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16:17
(来源:东海研究)
证券分析师:
方霁,执业证书编号:S0630523060001
联系人:
董经纬,邮箱:djwei@longone.com.cn
// 报告摘要 //
电子板块观点:英伟达宣布对中国的特供芯片H20恢复销售,同时AMD也恢复MI308的对华出售,短期内国内市场算力短缺问题将得到阶段性缓解,长期看国内AI芯片自主可控进展提速仍是大势所趋;台积电2025Q2营收同比增长44.4%,净利润同比大涨60.7%,7nm及以下制程营收占比74%,高性能计算营收环比增长14%,预计2025全年营收同比增速近30%;IDC数据显示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增长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同比下滑4%;当前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英伟达宣布对中国的特供芯片H20恢复销售,并将为中国推出新的完全兼容的NVIDIA RTX PRO GPU;AMD恢复MI308对华出售。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颁布新的对华芯片禁令,这道禁令使得英伟达在此前禁令背景下特供中国的“阉割版”芯片H20也被禁售,对此,英伟达在2025年第一财季财报发布时宣布一季度计提了H20相关的45亿美元损失,并预计第二财季还将损失8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CEO黄仁勋此前公开表示对特朗普政府的芯片制裁措施表示反对,他宣称这与美国政府的措施事与愿违,这将加速中国的自研芯片的发展速度,最终带来在国际市场上都有竞争力的产品。7月14日,英伟达宣布在美国政府承诺授予许可证的背景下,其将恢复H20在中国的销售,同时英伟达还宣布将为中国推出新的完全兼容的NVIDIA RTX PRO GPU,该产品“是为智能工厂和物流打造数字孪生AI的理想选择”。继英伟达后,7月15日,AMD也宣布其AI芯片MI308也即将恢复对华出口。AMD表示“我们最近收到特朗普政府的通知,向中国出口MI308产品的许可证申请将被推进至审核流程。我们计划在许可证获批后恢复出货。”海外部分AI芯片对华解禁一方面意味着中美博弈短期内出现缓和,MI308专为云计算优化,H20基于Hopper架构,可满足垂类模型训练需求,填补国产芯片产能空窗期,目前国内多家厂商正加紧提交H20芯片订单,市场算力短缺问题将得到阶段性缓解,另一方面国内AI芯片自主可控进展在地缘政策动荡背景下的提速仍是长期趋势,国产芯片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AI芯片、PCB、光模块等相关产业链。
台积电2025Q2营收超300亿美元,同比增长44.4%,净利润同比大涨60.7%,7nm及以下制程营收占比74%,高性能计算营收环比增长14%,预计2025全年营收同比增速近30%。台积电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5Q2营收300.7亿美元,超出指引上限,同比增长44.4%,环比增长17.8%;归母净利润3982.7亿新台币,同比上升60.7%,环比上升10.2%;毛利率58.6%,符合指引。从业务构成来看,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AI和高性能计算(HPC)相关需求,公司HPC业务带来了60%的营收,环比增长 14%;其余智能手机业务、物联网业务、车用电子业务、消费性电子业务分别占总营收的27%、5%、5%、1%。消费性电子是环比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达到30%。而核心驱动力是AI和高性能计算(HPC)相关需求。从制程看,7nm营收占比14%,5nm占比36%,3nm占比24%。对于2025Q3公司预计营收介于318-330亿美元之间,毛利率介于55.5%-57.5%,2025全年预计营收按美元计增长近30%。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增长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同比下滑4%。7月14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同比1.0%的增长,达到2.952亿部,且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长增长周期;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总出货量约为6900万部,同比下降4%,结束了此前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趋势。从全球市场看,二季度增长主要来自于AI相关技术创新与新机密集发布等的共同作用。从厂商市占率看,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7.9%,市占率仍位居第一且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苹果、小米、vivo、传音位列2-5名。从国内市场看,“国补”政策对需求的拉动效果有限,多数厂商为控制渠道库存,在第二季度主动缩减出货量,并借助 "618" 电商大促清理库存,整体需求难有显著提升,2025下半年或仍将延续弱复苏格局。国内厂商市占率看,1-5名分别为华为、vivo、OPPO、小米和苹果,其中小米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0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15%,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06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7位,PE(TTM)54.38倍。截止7月18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0.42%)、电子元器件(+9.36%)、光学光电子(+0.44%)、消费电子(+3.29%)、电子化学品(+1.37%)、其他电子(+1.75%)。
