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21 15:49
(来源:药研网)
7月21日,罗氏集团旗下的基因泰克公布了Astegolimab治疗中重度至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两项关键性临床试验——IIb期ALIENTO研究和III期ARNASA研究的顶线结果。
ALIENTO研究是一项纳入1301例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b期试验,评估了Astegolimab(每两周或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联合标准治疗相较于安慰剂在维持COPD治疗中的疗效、安全性与药代动力学特征。III期ARNASA研究则纳入1375例患者,采用类似设计,进一步验证该药物的临床价值。两项研究均覆盖了戒烟和未戒烟的COPD患者人群,并未对入组患者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设置限制,更加贴近真实世界的疾病谱系和患者构成。
关键性IIb期ALIENTO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数据显示每两周给药一次的Astegolimab在52周治疗期内显著降低了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的年化发生率(AER),较安慰剂组下降15.4%,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但III期ARNASA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每两周给药一次的astegolimab在52周时AER数值降低14.5%,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两项研究的次要终点结果总体一致。两项试验中急性加重总发生率均低于前瞻性预期,提示可能存在背景干预因素或患者基线风险低估。
在安全性方面,Astegolimab在两项研究中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安全特征与既往数据一致。
Astegolimab是一种全人源抗ST2单克隆抗体,旨在通过高亲和力结合ST2受体(即IL-33受体),从而阻断IL-33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该靶向IL-33/ST2轴的创新机制在COPD等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被认为具有关键作用。基因泰克早在2016年便通过协议获得Astegolimab的全球独家开发权益。
作为首个在“全人群”COPD患者中进行系统性评估的抗炎靶向药物,Astegolimab在广泛患者亚群中展现出一致趋势,虽未全部达到显著性,但为未来精细化人群识别和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尽管III期ARNASA研究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IIb期ALIENTO研究显示出明确疗效信号,结合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征,Astegolimab仍展现出持续开发的潜力。
基因泰克首席医疗官兼全球产品开发负责人Levi Garraway博士表示:“COPD仍是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但治疗选择仍非常有限。这一研究项目是首次尝试在无需依据嗜酸性粒细胞等生物标志物筛选的广泛COPD人群中进行免疫靶向治疗评估。我们将与监管机构共同探讨这些结果,并计划在未来医学会议中披露更多数据,评估Astegolimab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开发路径。”
小结
Astegolimab并非唯一一个挑战IL-33通路治疗COPD的药物。2025年5月30日,赛诺菲也公布了其IL-33单抗Itepekimab的两项III期试验结果(AERIFY-1与AERIFY-2)。其中,AERIFY-1成功达到主要终点,在24周和52周均显著降低中至重度COPD急性加重事件;但AERIFY-2却未能达到52周的主要终点,尽管早期24周曾观察到一定获益。
这一“半成功”结果引发资本市场波动:赛诺菲和再生元股价大幅下挫,赛诺菲股价当日下跌5.7%,再生元更是重挫近19%。赛诺菲在公告中指出,两项试验恶化事件低于预期,可能受疫情及背景因素影响,削弱了统计效能。
回顾IL-33抗体在COPD领域的探索,尽管II期阶段频频释放积极信号,但多个III期研究的“折戟”也揭示了该靶点临床转化中的挑战。在IL-4R和IL-5靶点相继成功的背景下,IL-33的开发前景面临严峻考验。