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英特尔董事称蚀刻技术将取代光刻,国产半导体迎重要发展机遇?

2025-07-23 10:49

(来源:华哥话理财)

蚀刻技术要取代光刻?阿斯麦焦虑业绩,中国机会来了?$科创半导体ETF(588170)$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中微公司(688012)

最近半导体行业爆出两条消息,似乎预示着全球芯片行业的风向似乎正在悄然转向。

先是,一位英特尔董事声称蚀刻技术或将取代光刻技术成为芯片制造核心,该董事指出“未来的重点可能从单纯依赖光刻机缩小特征尺寸,转向更复杂、更关键的刻蚀工艺。”而素有芯片产业“皇冠明珠”光刻机产品的ASML称受国际环境影响,公司可能无法在2026年实现增长。

如今,英特尔将登神长阶缓缓推至蚀刻技术面前,而国际形势的阴云却笼罩在阿斯麦的头顶。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又能否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开启新的风口?我们普通人是否在其中能够捕捉到投资机会?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件事儿。

光刻与蚀刻:芯片制造的"画师"与"雕刻家"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光刻和蚀刻在芯片制造工艺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光刻技术的作用,是把设计好的电路图案"投影"到硅片上。而蚀刻技术则是根据光刻提供的图案,用化学溶液或等离子体等"雕刻"出晶体管和电路。

类比来讲,如果把芯片制造比作制作一件精美的雕塑,那么光刻就是画出设计图的"画师",而蚀刻则是按照图纸进行雕刻的"雕刻家"。也就是说,光刻技术是蚀刻技术的前置步骤。

蚀刻技术的未来前瞻:英特尔有何依据?

英特尔董事的这番言论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和争议,乍一听不免有点博人眼球,但是其言论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

过去几十年来看,芯片制造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光刻技术不断缩小晶体管的尺寸,让芯片在单位面积内塞进更多晶体管。因为一般而言,芯片能塞进的晶体管越多,算力越强、功耗越低。但进入5nm以下制程后,平面晶体管逐渐逼近物理极限。

为了继续提升芯片性能,工程师们开始向第三个维度拓展,设计出3D晶体管,让晶体管从“平房”变成“摩天大楼”,这样在相同芯片面积下,3D结构能塞进更多晶体管。值得注意的是,3D结构就需要更加关注垂直堆叠的层间对准(依赖蚀刻/沉积技术),而非单层图案的极限缩小(依赖光刻)。这样就从技术上显示出一个趋势:随着晶体管结构从平面走向3D,芯片技术的发展将更多依赖蚀刻技术的进步。

(先进的HBM技术将一个个DRAM堆叠起来,就像砌高楼)

资料来源:AMD、东方证券研究所

蚀刻技术的未来与中国半导体的机遇

如果半导体产业按照所预期的那样发展,蚀刻技术在未来产业链中和光刻技术分庭抗礼,甚至占据更高级的权重地位的话,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由技术路径变革而引起的潜在竞争格局变化的情况,或许会把新能源汽车的故事在中国再次复刻一遍。

中国半导体的新机遇或许就在于此。资料显示,中国的蚀刻技术已经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近日,作为全球刻蚀设备供应商的领军企业中微公司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其营收与利润大幅增加,背后推动力就是刻蚀设备和薄膜设备。在政策和产业趋势的推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会跑出越来越多像中微公司一样的半导体设备龙头,而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根据此逻辑进行投资布局。

投资视角:科创半导体ETF(5888170)全市场半导体设备含量最高的ETF

那么在这场半导体产业的变革中,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机会呢?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半导体设备,尤其是刻蚀设备这样的细分领域,虽然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行业景气度,但个股选择难度大、研究门槛高。通过ETF来布局,是一个兼具专业性、分散风险和操作便利性的好方式。而在全市场主流的半导体芯片指数中,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跟踪的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其半导体设备权重高达59%,可以说是全市场含量最高的指数。#消费电子震荡走强,板块内多股涨停#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半导体设备

950125.CSI

科创半导体材料设备

59.40%

931743.CSI

半导体材料设备

58.60%

990001.CSI

中华半导体芯片

16.80%

000685.SH

科创芯片

16.70%

H30184.CSI

中证全指半导体

16.00%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7.7.22。

同时,指数十大权重股中不乏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等半导体龙头。因此,看好国产替代机会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首选。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以上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推荐。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的标的指数为上证科创板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其2020-2024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为:67.41%,-5.14%,-25.65%,14.99%、-0.13%。

科创板特别风险提示:本基金的基金资产可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特殊风险: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1.以上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件,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联接基金风险提示:作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因此ETF联接基金的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ETF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的风险等。9.A类基金认购时一次性收取认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认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10.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11.个股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对资料中提及的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