投资建议:行业需求在缓慢复苏,价格有所回暖;海外压力下自主可控力度依然在不断加大,可逢低缓慢布局。建议关注:(1)受益海内外需求强劲AIOT领域的乐鑫科技、恒玄科技、瑞芯微。(2)AI创新驱动板块,算力芯片关注寒武纪、海光信息,光器件关注源杰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天孚通信。(3)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预期的半导体设备、零组件、材料产业,关注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富创精密、新莱应材、中船特气、华特气体、安集科技、鼎龙股份、晶瑞电材。(4)汽车电子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国产化机遇的板块。关注功率板块的新洁能、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宏微科技;MCU市场的国芯科技、兆易创新等;CIS的韦尔股份、思特威、格科微;存储的北京君正、江波龙、佰维存储;模拟芯片的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
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 正文 //
▌1.行业新闻
1)英伟达H20、AMD MI308将恢复对华销售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4日,AI芯片大厂英伟达通过官网宣布,英伟达将恢复向中国销售H20,并将为中国推出新的完全兼容的NVIDIA RTX PRO GPU。7月15日,继英伟达宣布恢复H20芯片的对华出口之后,15日晚间,AMD也宣布,其AI芯片MI308也即将恢复对华出口。AMD表示,“我们最近收到特朗普政府的通知,向中国出口MI308产品的许可证申请将被推进至审核流程。我们计划在许可证获批后恢复出货。”(信息来源:芯智讯)
2)台积电Q2净利大涨60.7%
7月17日,台积电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财务报告,合并营收约新台币9,337.9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1.3%;税后净利润约3,982.7亿元,同比大涨60.7%,环比增长10.2%,高于市场预期的3764.2亿新台币;每股收益为新台币15.36元(折合美国存托凭证每单位为2.47美元)。毛利率为58.6%,营业利益率为49.6%,税后净利润率为42.7%。从二季度各制程节点的营收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来看,3nm晶圆营收占比为24%;5nm占比36%;7nm占比14%。7nm及更先进制程营收占比达74%。(信息来源:芯智讯)
3)ASML业绩预警
7月16日,光刻机大厂ASML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ASML实现净销售额77亿欧元,处于此前预测营收区间的高位,环比增长0.65%、同比增长 23.21%。其中,装机售后服务的净销售额为21亿欧元;毛利率为53.7%,高于预期51%至53%;净利润达 22.90 亿欧元,环比小幅下滑 2.76%,同比大涨44.9%。但由于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宏观经济形势、关税、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影响,ASML对于三季度和2025年的营收目标低于市场预期,并且对于2026年的展望表示仍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确认是否能实现增长。(信息来源:芯智讯)
4)发力AgenticAI,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Agent
7月18日凌晨,OpenAI通过技术直播发布重磅产品ChatGPT Agent。这款新产品具备自主思考与行动能力,可主动从技能库中选取Operator、Deep Research、ChatGPT等合适工具,完成各类超复杂任务。简单来说,它是融合了Operator智能体网页交互能力、“深入研究”(Deep Research)功能的互联网信息搜集能力,以及ChatGPT对话能力的统一智能体——这意味着ChatGPT不再局限于问答机器人的定位,还能借助“内置计算机”代表用户完成多步骤复杂任务。(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5)IDC: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1%,中国市场结束连增态势同比下降4.0%
7月1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初步数据显示,尽管面临地缘动荡、宏观经济挑战等多重压力,2025 年第二季度(2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同比1.0%的增长,达到2.952亿部,且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长增长周期。不过,中国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出货量同比下降4.0%,结束了连续六个季度的增长态势。(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6)英伟达官宣:CUDA将全面支持RISC-V架构
2025年7月17日,2025年RISC-V中国峰会正式在中国上海张江召开。人工智能芯片大厂英伟达副总裁做了题为《在英伟达计算平台实现RISC-V应用处理器部署》的主题演讲,介绍了英伟达在RISC-V CPU上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并宣布其关键的CUDA软件接下来也将支持在RISC-V上的全面部署。(信息来源:芯智讯)
7)新思科技完成对Ansys的收购
北京时间7月17日晚间,新思科技(Synopsys)正式宣布,已经完成对Ansys的收购。根据该收购协议条款,Ansys股东将以每股Ansys股票换取197.00美元现金和0.3450股新思科技普通股,按2023年12月21日新思科技普通股的收盘价(559.96美元/股)计算,该收购总价值约为350亿美元。(信息来源:芯智讯)
8)三星1c DRAM良率突破50%,HBM4下半年量产
7月18日消息,据韩国媒体sedaily报道,三星电子10nm级第六代(1c)DRAM制程的良率已经超过50%,计划导入第六代HBM(HBM4),并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信息来源:芯智讯)
