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2 09:16
振兴边境、富裕边民。
自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国边境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得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推进“兴边富民”,中国移动在行动。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边境省——云南省,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当好服务边疆发展的排头兵,体系化推进“数字边疆”行动,开展数智强基固边工程,加快提升新型基础设施能级;开展数智民生睦边工程,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数智产业兴边工程,打造赋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加速器;开展数智治理安边工程,助力全社会数字化转型,切实发挥数智化对边疆建设的核心驱动作用,全面助力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一幅边疆和美的新画卷在数智手段赋能下正徐徐展开。
在高铁上感受跨境游热
“第一次坐高铁,又快又稳,高铁上的网速也很快。”近日,来自越南商业大学的阮氏红海和同事趁着假期到云南旅游,体验了昆玉河铁路的“高铁速度”和“信息高速”。车厢里,游客看视频、玩游戏,轻松快乐。
昆玉河铁路分为昆玉段(昆明—玉溪)和玉河段(玉溪—河口),其中昆玉段2021年完成5G专网覆盖。玉河段正线全长282km,有隧道67座共154km,隧道比达到54.48%。
玉河段的复杂性给铁路的网络覆盖带来挑战。车厢损耗高、移动速度快、隧道覆盖难、施工难度大等是玉河段铁路网络覆盖面临的难题。为确保铁路建到哪里,信号就覆盖到哪里,云南移动创新采用“超级小区”的网络规划模式,使铁路全线形成多个超级小区,有效减少业务切换,并缓解小区间的干扰问题;针对站间距无法满足标准规划要求的选址困难,采用比萨天线新型建设方案,使天线主波束在地面的投影旋转至与高铁线路重合,达到波束形态兼顾远近点覆盖的效果,提升覆盖的连续性;针对部分站点施工难度大、引电困难等问题,建立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机制,与铁塔三级协同,全线条打通建设流程,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建设进度。
“经过‘连夜奋战、夜战红线内、白战红线外’,今年4月15日,昆玉河铁路完成全线专网覆盖,玉河段累计建设5G基站656个,5G网络延伸至河口口岸,车厢内平均下载速率达200Mbps,直播卡顿率下降90%。与此同时,沿线18个车站、32个重点村镇同步实现网络深度覆盖,惠及超200万旅客及沿线居民。”中国移动河口分公司总经理方添说。对边境群众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出行方式的升级,更是构建了畅通、智能、普惠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中越合作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底座。
如今,这条通往中越边境的铁路成为两国开放发展、共赢未来的桥梁。信号的畅通助力中越跨境游热度不断攀升,为“双向奔赴”的旅游热潮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统计,今年上半年,河口口岸出入境人次达302.5万,其中入境旅游团7978个,共9.7万人次。
在公路口岸看智慧通关
在河口口岸,一辆辆货运卡车等待边检通关。在驾驶员下车出示有效证件时,“车底机器人”迅速钻入货车下方进行智能查验,不一会儿工夫,证件查验完毕,机器人也检查完毕,整个通关过程不超过5分钟。
河口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中越边境关键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其北山国际物流园区是对越口岸里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海关监管区域。面对日益增长的物流压力,园区采用智慧化管理,实现口岸物流可视化、AR全景可视、融合指挥、口岸一站式通关、车底智能查验、电子围栏、视频查验一站通、5G智能单兵查验等功能。
智能化管理会产生大量数据,为了保障口岸的数据安全,数据被存储于当地的IDC机房。“中国移动为河口智慧口岸提供5G专网及数据专线,所有数据存储于中国移动河口分公司IDC机房,该机房是云南省第一家具备数据托管的县级IDC机房。”方添表示,口岸的数据呈现于监控指挥中心,存储于IDC机房,安全性得到保证。
“该托管机房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服务器托管经验,机房配备双电保障系统,确保电力供应不间断,即使遭遇突发停电状况,备用电源也能即刻切换,维持设备正常运转。”方添表示。此外,在物理环境上,机房配备精密空调维持恒温恒湿,安装多重门禁及监控系统防止非法入侵;在网络层面,部署先进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在数据处理上,运用专业加密算法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守护智慧口岸的数据安全。
“用了这套系统后,我们推行5G网络货物申报模式,特别针对农副产品、海鲜等货物开通‘绿色通道’,充分运用无线微振生命探测系统、车底检查机器人等智能化查验设备,转变了以往翻箱倒柜的查验模式。”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赵国骁表示,使用了智慧通关系统后,在排除可疑隐患的基础上,创造了货车和人员5分钟内通关边检的速度。
在边境村体验幸福安宁
“有了这个数字乡村平台,我们可以对村里重点场所、区域、人群等开展巡查,最大限度释放人力。”云南元阳县新街镇党委副书记卢阳表示,数字乡村平台给全福庄村的治理带来很大改变。
全福庄村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县,近年来在基层治理与文明实践融合方面持续探索,成为具有特色的乡村代表。卢阳所说的数字乡村平台是村子通过数智化手段进行治理的典型实践之一。该平台打造了“镇、村、组、户”四级网格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服务精准触达每一户村民,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融合多部门数据,形成了全方位覆盖的基层治理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自数字乡村平台投入使用以来,全福庄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基层治理上,志愿服务队依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在移风易俗工作中,平台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助力全福庄村规范婚庆喜宴事宜,明确丧事操办标准,节约资金近20万元,有效推动了文明乡风的培育;在村级指挥方面,“数智全福庄”村级指挥平台实现了网格精准、数据精准和远程指挥,将全福庄村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分成21个网格,组建常态化网格服务队,让网格员更好地履行职责。
目前,数字乡村平台结合“共享法庭”整合调解力量,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目标。“2024年,全福庄村共排查化解6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通过整合村内闲置摄像头37套,接入群众自行安装摄像头118套,利用监控远程调度指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重点场所和梯田保护及‘一老一小’监控关爱等。”卢阳表示,平台建成以来,全福庄村先后召开村组干部视频调度会10次,为学校等重点场所及“一老一小”提供帮助7件次,实现了科技赋能治理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