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17:14
(来源:WELINK化工)
聚丙烯产业的产能过剩表象下,一场围绕“高端化、一体化、全球化”的行业革命已然启动。当埃克森美孚、中石化等巨头将百亿资金押注于茂金属聚丙烯、医用透明料等赛道时,释放的信号清晰无比:
过剩的是通用料
稀缺的是创新力
未来五年,行业或将见证一场残酷的“两极分化”——
低端产能的哀鸿遍野
高端制造的价值崛起
在此消彼长中重塑市场版图
2025 年 7 月,广东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50 万吨 / 年聚丙烯装置成功产出高熔纤维料 PP-HY 0370,标志着国内聚丙烯行业在高端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这款产品具备优异的熔体流动性能、更窄的分子量分布和低气味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包装材料等领域,其加工稳定性和环保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纤维料的技术空白,更折射出行业在产能过剩背景下的结构性转型逻辑——通过技术创新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当前,聚丙烯行业正经历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矛盾。
根据金联创数据,2025 年国内聚丙烯产能突破 5000 万吨 / 年,装置停车比例长期徘徊在 10%-20%,现货价格跌至 7134-7170 元 / 吨的低位区间。
然而,高端产品如高熔指纤维料、医用透明料等仍需大量进口,2025 年上半年进口量虽同比下降 5.13%,但茂金属、HCPP 等特种牌号进口依存度仍超过 40%。这种供需错配凸显出行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过剩的究竟是哪一类聚丙烯?
拉丝料:作为聚丙烯最大的应用领域,拉丝料主要用于编织袋、绳索等传统包装材料。据同花顺财经报道,拉丝料由于生产技术门槛低,全国 85% 以上的企业均可生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2024 年拉丝料产量达 1100 万吨,占聚丙烯总产量的 31.76%,但需求增速仅为 2.1%,市场供过于求矛盾突出。以华东市场为例,拉丝料价格从 2024 年初的 7500 元 / 吨跌至 2025 年 6 月的 7045 元 / 吨,跌幅达 6.07%,企业利润普遍亏损。
均聚注塑料:均聚注塑主要用于日用品、玩具等领域,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 年产量占比 16.27%。这类产品同样面临技术同质化问题。2025 年上半年,均聚注塑价格较 2024 年同期下跌 4.66%,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出厂价较基准价低 200-300 元 / 吨。
纤维料:纤维料主要用于无纺布、服装等领域,但受纺织产业全球产能迁移影响,需求持续萎缩。2024 年纤维料产量同比下降 11.83%,而产能仍在扩张。
薄壁注塑料:曾因外卖行业爆发式增长成为热门品类,但 2023 年后需求增速放缓,产能过剩问题凸显。2024 年薄壁注塑料产量同比下滑 4.4%,而产能仍以每年 30% 的速度扩张。
低熔共聚料:主要用于普通注塑件,技术门槛较低,导致产能快速扩张。2024 年低熔共聚料产能达 800 万吨 / 年,但需求仅 500 万吨 / 年,装置平均开工率不足 60%。部分企业为去库存,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但离岸价较当地同类产品低 5%-8%,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低端卷价格,高端卷技术
当前高端聚丙烯产品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
高性能材料:如茂金属聚丙烯、高熔体强度PP、无规共聚PP等,用于汽车轻量化、高端家电等领域;
特种功能材料:如抗菌聚丙烯、低气味耐刮擦专用料、医用级透明料等,满足医疗健康等高端需求;
新兴领域材料:如3D打印耗材、可降解改性专用料等创新应用;
