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11:39
(来源:势银能链)
添加文末微信,加绿色燃料群
2025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液体燃料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试点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的绿色甲醇产业进入“技术突破-产业化验证-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国多个绿醇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迎来行业新的热潮。
01
项目建设加速,预计2025年产能飙升
2024-2025年,大量的绿醇项目开始签约申报立项,据势银绿色甲醇项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各个地区有进展的绿色甲醇项目共83个,其中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数量占16.9%,已建成项目占3.6%,废止项目占4.8%。与2024年底相比,2025上半年新增绿醇项目51个,有6个项目开工建设。
目前,我国绿醇总规划产能近6000万吨/年,其中已建成产能为22.1万吨。2025年有望投产的项目有中集绿能5万吨/年生物质液体燃料项目、 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金风科技兴安盟风电耦合制绿色甲醇项目、上海华谊工业气体有限公司10万吨/年绿色甲醇项目,产能共计65万吨/年。
02
绿醇项目密集落地,东北华北成布局重心
从地区分布上看,绿醇项目规划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甘肃。据势银(Trendbank)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内蒙古规划项目达47个,绿醇规划产能达1837.01万吨/年。
目前,除上海、湖北、山东、浙江等地外,其余省份绿醇项目开工率均不足50%。势银(TrendBank)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绿醇市场交易平台缺失、认证壁垒及加注网络滞后。
近日,内蒙古全球首个亿吨级液态阳光绿色甲醇制造项目撤销备案引发业内关注。其主要原因是,该项目取消与内蒙古新政直接相关——政策要求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批复后1年内需实质性开工(完成计划投资45%以上),未达要求且无法开工的,由蒙市能源主管部门终止(撤销)项目。
03
原料与技术定格局,生物质项目小而多
目前,在建和已投产的绿醇项目中,生物质甲醇项目产能占比更高。不过从整体规划来看,尽管生物质甲醇项目的数量更多,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单个项目规模(包括建设、规划)则更大。势银(TrendBank)分析,主要是生物质制甲醇技术发展时间长,工艺路径成熟但受限于原料分散,单个项目规模小;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依赖于大规模绿氢及集中式二氧化碳捕集,单个项目需达到一定规模才具备经济性。
04
政策与市场驱动,绿色甲醇瞄准航运业
2025年1月欧盟航运业碳排放法规正式实施,5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批准《IMO净零框架》,航运业碳减排任务迫切。据DNV预测,到2050年航运业燃料结构中,60%左右将会是碳中和燃料,40%是传统燃料,其中甲醇、氨及生物燃料将成为三大主力碳中和燃料。
国内部分项目已签约下游消纳企业,基本上都是船运企业。其中,上海电气洮南项目将于7月建成并产出绿色甲醇,随后将运抵上海港完成加注,实现国内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闭环。
文章来源:势银(Trend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