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20:35
张通社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首单交易诞生!
7月20日,根据上市公司成都康华生物(维权)的最新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集团、股东康悦齐明,拟合计向上海万可欣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万可欣生物”)转让所持公司股份2846.66万股,占剔除公司回购账户股份后总股本的21.91%,转让价格约每股65.03元,合计为18.51亿元。
而此次操刀的收购主体——万可欣生物成立仅13天,股权穿透后涉及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方上投先导、新华人寿、东富龙、君实生物等)和上海上实生物医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后者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形成“国资+产业资本”联合架构。
01# 上海国资操刀:18亿并购一家上市企业
基于对康华生物主营业务及内在价值的认可,以及对所处行业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万可欣生物拟通过此次权益变动取得康华生物的控制权。
此次股份转让对价18.51亿元,资金来源均为万可欣生物合法的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其中,万可欣生物拟以自有资金出资7.01亿元,拟以银行并购贷款出资11.50亿元,并以此次收购的部分上市公司股份(不超过此次受让股份的80%)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质押取得融资,贷款期限不低于7年。
工商信息显示,本次入主公司的万可欣生物于2025年7月8日成立,其中上海上实生物医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0.001%合伙份额,上海生物医药并购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80.209%合伙份额,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9.790%合伙份额。
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方面表示,此次并购将是“强强联手”。康华生物拥有丰富的全球创新管线,代表性产品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已成功BD出海。本次战略并购旨在聚焦疫苗产业链关键环节,完善整体战略布局。后续,并购基金将全面支持康华生物依托成熟产品及管线,整合沪蓉两地产业优势,加速构建疫苗产业生态圈。
公告显示,此次股份转让还做出了业绩承诺。奥康集团及王振滔承诺,康华生物在2025年度及2026年度内经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合计数不低于人民币7.28亿元;承诺期内的研发费用在未获得万可欣生物同意的前提下,2025年度及2026年度研发费用合计不低于2.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万可欣生物无实际控制人,其决策机制由上海上实医药主导,而上实医药的两大股东上实资本与鹭布卡均采取50%对等的股权结构,形成“国资+市场化机构”的平衡治理模式。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种架构既保证了产业资源的导入能力,又避免了单一股东过度干预企业经营。对于康华生物而言,此次易主或标志着从家族企业向产业资本平台转型的关键跨越。
02# “温州鞋王”卖掉95亿上市企业
康华生物曾被称为“创业板第一高价股”,2020年总市值一度超过500亿元,一时风光无限。后受净利下降等因素影响,康华生物的股价相较昔日高点已跌超80%,最新市值不到百亿元。
创始人王振滔被誉为“温州鞋王”,曾当选“十大风云浙商”。经过王振滔多年运营,他已打造出一家综合性集团企业--奥康集团。据奥康集团官网显示,该集团旗下三块产业主要为奥康鞋业、康华生物、中瓯地产。
2004年,王振滔毅然决定跨界投资康华生物,将其视为奥康国际(维权)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这条转型之路并非坦途,直至2011年,康华生物的首款产品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才得以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康华生物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成功获批上市,并凭借其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迅速成为康华生物收入的核心支柱。
凭借着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2019年至2021年,康华生物营收从5.55亿元飙升至12.92亿元;净利润则从1.87亿元暴增至8.29亿元。在此期间,康华生物于2020年6月成功登陆A股市场。
然而,近年来康华生物业绩持续承压,净利润从2021年的8.29亿元降至2024年的3.99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更是仅为2070万元,同比下跌86%。
业绩下滑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从核心产品来看,康华生物主要依赖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和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两款产品。其中,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销售收入在2024年占总营收比例超过97%,是公司的业绩命脉。
但在2024年,该核心产品的批签发量却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同比下滑43.83%。康华生物解释称,这是为了加强存货管理,基于销售计划、库存量等因素调整了生产和批签发计划。通过此次并购案,可以看见面对业绩承压的困境,康华生物正在寻求破局之道。
03# 国资主力军强势入局,并购重组市场待激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设立以来首单交易。
回溯至2024年年末,《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式颁布,明确提出设立规模达1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旨在支持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加速产业链整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2月,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宣告“首关”,基金首期规模约50.1亿元,该基金汇聚了市级母基金、产业集聚区引导基金、中央金融机构以及龙头“链主”企业如上海医药、东富龙等多类型出资人,由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
作为上海市国资基金矩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由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将着眼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局,统筹政府引导和产业发展需求,聚焦龙头链主协同、产业强圈建链、资产重组赋能策略,通过资本注入、治理改善、管理提升、兼并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全面服务“链主”企业。
对于此次并购,业内人士分析,康华生物或将迎来三重变革。
首先是资源整合机遇凸显:依托上海医药集团的全国分销网络,康华生物的疫苗产品有望加速渠道下沉,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同时,并购基金背后的生物医药项目池或将为康华生物带来技术协同效应,推动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其次是治理结构转型在即:随着万可欣生物成为康华生物的控股股东,董事会席位将进行重新分配。万可欣生物将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及2名独立董事,王振滔短期内或留任董事长职务,但财务负责人将由万可欣生物委派,这一变动将有助于提升康华生物的治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最后是战略聚焦研发加速:在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康华生物的在研管线如重组六价诺如病毒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等有望加速推进,进一步巩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上海国资(基金)并购迎来的一宗具有标志性的市场化产业并购、细分产业龙头并购案例,这个动作标志着并购重组领域迎来了国资主力军的强势加入,A股并购重组市场有望迎来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