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18:27
(来源:维科网机器人)
2025年上半年刚过,工业机器人的中期"成绩单"就陆续出炉了。头部企业的表现不光能看出行业的景气度,还能看出各家在技术攻关、市场布局和战略调整上的不同路数。
以新时达、埃斯顿、凯尔达这些代表性企业为例,最近都发了半年业绩预告,有的从亏损变成盈利,有的则面临业绩压力。
新时达:海尔卡奥斯入股
7月14日,新时达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业绩实现显著改善。
报告期内,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155万元-23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75.05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525.35万元-1600.3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3232.34万元减亏50.49%-52.81%;基本每股收益也从上年同期的亏损0.0284元/股转为盈利0.0023元/股-0.0035元/股。
对于业绩变动,新时达称,其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强化产品和方案竞争力,实现了营业收入的稳步提升;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开源节流,实现了公司经营费用效率的提升;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了融资规模,同时整合了银行资源降低融资利率,实现了融资成本的下降。
2月,新时达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一致行动协议》。本次发行完成后,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斥资25.19亿元,直接持有新时达26.83%的股份,顺势成为新时达的实际控制人。
6月26日,海尔宣布成功完成战略入股新时达的协议转让股份交割,后者正式成为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新成员。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全自主可控控制技术的机器人厂商之一,新时达专注控制技术三十年,业务涵盖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业务、机器人产品及系统业务、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业务等三大板块,广泛应用于3C电子、锂电、半导体、光伏、物流等多个细分领域。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上半年,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销量在国内排名第四,全球排名第十,其中SCARA机器人在国内排名第二,全球排名第四。
从2025年一季报数据来看,新时达营业收入为7.86亿元,同比增长14.54%;归母净利润为-813.18万元,同比增长65.3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456.31万元,同比增长57.87%。
此外,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新时达拟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并拟在具身/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整机。可见,其在前沿领域的布局决心。
埃斯顿:业绩扭亏为盈
7月15日,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业绩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盈利0万元-15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0%-120.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700万元-2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22%-82.47%,亏损已显著收窄。
报告期内,埃斯顿围绕“全球布局-战略聚焦-技术突破-运营提效”为战略指引,经营发展稳中向好,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其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为:
随着市场需求回暖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国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较好增长,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优化供应链等措施,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强化执行与考核机制,公司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参股公司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00万元。
埃斯顿在2025年一季度时,已实现扭亏为盈。其营业收入12.44亿元,同比增长24.03%;归母净利润为1262.99万元,同比增长93.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6.74万元,同比增长132.20%。
埃斯顿是国内少数具备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控制器)及整机全产业链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产品覆盖3-700kg负载的87款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3C、光伏、锂电等高端制造领域。前不久,埃斯顿宣布,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统计,2024年,埃斯顿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连续7年领跑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二位。
6月,埃斯顿孵化企业——埃斯顿酷卓科技正式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该人形机器人核心优势源于埃斯顿酷卓全自主研发的全身一体化关节模组,通过多技术融合实现力量与精度的动态平衡,使机器人既能胜任重型物料搬运等体力作业,也能完成精细化任务。
无论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功底,还是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展现的前瞻布局眼光,埃斯顿枝繁叶茂间尽显行业标杆的稳健与锋芒。
凯尔达:净利润暴跌90%
与新时达、埃斯顿上半年业绩向好形成对比的是,国产焊接机器人领军者凯尔达于7月19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则呈现下滑态势。
报告期内,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7.00万元至256.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153.96万元至2,094.96万元,同比下降91.62%至89.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2.92万元至-253.9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185.51万元至2,126.51万元,同比下降116.71%至113.56%。
公告称,报告期内,凯尔达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研发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比增长较多。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563.85万元;受市场因素影响,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比增加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等因素也对净利润影响较大。
凯尔达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领域,是目前国内同时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可控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焊接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电机持有凯尔达13.75%股份,是其第二大股东。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去年12月,凯尔达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人民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杭州凯尔达人形机器人有限公司,标志着其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具身化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凯尔达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和运营平台,凯尔达人形机器人将进一步加大在人形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以及传感器、具身智能方向的投资。
数日后,凯尔达人形机器人迈出了重要一步,完成对杭州凯维力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投资,卡位人形机器人核心传感器赛道。
此外,去年6月,凯尔达投资了通用足式机器人“新秀”镜识科技。今年1月,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联合镜识科技、凯尔达研发的四足机器人“黑豹2.0”正式发布,这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速度可达10米/秒。
2025 年上半年,机器人赛道就像一场热闹的竞逐,各家企业跑出了不同节奏,准备后续发力。这场比拼里的起起落落,反倒像鞭子一样,逼着所有玩家打磨真本事,才能跟上市场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