也称12大领域,包括低VOC、低气味、低收缩率的聚丙烯专用料;POF膜、流延膜、镀铝膜、蒸煮膜、镭射膜等三元共聚聚丙烯;用于医用容器、输液容器、透明或超透明聚丙烯专用料;茂金属聚丙烯;电工薄膜、电容薄膜等电子产品包装用聚丙烯;高熔体强度聚丙烯;高流动性、高光泽家电用聚丙烯专用料;热成型聚丙烯专用料;长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专用料;聚丙烯微孔发泡材料;抗菌聚丙烯;低气味耐刮擦聚丙烯专用料
国内典型企业的战略布局有:
企业简称 |
核心竞争力分析 |
中景石化 |
全球最大共聚聚丙烯生产商,单厂产能38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高端BOPP薄膜原料市占率领先 |
浙江石化 |
炼化一体化规模世界级,Spherizone工艺生产高性能聚丙烯,舟山基地出口枢纽优势突出,覆盖东南亚高端市场 |
东华能源 |
聚焦丙烷脱氢制丙烯全产业链,茂名基地规划400万吨PP产能,副产绿氢规模化利用,打造“聚烯堂”电商平台革新交易模式 |
恒力石化 |
多工艺路线并行(Unipol/环管法/Horizone),差异化生产均聚/共聚/抗冲牌号,石化-化纤垂直整合降本增效 |
燕山石化 |
国产茂金属超透聚丙烯技术突破者,MU4016牌号雾度低至3-4,打破医疗/化妆品包装进口依赖,注塑加工能耗降低30% |
万华化学 |
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20万吨产能投产,自主催化剂技术赋能车用轻量化材料,全球化研发中心支撑高端牌号迭代 |
宝丰能源 |
煤制烯烃成本控制标杆(单吨成本<4000元),光伏制氢耦合低碳生产,高熔指家电专用料占比提升至40% |
荣盛石化 |
浙石化基地420万吨乙烯配套高端聚丙烯,EVA/ABS多元化材料协同,高端注塑产品替代进口 |
金发科技 |
改性聚丙烯技术龙头,低VOC车用材料占国内新能源车市场35%,再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商业化落地 |
京博控股 |
化学再生聚丙烯死循环体系首创者,RP348P医用料耐受121℃灭菌,超临界CO?发泡工艺实现电池隔板减重40% |
延长中煤 |
煤基聚丙烯专用料开发领先者,管材料/透明料王牌系列年增5-8个新品,填平补齐项目提升高端产能占比 |
镇海炼化 |
抗虎皮纹聚丙烯ZHP5091国产化先驱,Novolen 技术扩产50万吨,高端汽车内饰料供应德系车企 |
神华宁煤 |
煤制油副产聚丙烯规模化利用,160万吨产能配套煤化工全链条,高流动性薄壁注塑专用料成本优势突出 |
道恩股份 |
熔喷料与氢化丁腈橡胶协同,汽车轻量化材料抗冲击性提升50%,定制化开发电池包壳体专用料 |
国恩股份 |
家电高光改性PP市占率第一,低收缩率技术解决大型部件变形,格力/美的核心供货商 |
巨正源 |
广东PDH法聚丙烯产能120万吨,副产氢能供应珠三角工业,仓储物流一体化降低区域交付成本 |
中石化 |
高熔融指数抗冲共聚专利技术突破,复配催化剂降低乙烯浓度,车用材料冲击强度提升30% |
格林美 |
再生聚丙烯提取纯度达99.5%,离子膜电解技术获宝马死循环认证,城市矿山网络覆盖200城 |
福建永荣 |
丙烷制丙烯一体化项目投产,80万吨高端纺丝料填补国内空白,数字化工厂提升柔性生产响应速度 |
淄博新塑 |
茂金属催化剂国产化核心,全密度聚乙烯树脂替代进口,合作SABIC推动高端聚丙烯定制化生产 |
(表格由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过剩市场中的结构性机会
据卓创资讯预测,2025下半年仍有330万吨新增产能计划投放,年底总产能将高达5012.5万吨,带动产量进一步增长至2013.2万吨(下半年)。产能投放区域仍集中在华北、华东、华南三大核心区域,原料来源以油制及丙烷脱氢制PP为主。
从产业链看,通用料(如拉丝、注塑级均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持续萎缩。金联创数据,以油制 PP 为例,截至6月16日,2025 年上半年平均利润为-262 元/吨,煤制聚丙烯平均利润在554元/吨。而高端产品市场则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高熔纤维料市场价格较普通料溢价 20%-30%,医用级透明料毛利率可达 15%-20%。
因此“过剩”的只是同质化大宗料,而面向健康医疗、新能源、绿色包装的高端聚丙烯仍是一片蓝海。下一轮扩张,不再是“比谁规模大”,而是“比谁能把丙烯分子做成别人做不出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