9)兆易创新与RT-Thread睿赛德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兆易创新(GigaDevice)宣布与国内知名嵌入式操作系统睿赛德科技(RT-Thread)达成战略合作,成为RT-Thread高级合作伙伴,这标志着双方在嵌入式系统生态建设领域的协同迈入全新阶段。双方将基于RT-Thread先进内核与组件生态,覆盖支持兆易创新GD32全系产品,并重点深化GD32F5、GD32VW553和GD32H7三大产品线的软硬件协同与合作,为工业控制、消费电子、AIoT等多元化场景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助力开发者加速创新实践,推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嵌入式解决方案落地。(信息来源:同花顺财经)
10)美国ITC裁决三星胜诉,京东方OLED将遭禁售
7月15日消息,据韩国媒体ETNEWS报道,显示面板大厂三星Display在针对中国显示面板大厂京东方(BOE)提起的侵犯商业秘密的美国诉讼中获得了胜利,京东方的OLED产品将被禁售。(信息来源:芯智讯)
▌2.上市公告重要公告
2.1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2.2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3.行情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0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2.15%,行业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06个百分点,涨跌幅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7位,PE(TTM)54.38倍。
截止7月18日,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半导体(+0.42%)、电子元器件(+9.36%)、光学光电子(+0.44%)、消费电子(+3.29%)、电子化学品(+1.37%)、其他电子(+1.75%)。海外方面,台湾电子指数上涨4.27%,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0.64%。
本周半导体细分板块涨跌幅分别为:品牌消费电子(+1.33%)、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3.55%)、半导体设备(-1.18%)、面板(-0.64%)、被动元件(+3.16%)、LED(+0.52%)、数字芯片设计(+0.91%)、模拟芯片设计(-0.79%)、印制电路板(+11.05%)、电子化学品Ⅲ(+1.37%)、光学元件(+2.98%)、半导体材料(+0.46%)、其他电子Ⅲ(+1.75%)、集成电路封测(+1.08%)、分立器件(+2.88%)。
我们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部分美股科技股,并将相关信息更新如下。本周台积电、阿斯麦发布二季度财报。本周涨幅较大的为Arm Holdings(+7.40%)、超微半导体(+7.22%)和英伟达(+4.54%)。
▌4.行业数据追踪
(1)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但自2024年9月起,DRAM现货价格略有承压,部分DRAM细分产品价格自2025年2月中旬开始有所回升,波动上涨至6月,其中6月整体涨幅较大,DDR4价格已升至2022年的前期高点,7月价格顶部震荡。NAND Flash合约价格在大幅下滑后于2025年1月有所回升,涨势已延续至5月。
(2)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后企稳,近期有所下跌,IT面板价格逐渐稳定。
▌5.风险提示
(1)下游终端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复苏程度不及预期可能导致相关企业库存积压或相关工程建设进度放缓,并可能再度影响产业链内部分企业的稼动率;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内部分细分成熟制程市场或因为参与者众多出现竞争激烈现象,大幅压缩产品利润空间,进一步影响企业业绩表现;
(3)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和相关进出口管制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相关芯片、设备、原材料紧缺,或造成半导体供应链风险。
// 报告信息 //
证券研究报告:《英伟达H20恢复对华供应,台积电中期业绩超预期——电子行业周报2025/7/14-2025/7/20》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声明 //
一、评级说明:
1.市场指数评级:
2.行业指数评级:
3.公司股票评级:
二、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以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逻辑,采用合法合规的数据信息,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仅供“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员工及经本公司许可的机构与个人阅读和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投资建议,任何形式的保证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公司客户如有任何疑问应当咨询独立财务顾问并独自进行投资判断。
四、资质声明: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已经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我们欢迎社会监督并提醒广大投资者,参与证券相关活动应当审慎选择具有相当资质的证券经营机构,注意防范非法证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