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3 07:37
中金发布研报称,从二季度公募持仓来看,股票持仓占比小幅提升,但A股仓位仍处于低位;债券持仓占比出现回落。结构上,前期经历回调且产业趋势持续向好的通信和传媒等偏科技成长板块获加仓较多;受益于军贸发展和事件驱动的国防军工也获增配;长线资金青睐且业绩增长预期支撑的大金融板块仓位上升;消费场景受约束的食品饮料、汽车和电力设备则减仓较多。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公募基金仓位变动:股票仓位小幅上涨,港股加仓,A股仓位下降
2025年二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上涨3.3%,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上涨1.3%,成长风格分化,创业板指上涨2.3%,科创50下跌1.9%,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和中证2000分别上涨2.1%和7.6%,中证红利基本收平。在此背景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单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2.1%,收益率较上季度有所回落。
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扩张,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占比均下降。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资产规模扩张,资产总值由上季度的33.8万亿元升至36.7万亿元。其中,股票资产规模从上季度的6.9万亿元升至7.2万亿元,但股票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至19.6%;债券资产占比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至57.8%;现金资产占比明显上升。
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不变,股票仓位小幅上涨,A股仓位下降;新发基金规模上涨,存量净赎回规模走扩。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总值约2.6万亿元,较上季度基本持平;股票资产规模较上季度略降至约2.3万亿元,仓位上涨0.1个百分点至87.5%;A股仓位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至70.6%,为近10年较低水平。从资金供给来看,通过基金份额和区间净值数据估算,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647亿元,同期被动基金规模继续提升。新成立基金方面,新发主动偏股型基金363亿份,较一季度提升1.4倍;股票型ETF基金发行份额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港股方面,二季度恒生指数上涨4.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提升1个百分点至28.1%。
重仓股配置特征:龙头持股集中度下降;通信、金融和国防军工加仓,食品饮料和汽车减仓
1) 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下降。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前100公司重仓市值占比由57.4%降至52.2%,重仓前50市值占比由44.9%降至40.1%。从二季度重仓持股的变动看,中际旭创、新易盛和沪电股份持仓规模上升较多,立讯精密持仓规模下降较多;港股的信达生物和泡泡玛特获加仓较多,阿里巴巴减仓较多。
2) 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上升,主板仓位下降。主板二季度重仓仓位由上季度的67.1%继续下降至64.5%。成长风格配置仓位分化,本季度创业板仓位明显回升2个百分点至19.2%,超配约1.2个百分点;科创板重仓仓位继续上升0.4个百分点至16%,超配约7.8个百分点;北交所二季度重仓仓位提升0.2个百分点至0.5%。
3) 加仓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及汽车。加仓行业方面,经历前期回调、估值较低且上季度减仓较多的通信行业本季度获加仓最多,仓位上升2.2个百分点;TMT板块的传媒和电子,也分别获加仓0.7和0.2个百分点;大金融板块加仓也较多,有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且受长线资金青睐的银行仓位增加1个百分点,受益于投资者情绪修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及稳定币主题催化的非银金融也获加仓0.7个百分点;需求有望改善且有事件催化的国防军工加仓0.6个百分点;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也分别获加仓0.6和0.4个百分点。减仓方面,白酒等食品饮料行业需求预期偏弱,本季度减仓2.3个百分点,仓位下降最多;汽车、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仓位分别下降1.3、1.1和0.9个百分点;TMT板块中仅计算机减仓0.5个百分点;偏周期的钢铁、煤炭和房地产仓位分别下降0.2、0.1和0.1个百分点;大消费领域的家用电器和社会服务仓位也分别下降0.8和0.1个百分点。
