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夜读丨发财是一场意外

2025-07-23 23:50

现在有一个选择摆在你面前:

一、要么马上拿500 万美元现金;

二、要么拿 31天内每天可价值翻倍的一分钱。

你会选哪一个?  

这是个老套、鸡汤且不靠谱的题目。  

我们先来算一下。  

假如选择二,翻番就是乘以2,10天之后变成2的十次方是1024,约等于1000;

30天约等于1000的三次方,所以后者31天后约为2000万美元。

(这是个快速的心算方法,我通常用这个结合72法则来估算复利。)  

看起来,一分钱才是你应该做出的选择,大师们会说这是通往更多财富的路径。  

但为什么说是老套的鸡汤呢?  

让我试着更新一下问题:

一、要么马上拿 100 万美元现金;

二、要么拿 31天内每天可价值增长的一分钱,后者增长率多少,31天可累积到100万美元?  

答案是,每天增长约为75%。  

显然,连续出现31天日增75%,非常困难,确切说接近于不可能。  

常见的年增长率(姑且视之为一个周期)为5%,长期如此的人也不多;  

能到10%的,那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长期年化增长率达到15%,基本属于世界级投资大师,真正数下来没几个人能实现。  

那么,上面的一分钱复利增长游戏,若按照5%、10%、15%回报算,30个周期下来,财富将分别变成:

4分(对应5%复合增长率);

1毛7(对应10%复合增长率);

6毛6(对应15%复合增长率)。  

是不是很可怜?

离1000万美元和100万美元,更是遥不可及。

也许有人会说,谁的本金会只有一分钱呢?

如果本金是100万,10万,甚至哪怕只有1万,那么按照15%的复合增长率,30个周期后,也有66倍了,分别变成了6600万、660万、66万,貌似也不错。

但这种简单的乘法游戏,恰恰暴露了复利神话的两个致命缺陷:

1、高估了复合增长率的可达性;

2、低估了长期重复的现实难度。

让我们用真实数据来校准这些美好想象。

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股票基准,过去100年扣除通胀后的年化实际收益率仅为7.31%,远低于复利神话中动辄15%以上的年化假设。

更关键的是,这个看似稳定的数字背后,包含了约三分之一年份的负收益,以及1929年、2008年等多次市场崩盘的惨痛冲击。

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忍受那些亏损年份的煎熬,并且在大崩盘中幸存下来,享受到那7.31%年化回报率。

即使是被奉为神话的投资大师,其真实表现也远没有传说中那般“神奇”(当然已经很神奇了)。

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时期(1965-2024)的年化收益率为19.9%,这已经是人类投资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彼得·林奇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间创造了29.2%的年化收益率,但他在巅峰时期选择急流勇退,因为深知这种表现的不可持续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长期维持10%的年回报率已属不易。

想要靠这样的收益率实现飞跃式财富增值,除非你的初始本金就足够庞大,否则绝对数值依然有限。

更残酷的现实是:财富增长遵循幂律分布,极少数人攫取大部分收益,绝大多数人只能获得平庸回报。

所以,各种励志大师的所谓复利奇迹,纯属忽悠。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去赌,因为按照合理的、聪明的、理性的、符合数学原理的方法,一辈子也没希望。  

赌博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期望值为负,除了极少数幸运的傻瓜,没人能够从中受益,是确定性很高的概率税。  

不赌,走价值投资路线,似乎也没有出路。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最本质的原因是:  

发大财,原本就是罕见的。  

所以,貌似很常见的发大财,实属人世间的意外。  

那些鼓吹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以及可以通过所谓的复利法则创造奇迹的,属于智识上的不诚实。  

号称只用傻瓜式的指数基金定投就能十年赚十倍的,也纯属胡说。

如果真有这样的傻瓜式方法,它的超额收益早就被套利抹平了。

即便是那些成功定投标普500指数的投资者,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卵巢彩票"——大多生在美国、拥有美元、具备长期投资的经济条件和心理素质。这些都不是方法论能够解决的问题。

真相是:发大财,从来都是一场意外。

最后

回过头,不能因为复利公式被简化了,就否认其数学意义上的神奇和人生哲学层面的意义。  

普通人依然要运用复利公式,但不是所谓一分钱连续三十天翻番,而是哪怕只有5%的年化回报,也能够一点点滚雪球,然后通过辛勤工作,赚钱,省钱,扩大自己的雪球的本金基数。  

以上所有努力,并不能保证你暴富。它的真正目的,是让你的人生进入一个正向循环,让你每天都比昨天更好一点,更安全一点,更自由一点。

以及,只有做到了如上,你才有机会,迎接一场暴富的“意外”,你可能会有比普通人更大的概率,来拥抱这个美好的意外。

进而,我们扩展“本金”概念的范畴,毕竟幸福生活不等于发大财,反之亦然。

真正决定你人生质量的,往往不是偶尔爆发的运气,而是日常行动的均值和复利。

复利公式不仅仅适用于财富,也适用于知识、人脉甚至身体健康。

你每读一本书,每交一个朋友,每锻炼一次身体,都是在为那个看不见的“本金”账户进行储蓄,都是在为未来的小概率好运增加筹码。

当幸运真的来敲门时,那些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扩大自己“运气表面积”的人,自然比那些等待奇迹降临的人更有底气抓住它。

尤其重要的是,不管生活发生了什么,无论你遭受了怎样的挫折,都不要停下来,继续向前看,向前走。

因为复利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
不要轻易打断它。

哪怕你当下遭遇的是一个“负”的复利链条。

从挫折中走出来,找寻你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专注于下一个“正”的复利链条。

人生的复利,原本就是起起伏伏,是不均匀、非线性的,总会遭遇或大或小的回撤。

试着将人生复利理解为一棵树,或者一个花园。

我们无法躲避冬天,无法阻止叶子凋零,无法让花朵永远盛开。

但真正的园丁知道,冬天的萧条不是终点,而是为了来年更好的绽放在积蓄力量。

那些看似枯死的枝条,根系依然在土壤深处默默生长;

那些被霜雪覆盖的种子,正在为春天的破土而出做着准备。

最愚蠢的做法,就是在冬天到来时放弃整棵树。

同样,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遭遇挫折时彻底放弃那些你已经积累的一切——你的专业技能、人际关系、良好习惯、甚至是从失败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人生很难,但即使如此,不要轻易停下来。

作为一名业余园丁,我可以分享的是,冬天是个修剪的好时间。

因为当叶子落尽,你能看到繁花似锦时看不到的那些本质结构。你更容易知道,那些虚妄的枝条需要剪掉。

在冬天,一个让人可能怀疑甚至忘却“复利”和“成长”的季节里,我们可以做的,是保护好根系,修剪掉枯枝,为土壤施肥,然后静待春天的到来。

的确,没有比命运多舛的生命更加生动和真实的复利样本了。

也许,当你的生活不再完全寄托在“发财”之上,(更加广义的)“发财”这种意外事件反而会有更大概率发生。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