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17:59
(来源:浩海投研)
作者/星空下的香菜
排版/星空下的蛋黄酥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截至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突破7万亿元,较开板初期增长超百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占比超80%,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同时在六年来培育出了中芯国际、百济神州、寒武纪等10家千亿市值龙头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超1500亿元,成为全球瞩目的硬科技 “孵化池”。
中芯国际(688981),作为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总市值4782亿,国内芯片一哥,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2024年中芯国际实现营收 577.96 亿元,同比增长27.72%,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5.5%。其14纳米工艺已进入量产阶段,28纳米成熟制程产能持续扩张,支撑国内5G、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需求。尽管净利润因折旧压力下滑23.31%,但全年研发投入达54.47 亿元,重点布局先进封装与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为国产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
海光信息(688041),作为国产CPU的破局者,2024 年营收91.62亿元,同比增长51.94%,毛利率提升至63.72%,核心产品在信创服务器招标中占据超 40% 份额。作为科创板市值龙头,海光深植X86架构生态,其海光三号CPU性能比肩国际主流产品。同时其DCU产品“深算系列”在国产GPU市场占有率超 60%,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 的60%,而价格仅为其的40%,成为AI算力国产化的核心选择。全年研发投入34.46亿元,占营收37.61%,推动深算三号芯片进入流片阶段。
寒武纪-U(688256),属实为AI芯片的独角兽,是首家人工智能芯片上市公司,总市值1207亿。从实验室论文到千亿元市值,寒武纪-U用六年时间验证了科创板的“硬科技”孵化能力。在生成式 AI与大模型算力国产化浪潮下,公司不仅完成了“0→1”的技术突破,更在“1→10”的商业落地中跑通盈利模式。其思元370云端训练芯片算力达256TOPS,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尽管尚未盈利,但研发投入占比超300%,2000余项专利构建技术护城河,成为大模型算力国产化核心支撑。
百济神州(688235),中国首家实现纳斯达克、港交所、科创板三地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其2021年12月科创板IPO募资221.6亿元,创板块纪录。公司以全球化研发与商业化能力打破跨国药企垄断。截至2025年,公司在全球45+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入组超2.4万名受试者,员工总数突破1万人,其中海外占比超40%。2024年研发投入达141.4亿元,居科创板首位。其自主研发的泽尼达妥单抗(双抗 ADC)于 2025年5月获批,成为中国首个用于HER2阳性胆道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全球III期临床显示,该药物联合化疗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2.3个月,较传统疗法提升45%。公司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在全球40个国家获批,2024年销售额突破45亿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8%。百济神州虽尚未盈利,但2024 年产品收入已突破90亿元,海外授权首付款累计超 40亿美元,验证“研发—出海—反哺”闭环。
联影医疗(688271)作为高端医疗设备的领跑者,总市值为1055亿。其5.0T全身磁共振 uMR Jupiter在国内超高场市场新增占有率超60%,装机量达38台,显著提升脑科学和心血管疾病诊疗精度。除此之外, Total-body PET-CT 设备 uEXPLORER 灵敏度为传统设备的40倍,全身扫描仅需15秒,已部署于全球20 余家顶级医疗机构。2024年营收突破12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22%,持续推动7.0T磁共振和质子治疗系统的研发。
金山办公(688111),是中国唯一能与微软Office抗衡的国产办公软件企业。其核心产品WPS Office通过“兼容性+安全性+本土化”三重优势,构建了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金山办公2024年营收51.21亿元,全球月活设备数高达6亿,在党政机关覆盖率超90%。其中“WPS 365”企业用户数增长149%,覆盖华润、中粮等标杆客户。其AI功能“WPS AI” 月活用户1968万,文档生成效率提升80%。研发投入16.96亿元,占营收33%,持续优化多模态交互和云协作能力,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6%。在AI与信创的叠加浪潮中,金山办公证明了中国软件企业不仅能“活下去”,更能以85%毛利+6亿用户+58%订阅占比的组合拳来重新定义全球办公市场的竞争规则。
传音控股(688036)被称之为“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以非洲为起点构建全球化布局,凭借“全球化视野、本地化执行”战略,成为新兴市场智能终端的绝对龙头。其核心逻辑在于:避开成熟市场红海竞争,锚定40亿人口蓝海市场。2024年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51%,出货量3790万部,但面临小米、realme等品牌的激烈竞争,毛利率下滑至21.28%。公司通过差异化创新,推出防汗防尘手机、多 SIM 卡机型,市占率连续十年居首。2024年净利润55.49亿元,为板块盈利王;研发投入26.7亿元,同比增长37%,在深肤色影像、多卡多待等方面专利数超 1600件。当中国科技企业困于“内卷”时,传音用48%的非洲市占率、6.18亿OS用户、43%的亚洲收入增速证明: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法则。
晶科能源(688223),全球领先的光伏一体化制造企业,核心业务覆盖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研发与生产,同时拓展储能业务。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形成约100GW的一体化产能,并计划2025年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近70%,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2024 年中东组件出货量接近10GW,东南亚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沙特10GW 电池及组件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美国2GW产能已实现满产运营。储能被定位为 “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出货量突破1GWh,2025年目标达 6GWh(较2024年增长近5倍),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大型电站场景。晶科能源技术领先、全球化布局使其抗风险能力优于同行,长期看储能拓展及新兴市场需求有望率先走出行业底部。
芯原股份(688521),国内领先的半导体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商。其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物联网等领域,客户包括华为海思、高通、亚马逊、谷歌等头部企业。公司在AI与先进制程领域表现突出,在全球半导体IP授权市场中,芯原位列第七、国内第一,IP种类数量全球第二。2024年研发投入激增32%至12.47亿元,公司订单储备强劲,截至2025年Q1在手订单达24.56亿元,连续六季度保持高位,公司正加速推进Chiplet技术产业化,计划通过“IP芯片化”“平台生态化”抢占AI与智慧出行市场。
石头科技(688169)是一家专注于技术创新的智能硬件厂商,核心业务为智能清洁机器人及其他智能电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际上将激光雷达技术及相关算法大规模应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29亿元、86.54亿元、119.45亿元,稳步增长。2024年石头科技在全球扫地机销量达345万台,同比增长32.9%,在全球扫地机市场份额为16.0%,排名第二,同年石头扫地机器人销额和销量双双登顶全球第一。目前,石头科技拟赴港二次上市,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与竞争力,实现全球化布局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
从“试验田”到“创新源”,科创板用六年时间验证了一条核心逻辑:资本市场的深度改革,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器。589家企业、7万亿市值背后,是国产28nm光刻机的量产,是PD-1双抗药物的上市,更是14亿人对科技强国的集体期待。未来,当科创板诞生首个市值破万亿的硬科技巨头时,我们或将见证中国新质生产力真正屹立于全球创新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