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在链博会上,这些“湾区制造”亮了!

2025-07-22 17:27

  7月16日-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在北京举行。面对全球复杂多变的局势,本届链博会却吸引了超65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更是连续三天来到链博会现场参与活动。

  从参加第二届链博会活动的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到黄仁勋,为何全球科技“顶流”纷纷选择了这场盛会?为何全国500强企业和外商们也对它“情有独钟”?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我有点“嫉妒”现在能伴随AI成长的年轻人

  “中国的供应链堪称一个奇迹,它是最大、最复杂的供应链体系,而且技术含量很高,不是单纯的劳动,还包含了深度的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软件技术。”在链博会举办的主题活动上,黄仁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设置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六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展出的众多智能终端、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等,大多都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企业。

湾区“黑科技”产品逐一亮相

  兆威机电的“灵巧手”达到微米级的控制精度,亿航智能的EH216-S低空无人机正在定义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安全标准,优必选人形机器人Walker C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担任“导览大使”,能稳定行走、视觉识别、避障与交互……

  广东的企业也正努力探索,掌握前沿技术,通过全球化产业链布局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彰显制造强省建设的企业担当。

  在链博会上,TCL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个产业集团,集中展示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产品及前沿技术。

  “我们这次还展示了全球产业链本土化布局、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方面的实践成果。”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基于完善的全球化布局,TCL在全球范围内带动多个当地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超过3000家,创造近40万就业岗位,将产业链融入当地经济体系,对当地经济作出贡献。

  同时,广东的先进制造正突破传统产业边界,拓宽至更多场景。链博会广东主题展上,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的白色EH216-S低空无人机静静陈列。这架载人航空器已经获得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认证,可以投入商业化载人服务中。

  该公司副总裁贺天星介绍,这款航空器已经在广州和合肥逐步推进商业化应用,第一阶段计划围绕着空中游览城市观光体验飞行进行布局。未来,还将开通固定航线的交通接驳,并最终完成常态化空中交通出行的公司愿景。

在链博会上,广东企业这样展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

  在链博会上,广东企业这样展示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在这背后,广东拥有全国最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约16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纺等15个产业规模全国领先。从这届链博会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车到工业机器人,从智能手机到集成电路,广东的制造版图正在不断拓展。

清洁能源链条上的“广东链”

  从第一届链博会起,清洁能源展区便备受关注。在首届链博会上,这一专区吸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国家能源、中国能建、埃克森美孚、霍尼韦尔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参展;第二届链博会上,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八网融合未来之城、“深海一号”钻井平台、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众多大国重器、超级工程、应用新场景的沙盘与模型在这一专区亮相。

  到本届链博会,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在清洁能源展区,一场从工业生产到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缓缓铺开。

  链博会上,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了多家国内供应商,共同展示在供应链、协同供应链、绿色供应链、数智供应链、科技创新链等方面的建设情况。

  “比如我们推出的‘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项目,具备每年向重庆输送超191亿千瓦时电量的能力,预计总投资257亿元、每年可向当地贡献产值56亿元、上缴税收5亿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展区另一边,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链博会上向大家展示了更耐用、更智能的储能产品,希望将绿色能源真正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该公司国内微储业务负责人田先生说,他们的产品已经走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350万用户。“我们在全球设有25家子公司,拥有700多项核心专利,一直在推动清洁能源的普及和革新。”

  实际上,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世界能源正在向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化方向加快推进。目前,中国已经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今年5月底,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已经是历史性超过了火电,达到了16.5亿千瓦。

  广东也在清洁能源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以海上风电为例,2024年,广东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突破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全国每3台海上风机,就有1台是“广东造”。

  从田园到餐桌

  绿色农业链中的变化

  在这届链博会上,绿色农业链展区展示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产品和服务,中粮、伊利、嘉吉、正大等一批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汇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首发、首展、首秀。

  为什么是农业?

  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紧张,农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推进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和正确选择。

  近年来,中国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绿色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2024—2029年中国绿色农业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国绿色农业市场的整体规模可能超过5000亿元。

  面对着这一大市场,广东也积极参与其中,“粤字号”已成为品质农产品的代名词。而在这届链博会上,有6家广东企业展示了自己的绿色农业链探索路径。

  在深圳点筹农业供应链有限公司展位,一包包有机食材、一箱箱鸡蛋整齐排列展示。该公司首席运营官黄强说,他们是供应链下游企业,正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数智农业供应链服务体系,并协助优质农产品出海。

  深耕行业多年,黄强察觉到了广东农业的变化:“现在在农业领域,大家正在从单纯的卖产品,逐步变为打造品牌、学习新技术。”为应对新的趋势,点筹农业也在近几年推出相关品牌,开始往中高端市场发力。黄强说,深圳市政府也就产业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了指引,让企业能更快地适应环境,推陈出新。

  同时,为服务广东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广东省贸促会还在链博会期间同步举行多场活动,共吸引中外政企代表近600人参与。

  在链博会期间,广东省贸促会还促成包括绿色农业技术促成跨境数字服务、智能汽车制造、低空经济应用等多个领域的精准匹配与深度洽谈。一批合作意向,也在一场场活动中达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