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21:00
(来源:ETF炼金师)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未来材料”)近日向科创板提交了《招股书》,计划上市。这一举动意味着,若成功,该公司将成为“东岳系”旗下第三家上市企业,进一步增强张建宏主导的资本布局。
未来材料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高性能氢能材料及相关高分子材料,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流储能、绿氢和燃料电池等领域,属于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招股书,未来材料的主要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膜类产品,如燃料电池膜和液流电池膜;另一类为与膜制造相关的原材料,包括ETFE和PPVE等。2022年至2024年,未来材料的年营收分别为5.3亿元、7.21亿元和6.4亿元,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
然而,未来材料此次IPO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0年,该公司便曾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但因控股股东破产重整、实控人变更而中断。2023年,该公司再次提交上市申请,但因资料不全及法规理解偏差,其申请被撤回。经过多次波折,未来材料现在再次踏上IPO之路。
在过去几年的运营中,未来材料的收入结构显示出变化。从2022年到2024年,材料类产品的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24年已占到95.4%。该类产品的收入波动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价格的普遍下调。ETFE和PPVE等产品的售价下降,加之材料类产品的毛利率也随之下滑,未来材料的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49.48%降至46.57%。
公司还面临退换货比例上升的问题,从2022年的73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近3800万元,占主营收入的比重从1.4%升至6%以上,这主要与ETFE、PPVE以及燃料电池膜等核心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关。未来材料承认,部分产品在工艺及质量标准上尚未达到市场要求,影响了客户满意度。
此外,未来材料与东岳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亦引发市场关注。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从东岳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采购金额逐年递增,占营业成本的比例高达66%至30%。这种程度的关联交易在行业内并不罕见,但高比例的关联交易可能引发外界对利益输送的质疑。尽管关联交易并不违法,市场仍对其透明度表示担忧。
张建宏是东岳系的核心人物,他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控制未来材料35.5%的表决权。作为“东岳系”的创始人,张建宏的创业历程始于1987年成立的东岳集团。该集团在港交所上市,主要经营制冷剂和氟化工产品,近年来持续保持良好表现。2024年,东岳集团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5.6%,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若未来材料成功上市,将标志着张建宏的第三个IPO。东岳系的资本版图将进一步扩展,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张建宏的故事从“退伍老兵”到资本市场的掌门人,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与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