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因OpenAI与软银内部分歧搁浅

2025-07-22 18:05

前情提要

年初,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亲自出席,与OpenAI、甲骨文和软银集团的领导人共同宣布了“星门项目”(Stargate Project)。该项目计划投资高达5000亿美元,被视为AI领域史上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目标是在美国本土建立数十个超大规模AI计算集群,提升美国在AI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项目将成立名为“星际之门”的合资公司,启动阶段的初期投资预计为1000亿美元,主要由软银和甲骨文等作为初始股权出资方。

据OpenAI和甲骨文推特动态,得克萨斯州阿比林市“星际之门一号站”(Stargate site 1)建设工程已启动。据悉,该数据中心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安装64,000颗英伟达GB200”。整个“星门项目”计划扩展至10个站点,并预计于2026年中期全面建成。然而,该项目的高成本、技术复杂性和地缘政治风险也为后续发展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内部分歧加剧。

软银与OpenAI联合发起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Stargate)人工智能项目,在高调启动仅六个月后便陷入停滞。据《华尔街日报》最新报道,该合资企业尚未敲定任何数据中心交易,这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竞赛标杆项目而言无疑是重大挫折。据称,合作伙伴在选址等关键条款上的内部分歧是导致延误的主因。

原计划现已大幅缩水,目前仅计划在俄亥俄州建设一座小型设施。这一低调现实与当初在白宫盛大发布会上描绘的宏伟蓝图形成强烈反差,不仅让项目前景蒙上不确定性,更动摇了全球AI算力竞赛的格局。

从白宫承诺到停滞现实

2025年1月,该项目在白宫高调亮相时堪称现象级事件。在白宫揭晓的仪式上,软银与OpenAI承诺以5000亿美元投资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发展,其中1000亿美元将"立即"到位用于建设先进数据中心集群。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当时充满信心地宣称:"这是黄金时代的开端",充分展现其对项目的乐观预期。该计划旨在打造支撑下一代AI发展的物理支柱,这需要空前的规模和资本投入。

然而六个月后,愿景遭遇现实挑战。《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新成立的星际之门公司尚未敲定任何场地协议,根本原因是合作伙伴在关键条款上存在根本分歧。项目停滞之严重,以至于甲骨文CEO萨夫拉·卡茨近日向投资者直言:"星际之门尚未成形",这一尖锐评价凸显了该合资企业面临的深层挑战。

尽管存在内部分歧,合作伙伴在公开场合仍保持统一战线。在联合声明中,OpenAI与软银坚称他们正"以超大规模和速度推进,致力于交付将为未来赋能、服务人类的AI基础设施"——这一表态与其实际进展缓慢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实际上质疑声一直存在,比如OpenAI的前东家,xAI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在x上公开嘲讽称:他们其实没钱

OpenAI独立推进巨额交易

面对项目停滞,OpenAI并未停滞不前。在算力需求迫切的驱动下,CEO萨姆·奥特曼积极推行多云战略,独立于软银合作之外签署了多项巨额协议。据报道,OpenAI近期与甲骨文(Oracle)达成了巨额协议,价值超每年300亿美元,OpenAI将租赁4.5吉瓦的美国数据中心容量——以满足训练未来AI模型的海量算力需求。

这一举措是更广泛布局的组成部分。OpenAI还与专业供应商CoreWeave达成了119亿美元的算力协议,并自2025年初以来积极降低对微软Azure云的历史依赖。这种战略转向直接回应了AI开发需求的激增。随着算力成本飙升,在AI军备竞赛中确保多元化、强大的基础设施供应已从战略偏好升级为生存必需。

品牌混乱成竞争对手福音

"星际之门"品牌本身已产生认知混乱。据报道,OpenAI在得克萨斯州使用该名称指代非软银合作的数据中心。此外,另一个由英伟达(Nvidia)和思科(Cisco)等不同合作伙伴参与的"阿联酋星际之门"项目也已宣布。这种碎片化表明战略不连贯,进一步凸显了美国核心项目的困境。

对软银而言,在以3000亿美元估值成为OpenAI最大投资者后,项目停滞对其AI战略构成重大打击。这一挫折反而为传统云服务商创造机遇。分析师指出,星际之门未能如期启动,使甲骨文、亚马逊和谷歌等企业得以抢占OpenAI所需的巨额合同。

部分市场评论将此解读为AI基础设施炒作周期必要的"现实检验"。至少目前来看,单一主导型AI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宏大愿景,已因合作伙伴摩擦和运营现实而脱轨。

| 文章来源:IDCNOVA综合编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