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注册资本150亿元,可控核聚变“国家队”来了!概念股大涨

2025-07-23 11:25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3日电(王媛媛) 早盘可控核聚变概念走高,雪人集团一度涨停,浙富控股东方电气常辅股份涨超10%,中国能建国机重装涨近10%,天力复合久盛电气合锻智能浙能电力融发核电等跟涨。

消息面上,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可控核聚变“国家队”来了

7月22日晚间,中国核电发布消息称,当日由其参股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沪举行。

据悉,在挂牌成立大会上,中国聚变公司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股东方签署增资扩股协议。

7月22日晚,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发布的公告,透露了中国聚变公司详细的股权结构。公告显示,中国聚变公司此前为中核集团全资子公司,此次交易将由中核集团、中国核电、昆仑资本、上海聚变(上海未来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绿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浙能电力及四川聚变(四川重科聚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1.0019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共同向聚变公司投资约114.92亿元,认购中国聚变公司新增注册资本114.69亿元。

本次交易前,中核集团持有聚变公司100%股权。 此次增资后,中核集团持股50.35%,中国核电持股6.65%,昆仑资本持股20.00%,上海聚变持股11.81%,剩余股份由国绿基金、浙能电力和四川聚变分别持有。本次增资完成后,中国聚变公司注册资本为150.00亿元。

资料显示,中国聚变公司曾用名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24日,此前的注册资本为35.3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聚变公司资产总额为6.12亿元,所有者权益为6.11亿元;营业收入为0.00 元,净亏损2亿元。截至今年6月30日,其资产总额为53.69亿元,所有者权益为53.67亿元;上半年营业收入为0.00元,净亏损4325.89万元。

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目前可控核聚变行业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机构认为,行业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根据核聚变工业协会(FIA)数据,截至2024年4月,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所获得的总投资额已达到71亿美元,总投资较2023年同期增加9亿美元,连续三年都实现了融资总额的大幅上升。

浙商证券在研报中预测,2031年-2035年全球核聚变设备市场新增规模有望达万亿,2023年-2035年设备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3%。中泰证券表示,2031年至2035年有望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化。

方正证券表示,可控核聚变或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未来商业化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中银证券认为,长时间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终极方案,却因实现技术难度大而遥不可及,随着高温超导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破,正持续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展,商业化渐行渐近,产业链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产业链公司业绩向好

截至2025年7月23日,据不完全统计,可控核聚变概念股中已有10家企业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的公司有6家。

永鼎股份7月11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到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2.29亿元到约2.89亿元,同比增加731%-922%。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公司本期对联营企业东昌投资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约2.9亿元,主要系东昌投资主营的房地产板块在本期处置项目子公司所产生的收益。

广大特材6月24日晚间披露业绩公告称,经测算,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25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2.91%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为2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67.51%左右;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为1.95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342.81%左右。

东方精工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61亿元-4.26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64亿元增长120%-160%。报告期内,公司水上动力设备业务板块整体营收延续了自2020年以来的良好增势,营收增速超20%,对公司合并报表营收利润的贡献持续增长。

此外,2024年年报中,雪人股份2024年实现净利润3000-45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资料显示,公司为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提供氦气螺杆压缩机;保变电气2024年净利润9500万元,同样实现扭亏为盈,资料显示,公司完成ITER法国电变压器项目。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