4) 专精特新仓位上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主题仓位下降。专精特新主题仓位较上季度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至6.2%;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分别回落2.0/0.4个百分点至7.8%/4.1%;电信、建筑、石油石化、煤炭和银行等五个行业大型央企仓位由2.0%下降至1.9%;高股息主题仓位为5.1%,与上季度持平。
5) 赛道方面,光伏、创新药、军工仓位上升。梳理的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汽车链、光伏风电、军工、消费电子和酒类等赛道,覆盖约400家上市公司,公募重仓持股比例由上季度44.1%回落至39.2%。其中,酒类减仓最多,仓位下降2.7个百分点;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半导体仓位分别下降1.7/1.0/0.6个百分点;光伏风电/创新药/军工分获加仓0.1/0.3/0.6个百分点。
公募ETF基金:资产规模继续上涨,股票型ETF资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
公募ETF资产规模继续温和扩张,资产总值由上季度的4.8万亿元继续攀升至5.4万亿元,其中股票资产占比从67.8%降至64.9%。股票型ETF资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较上季度提升0.2万亿元,继续超越主动偏股型基金。其中,宽基指数ETF资产总值略升0.2万亿元至2.2万亿元;主题指数ETF规模也较上季度有所提升,创新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指数ETF规模扩张。
下一阶段操作建议:资金带动下的配置变化
从公募持仓来看,股票持仓占比小幅提升,但A股仓位仍处于低位;债券持仓占比出现回落。结构上,前期经历回调且产业趋势持续向好的通信和传媒等偏科技成长板块获加仓较多;受益于军贸发展和事件驱动的国防军工也获增配;长线资金青睐且业绩增长预期支撑的大金融板块仓位上升;消费场景受约束的食品饮料、汽车和电力设备则减仓较多。
在经历近10个月的区间震荡后,A股市场近期再度走强,尽管经济基本面仍处修复阶段,但流动性宽裕为市场提供支撑。要高度重视当前股市资金面的有利变化:外部方面,货币秩序重构和弱美元趋势下,人民币资产有望重新获得全球资金关注。国内来看,个人投资者占比提升,资金面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愈发显著;“资产荒”背景下,居民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需求上升。同时,当前股市回报水平具备吸引力,资金筹码结构处于较为难得的资金成本线“多头排列”状态,赚钱效应提升,或将推动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正向循环。此外,机构投资者A股仓位仍偏低,也构成市场的潜在多头。政策层面,近期高规格会议聚焦反内卷、地产等关键议题,市场对结构性政策关注度提升。
配置层面,若市场获得场外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意味着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上升,建议关注:1)高景气的产业趋势通常领涨:如AI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环节(算力、云计算、机器人、智能驾驶、消费电子等),以及获得国际认可的创新药,有军贸突破和事件催化的航空航天,以及受益地缘局势和新技术的有色金属;2)直接受益市场活跃的板块:券商、保险、多元金融等;3)低估值、低仓位且有边际变化的板块:如近期的反内卷主题(钢铁、水泥、玻璃、光伏、电池等);4)重要的主题和改革领域:如新质生产力(半导体、工业母机等产业自主)、并购重组等。
图表1:2Q25公募基金持仓:加仓通信、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汽车
图表2:赛道集中度下降,军工、创新药和光伏风电仓位小幅上升,酒仓位下降较多
图表3:数字经济重仓比例较上季度下降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仓位较上季度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
图表4:港股仓位显著提升
图表5:全部公募基金中股票市值为7.2万亿元
图表6:全部基金资产中股票占比约19.6%
图表7:主动偏股型基金中股票市值为2.3万亿元
图表8: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为87.5%
图表9: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历史变化
图表10: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历史变化
图表11: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净申购
图表12:基金持股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上升
图表13:2Q25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比例
图表14:基金重仓仓位季度变化情况
图表15:基金重仓仓位超/低配情况(当前减2006至今历史均值)
图表16:基金重仓仓位超/低配情况(当前减自由流通市值占比)
图表17:通信设备、化学制药、元件加仓较多,白酒、乘用车、消费电子减仓较多
图表18:主动偏股型基金细分行业持仓占比变化(剔除价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