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3 09:31
(来源:谢经理聊公司)
大家好,我是谢经理,证券行业从业多年,服务个人与机构投资者众多,精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目前只在主流财经平台以及腾讯微信创作,我写文章的目的是让大部分投资者了解公司,了解当前经济,分散投资风险,做长期投资者,市场起起伏伏,我深刻理解做好投资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在投资路上与您同行,做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在当前市场起伏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赢!
中联重科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等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主导产品涵盖15大类别、75个产品系列、745个型谱,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86.78亿元,总资产1287亿元。现有29个国内工业园区,10个海外研发制造基地。
中联重科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拥有8大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研发投入强度超8%;2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次荣获国家专利金奖,2024年1月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大会上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荣誉称号;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849件,其中发明专利7956件;主导、参与制修订570余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16项国际标准,站上全球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截至目前(2025年7月23日)公司股价近一个月上涨18.67%,近三个月股价上涨12.92%,近半年股价上涨16.04%。公司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市场主力资金长期持续性流入以及近期雅鲁藏普江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消息利好,在短期内带动公司股价估值的提升。吸引市场主力资金短期急剧性流入。
除此之外,投资者需要注意当前公司股价估值与市场主力资金呈现出较为紧密的关联性作用,投资者需要注意市场主力资金流出后给公司股价估值造成回撤的可能性风险。
另外,从公司当前所披露的财务数据表明。公司近些年营收呈现出下滑态势,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671.31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454.78亿元,公司净利润从2021年的62.7亿元下滑至2024年的35.2亿元,公司营收以及净利润的持续下滑,可能会对于公司估值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投资者需要注意相关财务风险。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17亿元,同比增加2.92%;利润总额达到17.13亿元,同比增加45.59%;实现归母净利润14.10亿元,同比增加53.98%。
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28.67%,净利率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从合并报表数据来看,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62%至86.42亿元,但毛利率同比提升0.23个百分点至28.67%,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呈现分化:销售费用率上升1.44个百分点至8.37%,系市场拓展投入增加;管理费用率下降0.71个百分点至4.06%,反映管理效率提升;研发费用率上升0.55个百分点至6.03%,显示创新投入持续加码;财务费用因汇兑收益影响转为净收益8.72亿元,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2.87个百分点至11.64%。成本端变化主要受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产能爬坡影响,而利润增长动能来自政府补助(5.58亿元资产处置收益及1.00亿元补助)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7亿元)。
中联重科境外收入首超国内,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2025年第一季度,中联重科主营业务收入达12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2%。报告期内,公司境内收入55.49亿元,同比下降8.59%;境外收入65.68亿元,同比增长15.17%,其中出口收入同比增幅达19.68%,显示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从销售布局看,公司正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境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4.2%,首次超过国内市场份额。
中联重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票据纠纷解决优化经营环境。中联重科2025年一季报期间,公司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成功处理多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彰显了其在维护品牌权益方面的决心与成效。此外,公司通过法律手段有效解决了部分票据追索权纠纷,进一步优化了经营环境,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国际局势存在不确定性。对策: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动态和政策,分析研判经济走势,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调整策略和措施;加大研发投入及新技术应用力度,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竞争力;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增值业务、后市场服务盈利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竞争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相关风险的应对措施。
2、如果钢材、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公司生产成本存在上升风险。对策:紧盯全球主要原材料、能源价格行情,分析研判价格变动趋势,制定高效能的采购方案;通过供方资源再整合、共性物资的集中采购,培育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供应商,形成长期供应商战略联盟,建立稳定、可靠、高效、低成本供应链体系;通过技术、工艺创新提高材料利用率,运用替代技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持续降低成本;加快进口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增强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力度。
3、如果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海外投资、销售存在收益下降的风险。对策: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国家汇率政策,分析研判汇率走势,选择合适的汇率管理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加快“一带一路”境外基地本地化生产进程,对冲汇率波动风险。
谢经理联系方式添加,欢迎交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