利润率同比正增长,同比增长显著的前三企业中国生物制药47.70%、江苏恒瑞44.90%、华东医药21.70%。

实现营收、利润同比双增长的企业有:中国生物制药、江苏恒瑞、华东医药、上海医药、云南白药、浙江英特集团6家。

今年排名较2024年提升的企业有:上海医药、南京医药、华东医药、云南白药、药明康德、迈瑞医疗、浙江英特集团;下降的企业有:广州医药、海王生物、石药集团、重庆智飞;持平的企业有:国药集团、九州通。

从整个中国500强榜单看:最赚钱的40家公司,医药企业无一上榜;最亏损的40家公司,百济神州位列其中;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上榜,净利润率分别是 31.8%、23.8%、22.6%;REO(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40家公司,医药行业仅有迈瑞医疗一家

02

创新药、生物医药企业增长强劲

中国生物制药与江苏恒瑞医药的亮眼表现,说明中国医药行业向创新药、生物医药转型成果逐渐兑现。

不久前,中国生物制药以5亿美金收购礼新医药。在中国生物制药召开的全资收购礼新医药说明会上,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礼新最强的是早研能力,也是目前全市场唯一一个双抗和ADC两大技术平台都获得国际MNC认可的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拥有国内最强的临床、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综合能力,双方可以实现战略意义上“1+1>2”的协同与优势互补价值。

此外,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作为当前发病率最高的三类癌症,礼新的加入将为中国生物制药带来PD-1/VEGF、CTLA-4单抗、Claudin 18.2 ADC等重磅药物,进一步完善中国生物制药在三大癌种的创新布局。同时也意味,未来中国生物制药在每个领域都有数十款创新管线,涵盖各种亚型,实现从前线到后线的全面覆盖,加速国际化进程。

截止2024年年末,中国生物制药在研创新药70个,研发总投入约54.86亿元。2024年,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投入金额同比增长约17.2%。中国生物制药表示,目前本集团已进入创新成果收获期,预计到 2027年,本集团已上市创新产品数量将超过30个,创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将突破50%,这将进一步夯实本集团在四大治疗领域的优势地位。

恒瑞医药同样也展现了自主研发的强大韧性。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国内有超150款国产1类新药(按新版注册管理办法,不含中成药、原料药、疫苗等)获批上市。江苏恒瑞则以16个品种强势领跑,其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超20亿元。

恒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2024年年报显示,其累计研发投入82.2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拥有大中华区授权发明专利1084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753件。2024年,其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实现了同比30.60%的增长。据了解,2025-2027 年,恒瑞预计获批上市创新产品及适应症高达47项目。

当然,也有百济神州这类仍处于投入阶段的企业,收入大幅增长,但依旧亏损。截至2024年,百济神州累计未弥补亏损为626.67亿元。不过百济神州也表示,尽管由于产品销售增长超过费用增长,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大于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之总和,2025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预计为正。

03

国药集团依旧稳居第一 

除上述创新药头部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外,国药集团、九州通、上海医药、华东医药、云南白药的发展势头依旧强劲。

国药集团营收、利润同比均下降,但其行业龙头地位依然稳固根据国药集团的“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末,国药集团目标实现营业收入、资产总额或市值过万亿,并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

近期,国药集团在完善医药供应链关键环节、AI医药研发方面发力。上月,国药集团通过增资29亿元间接控股山东药玻(持股19.5%),强化医药包装产业链布局。本月,国药集团董事长白忠泉与华为董事长梁华会谈,将深化医药健康产业数字化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打造医药新零售、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九州通则是虽营收同比略微下降,但利润同比增长明显。其2024年年报透露,公司主营医药分销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高毛利、高附加值的创新业务取得显著进展,其中总代品牌推广业务(CSO)实现“老品 ”+“新品 ”双轮驱动,利润增长“第二曲线 ”快速加码。另一方面,工业自产及OEM、中药、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快速成长,同比增速均在 20%左右,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利润贡献值不断提升。

上海医药、华东医药、云南白药和浙江英特集团也正通过国际化、跨界融合、深耕医美赛道或精细化管理等举措打破增长疲惫的瓶颈。这些企业2024年实现了营收、利润同比均增长的情况。

创新药头部企业通过自主研发与战略并购双轮驱动,正在重塑医药行业格局。对于传统医药企业而言,在这股转型浪潮中其转型深度与速度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